阿里云人工智能被应用养殖跑步猪:平均天天运动量1.7公里_阿里_年夜脑
6月7日,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阿里云ET农业大脑,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这是阿里云ET大脑在城市管理、工业优化、环境管理、航空调度后进入的全新领域。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提到,人工智能养殖可以帮助实现猪肉的新标准——从200斤猪到200公里猪,“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跑完200公里,换算到逐日运动量大约为1.7公里。”
阿里云ET农业大脑已运用于生猪养殖 AI星球 图
目前,阿里云ET农业大脑已运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栽种,已具备数字档案天生、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剖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未来还将很快在石榴、生菜栽种中落地。
四川特驱集团CEO王德根在大会上先容,阿里云ET农业大脑已经深入了养猪的各个环节,特驱集团的养殖场里到处都是阿里云的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技能,每一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体重、进食情形、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形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剖析行为特色、料肉比等。同时结合声学特色和红外线测温技能,可通过猪的体温、咳嗽、叫声等作判断是否患病,预警疫情。
王德根还表示,新技能的运用还能带来本钱的节约。根据农业部去年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每头母猪供应的断奶仔猪头数(PSY)是18,而欧洲发达国家均匀达到24以上。“通过技能提升PSY,按照中国现有肉猪产量,可以节省一千多万头母猪,这意味着能节约一千多万吨粮食,能抵中国一个省的产量。”王德根说道。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人工智能养殖可以帮助实现猪肉的新标准——从200斤猪到200公里猪,“有了ET农业大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每一头生猪的运动量,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品质的新标准。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200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斤的猪。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跑完200公里,换算到逐日运动量大约为1.7公里。”
为了养出跑满200公里的“跑步猪”,养猪技能员苏志鹏先容说:“春夏我们会把猪赶到室外,让它们多运动增强系统编制。通过ET农业大脑记录猪的运动间隔、韶光和频率,不达标的话,统统加试。”
胡晓明指出,未来每一块猪肉上都会打上数据标签,见告消费者这头猪从出生到被端上餐桌走了多少公里,“200公里猪和300公里猪的定价是不一样的,背后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康健元素。”
除了养殖,阿里云ET农业大脑同样被利用在农产品栽种上。
在陕西海升集团的苹果园里,阿里云ET农业大脑可以对每棵果树进行个性化管理。 果农再也不用一笔一划记录每棵果树的浇水量、施肥量、施药量,再分头录入excel汇总到管理层。一部手机、一个管理软件,就可以实时记录、实时同步干系职员;未来扫一扫果树旁的二维码,还能看到这棵果树的历史浇水、施肥、施药情形。
胡晓明先容,此前阿里云与西安扶贫办聪慧农业互助项目中的合为难刁难象国强互助社也用上ET农业大脑。在国强互助社栽种的甜瓜圃里,每个甜瓜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证,对甜瓜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确保瓜农按照标准化手册操作,不打激素,让每一个瓜长足天数,是真正的“瓜熟蒂落”。
此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表示:“袁隆平师长西席把亩产做到一千斤,我们互联网技能,要争取把亩产做到一千美金。”
“从前国强甜瓜只能卖1元/斤,现在可以卖到3元/斤。”胡晓明说,“人工智能要和家当结合才有代价,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帮助庄家农企‘对症下药’,实现中国农产品‘三级跳’,即更安全、更营养、更值钱。”
在进入农业领域之前,阿里云已经在工业、城市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早在两年前,ET城市大脑、ET工业大脑就开始布局。
在当天的大会现场,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还连线了上海南站地铁站,演示了在喧华的环境下通过语音指令购买地铁票的过程。
据胡晓明先容,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将向医疗应急调度、城市管理、环境管理、旅游开拓、城市方案、安然城市、民生做事等七大领域拓展,从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级为全体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
“阿里云正在同上海互助,共同打造超大型城市风雅化管理样板。”胡晓明说。
阿里云表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在中国云打算IaaS(根本举动步伐即做事)市场份额为47.6%。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