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黄艾娇 许婧)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6日揭牌成立。
学院将面向国家计策和家当发展需求,瞄准关键核心技能,依托学科交叉、产教深度领悟和国际互助,有组织地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推进中国式当代化供应国家计策人才力量支撑。

打造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特区” 同济大年夜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_同济年夜学_工程师 智能问答

新时期,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支撑关键核心技能领域打破的国家需求,多学科、多领域领悟加速演进的家当需求、知识传播社会化与智能赋能的培养需求等重大转变,传统基于学科的育人模式、依托院系的管理机制和同质学术的培养标准已面临寻衅。

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将依托同济上风学科、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和家当急需的重点领域,以公民城市,前辈制造,深地、深海、深空拓展和生命康健等为重点,突出聪慧赋能和可持续发展,与企业构建“四共”(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四通”(校企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机制,踏实推进科教融汇、产教领悟、校地领悟和国际融通,共同打造“校-产-城”协同共生的新生态。

卓越工程师学院将冲破学科边界、开放校园围墙、协同企业资源,实现“四个转变”:在选拔办法上,由学科专业知识为主向创新潜力和能力为主转变;在培养模式上,由单一学科专业制砖模式向多学科交叉、目标导向的个性培养模式转变;在任务主体上,由高校导师独立辅导向高校+企业双师联合辅导转变;在评价标准上,由学术论文为核心向办理工程技能问题的成效为核心转变。

当天,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布告、董事长刘敬桢,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孙真荣,同济大学党委布告方守恩、校长郑庆华,共同为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揭牌。
来自福建省,安徽省合肥市,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上海杨浦区、虹口区、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以及25家理事单位的代表出席揭牌仪式。

孙真荣在致辞中表示,在百余年的办学进程中,同济大学继续和发扬工程教诲的优秀传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工程教诲做事社会的形式和领域,为上海城市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希望同济大学肩负起培养适应、支撑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家当变革的卓越工程人才的时期重任,推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探索形成中国特色、天下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为做事国家重大计策需求和上海培植具有环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央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方守恩在致辞中表示,同济大学持续推进工程教诲改革创新,发挥传统工科上风和特色积极探索,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工程人才,为国家重大培植供应了主要科技支撑。
同济大学希望携手各方打造人才培养特区,努力形成产教领悟、科教融汇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更好为中国式当代化供应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郑庆华作了题为《共识·共创·共赢,产教领悟、科教融汇,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报告。
他表示,卓越工程师是影响国家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的关键变量,面向时期急需、国家急需、企业急用,同济大学将高标准推进培植卓越工程师学院试验区,环绕创办政产学研用金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学院、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新方向、首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从立项到成果转化的新生态等四大任务有组织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教诲链、人才链、创新链、家当链紧密衔接、深度领悟,打造政-校-企互助共赢新生态。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布告、董事长刘敬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株式会社党委布告、董事长顾金山,中国交通培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布告刘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布告、主任孟芊,浙江省嘉兴市委副布告、市长李军作为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先后作互换发言,表示乐意与同济大学进一步深化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互助,共同建好用好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符合新时期须要的卓越工程人才,打造校企、校地互助新典范,为家当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当天,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届理事会成立,由重点企业、政府奇迹单位和金融机构等25家单位共同组成。
方守恩、郑庆华向25家理事单位颁发聘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