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健

张雪峰17999的课AI能98平替吗?_自愿_计划 智能问答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3小时赚2亿的张雪峰,可能要成为历史了。
由于,AI已经瞄上了高考志愿这条细得不能再细的小赛道。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事情正式开启,抖音、百度等平台的高考干系栏目,都开始售卖“AI仿照报志愿VIP”做事,目前抖音平台显示的发卖情形是“超1500万考生开通”,百度App则显示“超1000万考生成功的选择”。

两家平台的“AI仿照报志愿VIP”标价均为98元,有效期到2024年8月31日。

猛一看,AI大模型第一个落地赢利的行业便是高考志愿填报无疑了。
1500万考生付费14.7亿元,1000万考生付费便是9800万元。

两家平台的AI仿照报志愿VIP购买页面(截图韶光为2024年6月28日)

当然,平台口中的“千万考生选择”该当并非2024年高考一届的数字。
教诲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

艾媒咨询在一项调研中指出,88.1%的高考生乐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做事。
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付费规模为8.8亿元,2023年达到9.5亿元。

目前张雪峰团队的App“峰学蔚来”中展示了两款志愿方案做事,分别是“梦想卡”和“圆梦卡”,售价分别为11999元和17999元,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受到AI的冲击,相对较贵的“圆梦卡”目前并未开售。

高考在中国被誉为“普通人改变命运的第一次机会”,那么把握这次机会的本钱到底是17999元更加稳妥,还是98元更加超值?

AI填志愿,难过技能门槛?

AI填志愿可信吗?

首先,AI报志愿主打一个大数据,但数据量太大对付高考志愿填报也未必是好事。
AI模型本身存在一定的算法局限性。
很多AI填报志愿工具声称利用了AI大模型(或大措辞模型LLM),然而LLM在实际演习数据中,由于很难掌握数据样本,常会造成样本不屈衡的情形,从而可能会学到一些“偏见”。

如果,某学校或专业常常涌如今搜索引擎的信息中,乃至在网络信息中作一些搜索优化,那么这些学校很有可能会在演习数据中涌现的频率较高,LLM可能会方向于推举这些学校或专业,而忽略其他同样精良但数据较少的选项。

此外,AI搜集到的数据也要看样今年夜小。
在某高考志愿填报工具中,虎嗅创造,专业比拟功能中有“薪酬由高到低”的排序选项,个中均匀薪酬最高的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随后5名是荷兰语、波斯语、葡萄牙语和印地语,皆为小语种专业。
如果将均匀薪酬作为参考标准的话,则填报建议很可能涌现一些看起来比较“反共识”的结果。

某平台的专业比拟功能

其次,大数据、大样本给出的建议,常日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付志愿填报来说,很难“谅解”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虽然AI填报工具可以根据考生输入的信息供应个性化建议,但这种个性化程度是有限的,很难全面供应给AI,从而使“大数据”剖析造成偏差,或者无法供应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推举。

另一方面,在理解和处理繁芜需求方面,也有一些不敷。
尤其在理解考生的情绪、动机和繁芜背景方面仍旧存在局限。
例如,考生的家庭背景、个人爱好、职业空想等繁芜成分,LLM可能难以全面理解和综合考虑。

措辞模型缺少完备理解人类动机和行为决策背后繁芜背景的能力。
清华大学在2023年揭橥的一篇论文《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中提出,虽然GPT-4的情商已经超过89%的人类水平,然而LLM对人类情绪理解的机制与人完备不同。

对付志愿填报来说,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个人潜力,很多都是表示在细致的“小数据”中,而AI很难通过理解这些个性化数据在全部数据中的“权重”,从而做出符合真实需求的判断。

末了,AI的大数据剖析常日会方向于推举“热门”或“主流”选项,这很可能会忽略一些冷门但更适宜特定学生的选项。

万元人类方案师,重点供应感情代价?

AI报志愿软件的根本功能大多是根据考生的省内排名区间列出可选学校,并结合性情剖析和学业测评,给出冲击学校、较稳妥学校和保底学校的建议。
不仅如此,AI还会给家长详细剖析为什么选这些学校和专业。

不过,AI的“负责卖力”并不一定是考生家长须要的,“家长更喜好张雪峰式的直给式答案,不愿意花韶光听AI的长篇大论。
”某高考生理辅导从业者见告虎嗅,家长的心态便是要一个“答案”,而廉价的AI答案,又不能取得家长的信赖。

人类专家给的结果不仅更直接,而且更可信。
填报志愿就跟上课一样,家长更相信贴着“专家”标签,具备丰富履历和成功案例的老师。

“相对付AI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也是建立信赖的根本。
”前述生理辅导员认为,由于AI供应的建议大多是基于文本的,缺少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和深入沟通。
而人类志愿方案师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疑虑,供应更为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做事。

以张雪峰团队的“梦想卡”和“圆梦卡”为例,其做事内容包括四次志愿填报沟通、日常***课程、仿照预案和终极方案确定。
***课程大纲涵盖填报技巧、专业先容和院校方案等方面。

一位高考志愿方案机构发卖顾问见告虎嗅,在方案过程中,方案师会参考学生的职业前景、专业适配性、兴趣爱好以及新高考科目的选择等成分。
许多家长对各个专业的理解有限,只能依赖高考方案师的专业见地。

不过,如今家长对付填报志愿的关注点,明显已经被张雪峰“带跑偏”了,“毕业后能干什么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张雪峰把志愿方案师这个事情变成了就业辅导。
”前述高考志愿方案机构发卖顾问表示,很多家长请志愿方案师,并非为了获取专业辅导,而是希望得到一个“威信”来支持自己的不雅观点。

“有的孩子想选兴趣专业,但家长希望孩子选打算机,这时候方案师的浸染便是说服孩子。
”在志愿方案做事过程中,方案师会详细讲解各专业的利弊,帮助家长和考生做出终极决定。

虽说张雪峰等方案师主打的便是帮家长在选报专业及职业方案过程中“肃清信息差”。
但这些信息在孩子未来的职业方案中,仍存在大量变数。

2023年以前,海内多家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的院校中,人工智能都并非高分专业。
在中国互联网刚刚崛起的几年中,打算机专业在很多985院校中也不是考生的优先选择。

高考志愿方案师比较于AI,未必会给出更好或更合理的建议。
但与方案师沟通的过程,却为考生和家长供应了大量的感情代价,达到了“费钱买安心”的目的。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过程中,方案师的专业见地和生理开导同样主要。

AI打压市场空间?

在张雪峰刚刚崭露锋芒的时期,高考志愿填报在很多教诲机构眼里,是一门能“赚到些小钱”的好买卖。

然而,AI大模型入侵之后,市场格局彷佛已发生改变。

前面提到过的艾媒咨询报告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达到9.5亿元,是2016年的7.3倍。
不过,这一增长彷佛正在放缓。
艾媒咨询预测,到2027年这一市场将增长到1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6%旁边,并没有保持之前的快速增长势头。
随着AI的参与,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增长彷佛摸到了天花板。

包括优志愿、掌上高考等平台在内,原来收费都在1000-2000元之间的志愿填报做事。
今年以来各家纷纭将收费标准下调了10倍,降至200-300元。
这让很多平台不得不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利润空间大幅缩减。

与此同时,在数字化技能的推动下,根据教诲部也推出了免费的“阳光高考”平台。
比较于免费、教诲部背书,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付费做事吸引力大幅低落,买卖也变得更像“野路子”,更难做了。

不过,国家供应的免费做事也并不是要把高考志愿方案市场一棒子打去世,更多的该当是要促进各家平台提升自身做事质量,探索良性商业模式。

短期来看“阳光高考”平台的涌现,可能会压缩一定的市场空间,但长期来看,市场仍存在大量的差异化做事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将取决于其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技能的持续创新能力。

大措辞模型在高考志愿填报做事中虽然具有高效、数据驱动的上风,但在数据质量、算法偏差、个性化需求、情绪理解、用户信赖、交互体验以及伦理和隐私问题上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目前高考志愿方案平台主推的做事大多是AI+人类专家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上风,供应更全面和可靠的志愿填报做事。

被AI盯上的张雪峰,今年可能会少赚点,但明年张雪峰自己开拓了AI Agent的话,没准会赚更多。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天下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