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真的是人世天堂吗?专家告诉你元宇宙时代的5大年夜风险_宇宙_世界
数千年前,柏拉图曾经对游戏与神的关系缘起做过阐明。他认为,神之以是创造人类,是由于这件事情可以娱神,人类在游戏的过程中,给神带来了欢快。
无论创造某个元宇宙时创造者最初的目的是什么,身在个中的人寻求的是游戏性与娱乐性。
只要爱玩的天性一贯是人类的核心特色,未来各种各样的元宇宙就会层出不穷,这个领域就会连续扩大。
人们越来越习气于在元宇宙中,也便是网络空间中办理问题,在真实天下中抵御问题的能力反而被削弱了。
有人想象过这样的天下,人类全部通过脑机接口生活在元宇宙中,由现实天下中的仿活气器人或人工智能系统自动为我们供应所需的营养。
乍一听,这彷佛是一种摆脱身体束缚,深度投身于精神天下的生活办法,然而选择这样的生活就意味着放弃了到真实天下中探索未来与寻衅自我的可能。
韩国元宇宙项目核心学者,三星、LG、“当代”汽车等企业元宇宙项目专家金相允博士在新书《元宇宙时期》中,为我们解析了元宇宙时期的风险与寻衅。
风险一:抵御问题的能力不断降落元宇宙与现实天下在褒奖机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哈佛大学的桑斯坦教授做过一个有关褒奖机制的实验,参与实验的人在给定的任务下对应三种不同的褒奖机制。
第一种情形,参与实验的人成功完成任务后,会得到报酬;
第二种情形,参与实验的人会先得到报酬再领任务,但如果任务失落败,会收回全部报酬;
第三种情形,参与实验的人无论是否成功完成任务,均不会得到任何报酬。
你以为哪种情形下,实验参与者的满意度最高,表现最好呢?
结果显示,第一种情形下参与者的表现最好,第二种情形下表现最差。故意思的是,在第三种环境下,只管参与者不会得到任何报酬,但人们表现出的结果竟然要好于第二种环境。这个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人类对付失落去某种东西的感想熏染有多么强烈。
在上述实验中,你以为哪种环境更像我们在现实天下中最常碰着的处境?
想一想现实天下中的交通规则。我们不会由于遵守交通规则得到特殊的褒奖,但如果闯了红灯就会被开罚单,这有点儿像上述实验中的第二种环境。
人类的大脑对付褒奖与惩罚的反应是不同的。当我们得到褒奖时,大脑伏隔核中的褒奖区域会被激活,我们就会感想熏染到愉悦;当我们受随处分时,脑岛中的痛楚感知区域会被激活,我们便感想熏染到苦恼。
在实验中设定同等力度的褒奖与惩罚时,比如设定奖金与罚金均为10万元,人类对惩罚的反应强烈程度险些是对褒奖的两倍。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从你这里偷走10万元,但不久之后又有人白送给你10万元,感想熏染并不是“0元”,而更像是少了10万元。
大多数元宇宙的体系设计并不是环绕“减法”逻辑而来的,比如设置罚款、惩罚或批评,而是环绕“加法”进行的,例如钱款褒奖、等级提升以及造诣祝福等。这便是我们如此享受元宇宙的缘故原由。
我们该当把现实天下中的减法逻辑变成加法逻辑,还是该当调度元宇宙的设计理念,把它向现实天下中的减法逻辑靠近?
我们不能大略地苛责人们逃进元宇宙去寻求正面勉励的甜头,由于现实天下中的剥夺感与失落去感不可谓不多。在一个更看重正向勉励的元宇宙中,人们想去做的反而是拥抱更大的寻衅。比较减法逻辑,处在加法环境下的人更乐意去探索、互换和造诣自己。
当我们在现实天下中落败于某事时,随之而来的失落去感常常让我们深陷绝望。搞砸运营中的项目,或是拿到不尽如人意的成绩,我们面对的很可能是泡汤的奖金和父母的批评。然而在元宇宙中,如果我们失落败了,并不会失落去什么,相反,我们会被鼓励再做考试测验。
在这样的环境下,失落败的体验反而成了我们越挫越勇的动力。这便是所谓的挫折效应。现实天下和元宇宙都该当能够通过挫折效应勉励我们去不断寻衅自我。
风险二:对不愿定性褒奖的痴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理学家B.F.斯金纳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什么样的褒奖机制更能知足人的希望。详细来说,是关于褒奖的随机性与确定性的两种实验。
比如我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个帖子,一种情形是我在一小时内会收到10条回答提示,另一种情形是我不知道一小时内会收到多少回答。哪种情形会更令我激动呢?
答案是后者。不愿定的褒奖更随意马虎令我们不克不及自休。
同样也是出于这个缘故原由,比较能够担保2%固定收益的储蓄账户,股票虽然有可能让我们血本无归,但是对我们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事实证明,许多赌钱成瘾的人常常表现出的一大生理问题便是对不愿定性褒奖的痴迷。
我们发帖后会期待什么?是朋友的评论或点赞。
假设你更新了一条状态之后就去开会了,半小时后创造手机中涌现20条提示。如果常日情形下你只能收成10条评论或点赞,那么在这么短的韶光内收到20条便超出了你的想象,这时你会非常好奇到底是谁给了什么样的回应。
元宇宙通过类似斯金纳实验中的随机性褒奖机制,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我们从元宇宙中得到反馈的速率比在现实天下中快得多。如果你得到升职,把这条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祝贺会迅速纷至沓来,远比在线下奉告家人与同事之后收成祝贺的速率快。
就这样,元宇宙又一次触发了我们自身的褒奖机制,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赞颂与认可的急迫渴望。
在元宇宙中,人与人的互换,以及人与系统的互换,都是基于相应的及时性与褒奖的不愿定性进行设计的。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之后,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这次评论来得这么慢?以前反响比这个好多了,这次就这样了吗?”
与真实天下中的互换比较,我们对元宇宙中的互换怀有更大的期待,可随之而来的自然包括更大的失落望与焦灼。
在前面所说的例子中,如果你在开会时就迫不及待地想提前查看收到的20条,那么可以说元宇宙已经在花费你的精力了。
风险三:数据化统统《三国志》游戏中的人物均是书中能征善战的历史英雄人物,每个英雄人物都带有各自的属性数据,可以对他们的指挥能力、战斗技能、智谋水平、政治打算以及领袖魅力按100分为满分进行排名。
如果在现实天下中我们真的须要在头顶或胸前戴一个显示屏,把我们的能力水平全部用数字量化表示并显示出来,会是什么景象?
如果上班族佩戴的显示屏把他们的业务方案能力、文件编写能力、领导决策能力与办理问题的能力用数据标示出来,又会是什么景象?
在元宇宙中,所有事物都通过数字来表示与管理。
当我们在元宇宙中碰到其他玩家或NPC时,查看他们的数据彷佛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理解对方的办法,但如果想到自己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一些数字,恐怕我们也会以为很不受用。
在职场中,用事情评估与绩效表中的数据来衡量我们已经令人非常不适了,如果现实天下中须要把这些数据戴在头上示人,想一想都会让人不寒而栗。
试想有一个像韩剧《天空之城》或《夫妻的天下》一样的元宇宙,你希望剧中角色的头上显示哪些能力数据?造诣,社会地位,爱的能力,还是可信程度?这些数据种别会严重影响我们全面理解一个人的能力。
当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造诣值与地位值时,就会忽略这个人的其他特点。一旦我们开始用数据衡量每种能力,就很随意马虎仅凭细微的数据差别过早地对人盖棺论定。
只管元宇宙中许多事物通过数字化的呈现有效提高了信息的通报效率,但它同时会导致互换中涌现以偏概全、浅尝辄止的遗憾,终极我们还是会为其所累。
风险四:拥有的统统都不属于你从实质上来说,元宇宙中产生的大部分信息与人们所拥有的资产都因此数字格式进行储存的。
这些数据归谁所有呢?每一个元宇宙都归某个详细的公司所有,不过我们在这些元宇宙中的活动所产生的数据是否属于我们呢?
答案很大略,除了个别分外情形,元宇宙中天生的数据常日都不属于我们自己。
据估计全天下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人们通过笔墨或照片的形式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感悟上传到社交媒体中。一旦这些信息上传到社交媒体,它们就归运营社交媒体平台的这家公司所有。
你可能会问:这是我写的内容,是我拍的照片,为什么归这家公司?
我们在注册社交媒体平台时点击确认赞许的条款中包括这样的条件,即平台运营方有权利用或重复利用用户上传的笔墨与图片信息。
我可以删除或修正我上传的内容与图片,但我拥有的权限也仅限于此。
纵然我把笔墨与图片信息删掉,平台依然有权在须要的时候利用它们。更有甚者,就算我删掉账户,平台依然保留着我在此之前上传的笔墨与图片信息。
如果我离开人间了呢?情形依然不会有什么变革。许多国家许可已故用户的家人访问他们的数字账户,也便是说家人可以删掉个中的内容。然而,要想删掉所有数据非常难,特殊是那些已经被平台运营方备份或分享过的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例子来剖析虚拟天下元宇宙中的所有权问题。
我们在游戏中网络物品,花韶光让自己的人物在游戏中发展。我们在游戏中得到的各种物品,比如各种剑、枪、铠甲、装备等,它们的所有权归谁?
根据许多地方的现行法律,我们在游戏中所利用的物品,其法定所有权并不归我们,而是归游戏公司。更严谨一点儿来说,这些物品乃至也不属于游戏公司。
由于游戏中的物品并非实物商品,游戏公司拥有的实在是它们的版权。玩家支付的用度,只是购买了这些物品的利用权。这一点在我们注册游戏的时候,已经由游戏公司在冗长的注册条款中声明过了。
比如,某家游戏公司的条款是这样的:“关于我司供应的游戏做事,我司仅按照我司规定的利用条件授权用户对游戏、角色、游戏物品以及积分点数进行利用。用户不许可与任何第三方擅自处置游戏中的物品,包括对价转让、售卖或抵押。”
总而言之,我在游戏中拥有的物品,在法律意义上并不能被认定为我的私人财产。
风险五:“封号”不即是“去世亡”一个元宇宙本色上便是一个天下。正如现实天下有律法,每个元宇宙也有其自身的规则,须要身处个中的人来遵守。然而,犹如现实天下中有不遵法的人一样,元宇宙中也存在法外之徒。
在大多数元宇宙中,对用户最严厉的惩罚便是永久封号。
所谓“封”,原是禁止做某事之意,在元宇宙中,“封禁”这种惩罚意味着用户的账号被删除,再不许可该用户回到这个元宇宙中。
从用户个体的角度来说,封号意味着自己被永久驱逐出某个元宇宙,险些等同于元宇宙给他判了“去世刑”。
不过,这种“去世刑”与现实天下中因犯罪而被判罚的去世刑不同。只要在元宇宙中注册时不哀求用户提交护照或身份证号等唯一的身份识别信息,人们就有可能以伪装身份回到元宇宙。
大略来说,在只须要用户邮箱或电话号码就可以进行注册登录的元宇宙中,被封号的用户可以利用其他信息重新注册。
当然,新账号不会与从前的账号有任何关联,但用户完备可以以新的身份在元宇宙中逍遥。
由于捏造一个新身份太随意马虎了,许多用户对付在元宇宙中毁坏规矩并不会投鼠忌器。就算账号被封,只需再建一个新号就可以连续从前的勾当。
为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元宇宙会追踪封号用户所用的硬件设备,并禁止该设备访问这些元宇宙。如果某个运行代理机器人程序的电脑或上传过淫秽信息的手机等设备的唯一识别码被查到,即利用户注册了另一个账号,也无法再通过这台电脑或智好手机访问元宇宙。
这种办法彷佛非常强硬,也很有效,但同时也会对事先并不知情的二手电脑或手机用户造成影响。
每当元宇宙中制订出规则禁止某些行为时,总有些有心之人能很快找到方法,狡猾地绕开这些规则。
于是,许多受到影响的用户会向元宇宙的运营商举报此等不轨行为,元宇宙的运营商便会对原来的规则进行修订,暂时阻挡了钻空子的行为涌现。
可是一旦好事者在修订后的规则中创造漏洞,他们又可以开始兴风作浪,这是规则制订者与毁坏者之间永无止境的较劲,与现实天下中的情形一模一样。
有人把元宇宙看作一个新的商业平台,有人把它当成一个新的游乐场所,还有人把它当作躲避现实的一个新去处。
当你因如潮的烦恼和烦懑倍感压抑时,可以到元宇宙中短暂逗留,纾解感情,忘怀烦忧。然而,元宇宙不应成为彻底把现实抛诸脑后的一种办法。
无论元宇宙中的天下多么精彩,它得以存在完备是由于我们还有现实。如果我们来到元宇宙只是为了躲避迫不及待的问题和任务,它反而会毁了我们的真实生活。
元宇宙该当是一个能够丰富人生的地方,而不应成为任何人永久的避难所或牢笼。
如果你梦想建造一个元宇宙,我希望你能仔细想想你的目的是什么,你希望如何用你的元宇宙来拓展我们的生活?如果你是一名元宇宙的利用者,我希望你能想想自己为何来到元宇宙,元宇宙又是如何丰富了你的生命。
无论我们努力创造的元宇宙有多么深邃的天下不雅观,吸引了多么大的用户群,供应了多么丰富的互换办法,现实天下中总有些代价是元宇宙无法实现的。
哪些事是元宇宙无法企及的呢?
比如生与去世。生命的出发点和终点确乎超越了元宇宙的范畴。
我们从元宇宙的天下中进进出出太随意马虎了,可是我们的生命,始于一次生,终于一次去世,生平只此一次的生命之重却是那个天下承受不来的。我非常重视元宇宙的效用,但不会希望它取代我们的生活。
《元宇宙时期》
[韩] 金相允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2.1 出版
内容简介:
21世纪是元宇宙的时期,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真实与虚拟共生的新天下。这并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Facebook、微软、谷歌、英伟达、腾讯、字节跳动等国际海内巨子纷纭入场并布局元宇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对付人类文明和互联网技能将要进入新阶段的敏锐洞察。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我们该如何认知并提前布局?
《元宇宙时期》以简明易懂的措辞,完全展现了元宇宙这一数字天下的技能形态与商业图景。每一次技能的变革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对付任何希望读懂或者享受元宇宙红利的人来说,本书都不可错过。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