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十一中的学生们感想熏染信息技能的魅力。
本报通讯员摄

一路上堂AI课_人工智能_教师 智能助手

运城中学人工智能社团西席向学生演示自动泡茶机的事情事理。
本报周明飞摄

汾阳市禹门河小学的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科创成果。
本报通讯员摄

编者按

人工智能(AI)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千行百业,不断给人以惊喜,让未来加速照进现实。
同样,AI也影响着教诲,改变着教室,对课程设置提出新的哀求。
AI时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意识提出了更高哀求。
他们不仅须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趋势,更须要投身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针对新的教诲需求,教诲部办公厅今年初公布全国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诲基地名单,勾引中小学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教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诲履行办法。
我省运城中学、山西省实验小学、汾阳市禹门河小学、阳泉市第十一中学等6所学校入选名单。
本报走进AI教室,理解这些基地培植的进展情形。

太原市

创新理念提升科学素养

“卫星怎么飞上天?同学们对卫星理解多少,谁来说一说?”6月13日,走进山西省实验小学的创客教室,一堂有关“卫星”主题的创意智造课正在进行。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伴随着生动的讲解,该校人工智能西席牛俊华将多张卫星图片投屏到大荧幕,孩子们听得着迷,时时和老师互动着。
“接下来几节课便是让大家制作一个卫星模型,从外不雅观设计到编程,都由你们自主决定。
”牛俊华解释任务后,学生们纷纭动手操作起来。

这是山西省实验小学人工智能创意智造课上的一幕,这样的课程,每周一至周五都有安排。
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索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创教诲”,形成一套科技创新进阶课程体系。
今年,山西省实验小学入选教诲部公示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诲基地名单,如今,该校创意智造课已常常态化,人工智能传授教化达到百分百全覆盖。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启科技素养启蒙课程,兼顾科创兴趣社团课程,以及对有科技特长的学生开设竞赛课程。
”牛俊华作为全省人工智能传授教化专家,多年来一贯参与山西省实验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设置与传授教化。
她坦言,学校设置的三类进阶课程,在提升全体学生科技素养的同时,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当日是四年级的社团课,40多个学生忙着用电脑制图软件设计卫星外不雅观,时时举手示意,牛俊华穿梭个中答疑解惑。
“你这羽翼上的线条代表什么?”电脑前,学生刘子洋的设计图吸引了牛俊华的把稳,这张卫星图样上,两副羽翼铺满六边形的图案。
“这是太阳能板,由好多小单元组成,我遐想到蜂窝构造,在羽翼上设计了六边形密铺。
”刘子洋的回答让牛俊华有些惊喜,肯定了他的设计思路后,牛俊华提醒学生,在设计创造时,要首创思维,严密细致。

“这是一台激光切割机,学生在电脑里画好图后直接传输到这台机器上,通过激光打印在厚度3mm的椴木板上。
”顺着指引,看到几张60cm见方的木板,上面是已经激光切割好的模型构图。
牛俊华说,只要轻轻一掰,设计好的模块就呈现面前,组装好后,将编好的程序录入传感器,嵌入个中,完成终极的数智模型制作。

一旁的展柜里,摆放着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智能导盲犬、智能安全门、垃圾分类演习机……很难想象,这些人工智能模型,全部出自小学生之手。
“这充分展现了孩子们超凡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这个智能导盲犬,是学生理解到全国导盲犬数量远远无法知足盲人群体的需求,在去年全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意智造赛上的作品,获了全国二等奖。
”提及学生的成绩,牛俊华的自满溢于言表。

近年来,山西省实验小学在省市乃至全国各种比赛中屡获大奖,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太原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又一次大显技艺,再创佳绩。
作为参与过多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事情的资深专家,牛俊华直言,深切感想熏染到我省人工智能教诲的环境越来越好,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参赛水平逐年提升。
她表示,要持续提高辅导西席的认知,从而提升人工智能传授教化水平,建议多组织西席去现场不雅观摩国赛、省赛,积累履历、开阔视野,将最前辈的人工智能教诲理念带回来。

“一贯以来,我校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教诲的投入,看重信息技能生态空间培植,有着雄厚师资力量及前辈的人工智能教诲设备。
今后将立足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诲基地培植,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形成可推广的精良案例和前辈履历,推动人工智能教诲深入开展。
”山西省实验小学实行校长赵禄对人工智能传授教化的未来充满希望。

本报韩乐

阳泉市

小小教室涌起数字浪花

整整一壁墙,被来自“全国中小学信息技能创新与实践大赛”的奖状贴得满满当当。
这背后是师生的努力与汗水,更侧面映渲染阳泉市十一中在推动学校人工智能教诲事情中所付出的努力。

“学校2022年启动阳泉市聪慧教诲一期项目聪慧校园示范校培植,全面提升了学校校园网络、数字终端、教室智能化、科创空间、文化生活空间等环境培植,为下一步聪慧校园培植和人工智能教诲奠定了坚实根本……”行走在校园中,阳泉市十一中信息中央副主任吕汉恩向先容着学校的情形。

一堂AI课是什么样子容貌?带着新奇和疑问,走进了教室——

从打算机根本知识学习到Python编程根本语法,从3D建模打印到无人机掌握编程……小小的教室澎湃着数字的浪花。

在环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AI技能正深度影响着各个行业领域,包括教诲模式在内。

“中学,正是学生开拓视野、奠定兴趣、构筑梦想的主要阶段,学习人工智能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为未来科技创新积累了非常主要的人才根本。
”对付AI进校园,吕汉恩有着自己的思考。

为进一步做年夜大好人工智能教诲事情,阳泉市十一中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诲领导小组,先后投资近千万元,为人工智能教诲供应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教材、设备、软件和网络资源等。
学校还建起人工智能传授教化实验室及学科探究实验室、通用技能实验室等,构建与信息技能、劳动技能相适应的传授教化环境,为“双减”和“课后做事”供应保障。

与此同时,阳泉市十一中也重视着干系师资军队的培养,在积极组织干系培训和研讨活动的同时,定期开展专业化培训,约请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互换和分享。
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柔性引进,与多位该领域的有名教授、博士开展互助,约请其前来进行传授教化辅导,对师生的干系学习起到了积极浸染。

“当然,我们也要正视现在存在的问题,AI作为最前沿的技能,更新迭代快,我们的课程和教材更新较慢,也短缺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
”吕汉恩见告,“下一步,要在课程开拓高下大力气,结合中学传授教化大纲和高校专业课程哀求,制订统一的课程设置,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增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自然措辞处理等内容,担保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本报苏晓晨

运城市

创新实践放飞科技梦想

点点手机,通过智能物联,老旧门锁便可实现远程操控;植物缺水缺肥,会“开口说话”提醒主人浇水施肥;想喝工夫茶又懂茶艺,一个按钮便可轻松搞定……6月17日,在运城中学的人工智能教室上,同学们负责聆听、积极互动,在“玩”的氛围中探索科学知识,一颗颗科学与创新的种子,正悄然种下。

“中学信息技能教室,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引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摇篮。
在这里,同学们不再是被动的接管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
”运城中学人工智能社团辅导西席段晶笑称自己的学生都是“数字原住民”,面对他们,要更看重技能的运用传授教化,“只按教材长进修的大略操作,思维得不到提升”。

运城中学信息技能课分两种办法授课,一种是按照现行国家规定课程开设,另一种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紧张包括人工智能、开源硬件设计、激光雕刻等。

“运城中学以社团的形式推动人工智能课程深入开展。
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可以一起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能学科组长、创客校办课程卖力人王庆先容,社团以赛事类为主,以体验类为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互助精神。
“创意智造”通过软硬件设计、搭建、编程等办法,将机器学、工程学、自动掌握等多学科技能结合,以创意设计的归天成果呈现;在传授教化过程中,西席们会故意识地给学生设计问题,培养他们成为有能力办理问题的人。

3D打印、程序设计、创意编程……“科技范儿”十足的教室,深受同学们的追捧。
“我很喜好看机器人动起来的样子,很有造诣感。
”高二学生李金恒说,“这两年的社团学习过程中,大家每周三一起上课,随着老师研究科技,收成满满,也拉近了我们和人工智能的间隔。

为了让学生们感想熏染科学的魅力,从而爱上科学,学校多年来持续在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上发力,积极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与体验环境,将科技体验周列为学校每年的常态事情,同时,培植人工智能西席团队,多次组织干系学科组西席参加国家、省、市、区组织的业务培养,还聘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有名教授到校为学科西席做干系业务培训与辅导。

自人工智能社团成立以来,运城中学成果显著,社团辅导西席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赛事,在多项比赛中斩获佳绩:2020年得到第三十五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年得到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山西赛区)复赛精良奖……

王庆将这些成绩归结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当代社会中,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让人工智能融入教室,点亮学生们的科创梦,是我们每位教诲事情者应担起的社会任务。

本报周明飞

汾阳市

智创课程引发探索激情亲切

自动旋转和启停的机器人木马、一键启动并将重物吊起的塔吊模型、智能识别货色的机器人叉车……在汾阳市禹门河小学的创客教室上,学生们一边展示自己的科创成果,一边分享自己的创意思路,自满之情溢于言表。

在一张智能婴儿床前,学生陈稼睿和梁瑞繁将手中的婴儿模型移至床边,机器便立即发出了危险预警。
“请把稳,系统检测到婴儿有危险,请家长立即查看。
”据先容,这款看似大略的小发明却搭载了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旋转摄像头等多项前辈技能和设备。
“这款婴儿床,共有三大功能,当婴儿发生危险、尿床及周围温度非常时,系统都会报警,提醒大人及时采纳方法。
”凭借着强大的实用性和独具想象的创意性,去年,该作品荣获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山西省赛一等奖。

除了智能婴儿床外,智能鞋柜、聪慧垃圾站、多功能牙刷盒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发明也整洁地摆放在教室中。
“我们的创客教室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更要引发学生创造问题、办理问题的能力,让同学们从生活中创造问题,引发兴趣,进而通过思考探究和动手来办理问题。
”禹门河小学创客课程西席张旭峰先容。

自2015年建校以来,禹门河小学就秉承“知行合一,果行育德”的教诲思想,在负责落实国家课程的根本上,设置并履行了禹小“智创”校本课程,组建了机器人、创客、创意编程等20余种社团,并通过科技节、读书节、数学节等形式推动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培养。
目前,该校共打造出两间打算机教室、两间机器人创客教室和一间机器人演习室,并匹配了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机器套装。

把稳到,在各个教室的创客教室上,同学们开展的课程内容也有所不同。
低年级的同学紧张是在老师的勾引下用乐高堆积机器人和搭建各种模型,高年级的同学则在机器人演习室和打算机教室听老师讲解大略的机器事理,并动手体例打算机程序。
创客西席薛峰认为,各个年事段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各不相同,捉住学生的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教诲才能更好地引发孩子们的科学潜能。

薛峰先容,1—2年级开展的机器人搭建课程,紧张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
3—4年级在教室长进修大略的机器事理、硬件构造,可以深度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5—6年级开展的Mind+创意编程则可以磨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大家学会思考,提升创造力。
为此,该校还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总结学校的传授教化实践,编写了《禹门河小学创客教诲遍及项目传授教化纲要》和《小学教诲机器人根本搭建课程》等校本教材。

目前,该校的创客社团已有96逻辑学生参与,通过寓教于乐的科学教诲,让孩子们不仅丰富了科学知识,培养了科学兴趣,还提升了团队互助和攻坚意识。
“创客课程让我磨炼了思维、开阔了眼界,也让我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未来我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为国家的科学奇迹作出自己的贡献。
”演示着自己设计出的倒车雷达,学生于嘉皓充满信心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本报黄川川

(责编:刘洋、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