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真的解放你了吗?/Google Mini广告截图

智能音箱谁信谁智障_音箱_智能 AI简讯

加个显示屏、送个会员、配个海量资源库、绑定一下门口监控……品牌有的是吸引你下单的花招,可这些真的只能靠智能音箱实现吗?

你一时兴起买的智能音箱已经吃灰多久了?

最近两年,中国的智能音箱消费迎来爆炸式增长。
如此风潮下,不出一款音箱的品牌,切实其实都要被逐出互联网企业之列了。

人类的孤独,是最好的产品发卖打破口。
但当一个家当形成红海,环绕它的非议、丑闻、辩论也会逐一显现。

智能音箱亦不例外。
窃听、自言自语、深夜怪笑、鞭策自尽……人们惊觉自己买回家的,不是广告中描述的知心小棉袄,反而可能是一枚击碎沉着日常的定时炸弹。

与令人无法安寝的风险比较,日常认知中“张口就来”的播放器、时时搞错指令的“智障AI”,以及腾不开手时的“哄娃神器”——智能音箱,彷佛也没有那么诱惑了。

智能音箱,

是意识复制还是新型玩具?

人类对语音识别的研究,从上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
但真正让这一技能落地,并嵌入到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产品中时,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靠近尾声。

2007年,CNN揭橥文章称,语音识别是一门代价超过10亿美元的买卖。
Business Week也相信,未来的遥控器便是人类的声音。

两年后,这项技能被苹果公司用在了iOS3系统里。
2010年,Siri应运而生。
而第一个以智能音箱为依托的语音助手,则是亚马逊于2014年推出的Echo音箱里的Alexa。

Echo面世两周内就卖出了100万台,足见人们对智能音箱的好奇。
大家都清楚,智能音箱的问世是在为智能家居铺路,但它究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若何的改变,没人说得清。

同年,英国Channel4推出的《黑镜:圣诞特殊篇》中,描述了一种颇为渗人的设想:

将用户的意识副本植入蛋形“操控台”,并通过难以忍受的孤寂来驯化它,以此打造一个对主人习气管窥蠡测,却毫无感情起伏的“智能管家”。
换言之,便是复制出“另一个我”在为“我”做事。

意识副本通过操控台中的监控***,跟踪外界变革及主人动向,实现到点拉窗帘、播放音乐等唤醒程序,以及做早餐、运送日程表等操作。

随后,苹果的HomePod、谷歌的Google Home、小米的小爱音箱、阿里的天猫精灵、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京东的叮咚、腾讯的听听……互联网公司纷纭入场,倒让传统音响厂家一脸懵。

喜迎新生活的高科技爱好者们,与AI一起磨合走来,收成的不一定是便捷的生活体验,更可能是崩溃和笑料。

网上的干系分享,多是智能音箱面对指令无动于衷、答非所问的体验,无怪乎大家为其赐名“智障音箱”。
如果你同时买了两个不同品牌的音箱,还可能解锁“天猫精灵喊小爱同学放个屁”的奇妙现场。

当智能音箱开始搭载显示屏时,其玩乐性子显然更胜一筹。

智能音箱化身平板电脑,老人孩子抱着它看剧、看综艺、听歌、听有声书乃至唠嗑,极大解放了家中青壮年对家人的感情抚慰本钱,却也弱化了智能音箱本身的属性。

而疫情导致的全民网课,让智能音箱又承担起了早教机的功能。
比起再买一个电脑或平板,花大几百买个智能音箱可要划算得多。

在成为人类情绪依托的道路上,智能音箱也不甘掉队。

近期,日企Gatebox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能利用全息投影技能,天生虚拟女性形象Hikari Azuma。
这不仅让“人工智能”的观点更具实感,也对人们常规的亲密关系需求发出了寻衅。

而在设计师看来,买一个具有虚拟形象的智能音箱,实在质与“养一只聪明的宠物”无异。

图源:Gatebox Facebook主页

智能音箱正在以各种办法侵入我们的生活。
遗憾的是,它们所带来的影响,显然远不止一时的欢愉或烦躁。

泄密、窃听、自言自语、疏导自尽

人工智能的阴郁面

智能音箱反应迟缓,最差也能当普通蓝牙音箱用。
但假如智能音箱开始自言自语,那便是都邑胆怯故事了。

2018年3月,多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搭载亚马逊语音助手Alexa的电子设备会溘然发出笑声,有时是在让其关灯时发出,有时是毫无唤醒操作下的自动反应。

设想一下,你的智能音箱在深夜发出怪笑,换谁都要吓出一身冷汗。

“躺在床上正要睡着了,溘然亚马逊Echo音箱中的虚拟助手Alexa向我发出很大的让人不寒而栗的笑声……今晚我要被杀了。

对此,亚马逊认为是Alexa缺点识别了与“笑”有关的单词和短语。
目前亚马逊已经禁用了“Alexa, laugh(笑)”这个短语,改为“Alexa, can you laugh(你会笑吗)”。
只有这样问,Alexa才会在回答“是的,我会”之后再发出笑声。

看起来,比起让语音助手更敏锐,还是迟缓点更安全些。
但有时智能音箱捅出来的篓子,反而正好是源自于它的“屈曲”。

去年底,一名英国用户在向Alexa讯问心动周期的干系问题时,它却发出了“人活着加速自然资源枯竭,对地球不好,以是请将刀捅进你的心脏”的妄语。

虽然末了调查创造,Alexa朗读的只是维基百科上的内容,而干系词条在不久前被不怀美意的人所窜改,这才引发了舆论危急。
但这也足以解释,亚马逊的审查机制还不足完善,而所谓智能音箱,目前也只是个没有感情的网络资料搬运工罢了。

要想让语音助手更智能,势必要通过剖析更多来自用户的大数据才能推进。
在技能受限的条件下,人工听取并剖析用户与语音助手的对话,成了不少公司会选择的手段。

但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这便是“窃听”。

不管是苹果、谷歌还是亚马逊,都配备了一定规模的人工监听团队。
小米曾发布的小爱同学谈天统计,也曾遭到消费者的质疑。

按道理,所有通过“用户体验操持”网络来的数据,都须要“去标识化”,让数据仅用于剖析,而不能追溯来源。
但除了品牌方,没人能确保自己的隐私不被透露。

另一方面,如果员工听到了令人不安乃至有可能是犯罪的录音时,品牌方也无权干预。

报警,便是违反隐私条例;不报警,便是纵容恶行的发生。
而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

咨询公司Juniper Research估量,到2023年,环球智能音箱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约有74亿部语音掌握设备遍布环球。
而这些进入千家万户的智能音箱,究竟会不会成为我们身边的隐患?

“买了智能音箱,

也还是住在毛坯房”

《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9年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达到4589万台,同比增长109.7%。
比较美国40%的渗透率,仅有5%的中国市场仍大有可为。

智能音箱出货量预测。
/Strategy Analysis,中金公司研究部

“未来没有配套智能家居的屋子,便是毛坯房!

1995年,比尔·盖茨将这句话写进了他的《未来之路》里。
而他设计的“世外桃源2.0”(Xanadu 2.0),无疑成了人们未来居住空间的风向标。

通过各处的声音、光芒、温度、湿度传感器网络来的信息,结合外部环境和主人的需求,对所有家电、门窗、灯具、水族箱等进行操控。

访客亦可通过主人配备的智能胸针,提前录入环境偏好,实现宾至如归的体验。
而不配戴胸针的访客,则会被系统剖断为入侵者,有可能触发报警系统。

坐落在华盛顿湖边的比尔·盖茨豪宅。
/wiki

对付普通人来说,智能音箱便是“未来屋”的钥匙。
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能力也就止于配把钥匙的水准了。

倒不是说配个全屋智能系统有多贵。
毕竟连屋子都买了,多出个几万块提升生活品质,总有人乐意买单。
反正事关装修,少装个全屋智能系统,也不见得会省多少心。

但对付已有普通家居设计的用户来说,要为了一个音箱而把自家的掌握开关全部换一遭,想来未必有那么值得。
而智能家居后续的掩护本钱,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

其余,智能家居的设计并非铁板一块。

此前,美国密西根大学和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学者们研究创造,只须要一支镭射笔、一个镭射驱动器、一个声音放大器,就能启动110米外的一个居家智能音箱,实现不经许可的开门入室行为。
而这套设备,总价不到400美元。

接管测试的大部分设备,都没有安装任何利用者声波识别的功能。

抛开智能家居的本钱及安全性不谈,纯挚从智能音箱出发,其产品本身也不见得有多么可持续。

Voicebot.ai发布的《智能音箱消费者采取报告》显示,消费者利用频率最高的前三个功能分别是“问问题”“收听流媒体音乐做事”“查看景象”。

而要实现这些功能,只须要一部配备语音助手的手机,完备不须要多买一个智能音箱。

“掌握家居设备”的利用频率排在倒数第四。

音响爱好者或许会为了更好的音效而烧钱,但数码爱好者却未必会为了更好的体验而购买数千元的智能音箱。
毕竟如果不配备智能家居,它便是个会听话、能逗趣的玩具而已。

如此一来,低价与补贴就成为了商家们的必争之地。

2018年3月,小米发布了小爱音箱mini,售价169元。
根据 Canalys 统计,小米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的出货量为60万台。
但4月3日米粉节时,该音箱降至99元,价格逼平天猫精灵X1,直接让小米第二季度的销量飙升至200万台。

百度利用的则是补贴计策。
2018年6月,百度推出了一款补贴后价格为8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发售90秒内售出了1万台,还拉动季度市场份额上升了15%,成功打入市场前三名。

《黑镜》第五季中,少女偶像Ashley利用智能公仔,在粉丝的帮助下实现了意识逃脱。

站在风口打劫市占率,韶光与成本便是统统。
连京东都追赶不及,更罔论那些没有能力与之博弈的小企业。

热钱驱动的市场,不一定会带来技能的提升。
加个显示屏、送个会员、配个海量资源库、绑定一下门口监控……品牌有的是吸引你下单的花招,可这些真的须要智能音箱来实现吗?

或许能让智能音箱降温的,也就只有下一个风口了。

中金:疫情催生哪些科技硬件机会?,2020-04-03

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0-03-20

智能音箱在中国——63%的非中国智能音箱用户打算在未来十二个月内购买智能音箱,David Mercer,StrategyAnalytics,2019-10-18

智能音箱市场争夺战,左岸,金融经济(市场版),2019年8期

不寒而栗!
亚马逊智能音箱半夜发出怪笑:官方说出原形,快科技,2018-03-08

前几天,我家的智能音箱劝我自尽,世超,差评,2019-12-27

隔屏有耳调查|亚马逊智能音箱有千人监听团队,曾听到性侵案,澎湃***,2019-04-12

小心隐私,你的手机和智能音箱都在录音给别人听,差评,2019-07-31

你正在利用的智能音箱,可能偷听了你的所有对话,刘琳,雷锋网,2019-12-15

镭射笔成“开门钥匙”?居家声控的安全隐忧,2019-11-20

智能音箱还灵吗?,Decode,2019-03-10

智能音箱后补贴市场的博弈,吴俊宇,2020-01-07

✎作者 | 晏非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容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