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在水下运动时螺旋桨靠什么能驱动,人工智能奥托尔能打得过黑豹吗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奥托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人工智能奥托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鱼雷在水下运动时螺旋桨靠什么能驱动
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发明了海军史上第一种实用性自航鱼雷(怀特黑德的含义就是“白头”,这种鱼雷通常被称为“白头”鱼雷,后来又出现了黑头鱼雷的提法)这种鱼雷几乎奠定了此后各种螺旋桨推进鱼雷的大致结构设计。但是,由于怀特黑德选择了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来驱动单个螺旋桨,虽然压缩空气的压力高达2.55兆帕,但仅能保证螺旋桨达到100转/分的转速,鱼雷的航速仅为6.5节。1906年白头鱼雷已经能够达到35节的航速。
但压缩空气释放能量会吸收热能,导致严重的结冰问题,早期鱼雷设计师开始转向用热机驱动螺旋桨,1904年怀特黑德鱼雷公司在鱼雷上加入了最初的燃烧室,1908年英国人完成了蒸汽推动汽轮机驱动螺旋桨的湿式加热器设计,并成为一战及其后最主要的鱼雷动力系统流派。
不过,压缩空气仅有21%的氧气,燃烧产能有限。因此英国、日本和德国均尝试用氧气代替压缩空气,但随之而来的自爆危险性却使得脑子正常的国家选择敬而远之。
另一个鱼雷动力系统流派是电动鱼雷,该流派的源头是1877年澳大利亚籍犹太武器工程师路易斯.布伦南设计的线导电动鱼雷。这种长度仅4.6米的鱼雷可以能够在3.7米水深中以27节航速行驶1800米。之所以称之为“线导”是因为鱼雷由后部直径不如2毫米的铜缆控制。操作人员在12米高的铁塔上,依靠特殊的双目望远镜追踪鱼雷的航迹,并根据目标和鱼雷的相对位置进行操纵。在试验中这款鱼雷甚至在操纵小转过180度绕到目标另一侧成功命中。
1886年英国皇家海军决定将布伦南鱼雷作为英军制式的海防鱼雷使用。此后十五年中,英军在本土的克里夫堡、怀特岛、朴茨茅斯,爱尔兰的科克港、马耳他以及香港的鲤鱼门等地设置了布伦南鱼雷。作为一款早期鱼雷设计,布伦南鱼雷最大的问题是价格过于昂贵。十几年之前英国订购“白头鱼雷”仅花费了15000英镑,而布伦南鱼雷竟然花费了英国海军十几万英镑。由于价格过于高昂,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近十套布伦南鱼雷系统最终都被取消。
电动鱼雷逐渐实用化源自蓄电技术的发展,1873年约翰.埃里克森(说爱立信你们就明白他是谁了)发明了电池供电的电动鱼雷。二战期间德国设计了经典的G7e型电动鱼雷,并催生了美制Mk.18以及FIDO等型号。现代电动鱼雷通常采用不需要定期维护的氧化银电池,电动机推动的共轴反桨螺旋桨效能更高。
冷战进一步催生了新的鱼雷动力性,英国人的剑鱼鱼雷采用燃气轮机泵推技术,苏联的VA-111采用火箭发动机,但它们的推进系统都不是螺旋桨,所以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鱼雷被压缩空气推出发射管几十米后,雷体内的动力装置开始工作带动螺旋桨旋转,并且推动鱼雷向前。
目前,鱼雷的动力系统有两种,一种:以电池释放出电能提供给鱼雷的微电机,驱动螺旋桨。另一种是:鱼雷携带燃料在鱼雷的“热动力机”燃烧做功带动驱动机械,再由驱动机械带动螺旋桨。
图片里是“银锌电池组”,氧化银为正极、锌为负极,通过海水(咸水)为介子置换出电能。目前鱼雷用电池有两种,一种上面所说的“银锌蓄电池,一种是“镉镍蓄电池。电池鱼雷的优点就是航行时没有“航迹”!我们看关于潜艇的影片时都会有这样的情节出现:舰船上的瞭望哨发现一条明显的航迹极速来袭…瞭望哨发出警报,舰长口令××满舵…鱼雷在船上一片尖叫当中滑过舰船…这其实是热动力鱼雷才有现象!电动鱼雷是没有航迹的,所以电动鱼雷隐蔽性很强,而且它的噪音也很低,缩短了声呐探测的距离,但不论是“银锌蓄电池”还是“镉镍蓄电池”能量储备都很少,通常情况下一枚鱼雷里蓄电池的重量为340~580公斤,比能量是50~70瓦时/公斤,鱼雷是体型很大的水下兵器,533毫米雷径的鱼雷重量都在1300~1500公斤以上,这么点能量只能让鱼雷有8公里左右的航程(40节),显然是攻击距离太短了,对潜艇来说是不安全的,并且“银锌电池组”价格也很昂贵!由于有这些暂时克服不了的问题,所以目前大型鱼雷的型号很少使用蓄电池为动力。
这个就是鱼雷的热动力机,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装置,并且从精密铸造开始→机械加工,工艺等级要求极高!没有高深的工业化能力根本制造不出来。
热动力机能量输出大、持续时间久,可以让鱼雷航行的更快、更远(最快的50节/50公里)是目前大型鱼雷(533毫米和650毫米雷径)的动力首选,而且热动力鱼雷在和平时期训练当中可以反复使用(操雷)将大大的提高了潜艇的作战能力!
热动力鱼雷的燃料最早期的是酒精,比能量很低,到了一战期间使用的是:煤油+氧气,但是这种鱼雷非常危险!内置氧气瓶如果释放不均匀很容易引起爆炸,对潜艇和鱼雷都是不安全的!随后又出现了:煤油+过氧化氢,在安全系数上略有提高。
过氧化氢进过稀释之后就是我们日常皮肤外伤消毒用的“双氧水”,它在浓度很高的时候遇热可以释放出来氧气助燃煤油,但是过氧化氢也是不安全的!也有氧气释放不均匀情况的发生,浓度太高会引起煤油燃烧过旺,有可能引起热动力机爆炸!图片上“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最后查明就是:携带的65-76型鱼雷内部过氧化氢溶液释放出的氧气浓度太高所致..。
现代的热动力鱼雷普遍采用了先进的六氟化硫为主的热动力燃料(奥托Ⅱ燃料组合),由于没有氧气助燃它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而且比能量输出达到了470瓦时/公斤,远远的超过了“银锌电池组”!
热动力机为活塞式发动机,又分成了:往复式、凸轮式、周转斜盘式和摆盘式,图片上这个就是周转斜盘式,由于它的活塞行程比较长,所输出的功率要比其它几种形式略大一些
。
这个是摆盘式
由于摆动幅度较大,也提高了功率输出。
鱼雷的驱动机械部分运行式就是这个状态。
热动力鱼雷虽然有高速度大航程的优点,但是热动力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将燃烧废气排出到鱼雷的外面,这样就会形成一条非常明显的航迹,过早的暴露身影,会被舰船提早的发现组织兵器对它进行防御,而且热动力机做功时也会产生噪音,让“被动声呐”过早的发现,这些都是热动力鱼雷目前克服不了的缺陷,但它的利要大于弊,所以现代鱼雷仍然以它为主要动力方式。
总之,鱼雷目前仍然是最主要的水下兵器,能制造它的国家没超过10个!都是工业能力强大的国家,鱼雷将来发展的方向仍然是以智能化为主,现在热动力机是鱼雷的主要动力,如果有新型的高容量、大功率、材料价格便宜电池出现,那将是鱼雷技术的革命。
到此,大家对人工智能奥托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人工智能奥托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