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晋“造就独角兽”隼眼科技:4500万研发投入书写毫米波雷达“大年夜国崛起”_毫米波_眼科
近日,《2019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白皮书》发布,南京新增2家独角兽企业,20家造就独角兽企业及87家瞪羚企业。有名车载毫米波雷达研发商隼眼科技成功入选20家造就独角兽之一。
如何看待汽车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趋势?毫米波雷达技能又将为自动驾驶带来哪些颠覆性转变?施雪松在接管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专访中表示:“毫米波雷达好比汽车的‘双眼’,可以说是自动驾驶安全的末了一道防线。
创业二十载,深入汽车电子领域
198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无线电技能专业的施雪松,对汽车电子有着别样的情愫。
1998年,施雪松加入广东惠州国企华阳集团旗下信华精机,主攻研发在汽车上搭载的音响系统。
彼时,信华精机当时已经是环球前三的卡带设备“机芯”生产厂商,并且随后又进入了CD机芯生产领域。
施雪松加入信华精机的时候正值CD机向DVD过渡的期间,他亲自组建了研发团队后又带队攻坚克难,成功研发出了DVD机芯,一举让信华精机站在了当时消费电子领域的技能之巅。
2002年,施雪松在信华精机中方股东华阳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创办华阳通用电子,同样以DVD机芯为切入点,迅速做大做强,成了当时新科、万利达等DVD厂商的机芯首选。
2005年,施雪松再次杀入创业场,成立天派电子,紧张从事DVD、GPS导航等车载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研发、制造与发卖。凭借着自主研发的DVD机芯,天派与浩瀚国际有名品牌公司建立了长期计策互助关系。
2015年,阿里与上汽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了互联网汽车基金,力求打造互联网汽车产品。同年,该基金又出资设立了斑马网络,专注于互联网汽车的核心——车载系统的研发。施雪松受邀入主斑马,带队研发斑马智行系统。
目前,斑马智行系统已经在上汽旗下荣威、名爵、大通,以及东风雪铁龙、不雅观致等自主、合伙品牌旗下超过16款车型搭载,覆盖超过50万台汽车。
如今,斑马网络达80亿估值,已然是一只“超级独角兽”。但施雪松没有停下他的步伐,2018年,他卸任斑马网络CEO一职,将“造就独角兽”隼眼科技作为一下个里程碑。
抢滩自动驾驶,打造国产毫米波雷达技能之巅
同样也是在2015年,隼眼科技成立。施雪松凭借着对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入理解,超前捕捉到了自动驾驶这一未来汽车的大势所在。
施雪松见告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安全、便捷与舒适将是推动未来汽车发展的三大要素。现在很多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驾驶者的判断失落误引起的,自动驾驶将在很大程度上办理这一问题。”
为何选择毫米波雷达作为切入口?施雪松表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LiDAR)和摄像头(Camera)是自动驾驶汽车必备的传感器,而与其余两个比较,毫米波雷达不会受到雨、雾、灰尘等常见的环境成分影响,在这些场景下都能顺利事情,因此毫米波雷达可以说是自动驾驶稳定事情的“守门员”。
据施雪松回顾,在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实验室的主任洪伟教授等人深入调研后,以为这一领域的前景无限,刚好遇上国家政策支持高校将技能成果进行家当转化,施雪松和其余两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出资3000多万元,依托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办了隼眼科技。
但当时摆在施雪松面前的,是一个个高不可攀的技能难关。
“目前车载毫米波雷达基本为国外一级供应商厂商垄断,这部分市场与主流车厂绑定较紧密,”施雪松表示,“早在30年前,国外企业与高校就开始联手研究毫米波技能,而海内的起步相对较晚。”
2017年,东南大学又与隼眼科技共同设立了“汽车电子联合技能研发中央”,进一步加速将东南大学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的技能积累与隼眼科技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履历所结合,推动家当化进程。
“所有的钱大概4500万元险些全都投入研发里了,连办公室都是园区‘资助’的。”施雪松笑称。
也正是这样研发精神与毅力,隼眼科技频频攻城略地,在行业内率先冲破了国际巨子对毫米波雷达技能的垄断,其首款车载雷达产品已经研发完毕即将投入批量生产。施雪松向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透露,目前已与北汽新能源签订协议,将在年底交付1000台毫米波雷达设备。
海内外资源协同,构建自动驾驶生态圈
在今年上海国际车展上,环球最大的汽车电子及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公司恩智浦半导体宣告与隼眼科技签署投资与计策互助协议,共同开拓中国雷达市场。去年,恩智浦也对隼眼科技进行了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
恩智浦CTO Lars Reger曾在展会上表示,随着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能的兴起,市场对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一些新兴的车企和Tier 1(第一梯队供应商),对毫米波雷达产品拥有更多的定制化需求,须要对其供应包括天线设计、工程量产等方面的咨询与辅导做事。
但恩智浦并无法知足日益增多的个性化做事需求,因此选择投资隼眼科技这种拥有毫米波雷达设计研发、测试、量产能力的企业作为互助伙伴,由其来向毫米波雷达企业或其他Tier1供应设计、工程与制造干系技能咨询与支持。
施雪松向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表示,与恩智浦的互助,将给予公司计策支配方向上的建议与支持,从而帮助隼眼科技更好地把握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恩智浦也将与隼眼科技资源共享,从而进一步推动国产毫米波雷达技能的商业化进程。
“新的互助模式将恩智浦、隼眼科技、Tier 1和车厂四方凑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生态闭环 。”施雪松认为。
谈及在南京创业的政策、资源上风,施雪松表示,公司成立四年以来,不仅得到了来自江宁无线谷科技园的“后勤保障”,更是感想熏染到了南京浓浓的创新与科研氛围。“有些城市只关心你能交多少税,但南京是一个乐意陪伴企业发展的城市,只有开放、原谅的心态,才能吸引更多精良的家当和人才进驻。”
作者:吴澄然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