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号湾”到“大零号湾”

办黉舍、建病院、造公园……这里要打造宜居宜业未来可期的世界级科创湾区_闵行区_家当 科技快讯

为相应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哀求,上海交大与闵行区、上海地产集团于2015年4月签署备忘录,共同培植“零号湾”环球创新创业集聚区。
“零号湾”——既包含双创“从零到一”的代价寓意,也表达了与学校零距离开始创新创业的目标。
2015年6月18日,“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西北角正式启动培植,与学校一起之隔,成为师生开展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2016年5月,上海交大入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零号湾”作为一项重点培植项目得到全方位支持,从一栋商务写字楼逐渐蜕变为具有完全的创业做事平台和发展造就生态体系的双创园区,吸引和凝聚一批国内外高校在校生、校友以及青年西席落户开展创新创业,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央培植中的一张闪亮名片。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重点培植零号湾园区

2018年,是“零号湾”发展的关键一年。
市科委、闵行区、上海交大三方共同研究“零号湾”及周边区域的培植发展,在充分研究剖析干系区域的根本及上风后,达成统一共识,提出了以新期间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培植为契机,在原来“零号湾”的根本上进一步拓展,立足上海南部科创中央“环交大”核心区域,充分发挥“高校院所聚拢、科技成果密度高、家当承载能力强”的区位上风,打造“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
2019年起,原有的工业厂房、老旧建筑逐步成为了时尚当代、充满活力的众创空间、聪慧园区,“零号湾”到“大零号湾”的进程见证了环交大区域面貌一新、转型升级的全过程。

把“大零号湾”建成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示范

当一所百年高校坐落于最富科创活力的城市时,总会源源不断产生新的“聪慧火花”。
1987年,上海交大在闵行开拓新校区,经由30余年的接续奋斗,当前学校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从完成办学主体的“转移”到在闵行南部的“深耕”,“大零号湾”作为学校“十四五”方案中的一项主要专项,肩负着学校第二个百年景长的助推器的主要义务。

为此学校高度重视,集中优势力量,确立“大零号湾”发展计策,由林忠钦校长牵头成立“大零号湾”推进事情领导小组,成立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制订“大零号湾”行动操持,梳理出包括成果转化制度机制、空间整合利用、标志性成果打造、整体运营机制在内的20余项任务,明确任务目标、事情任务、韶光节点等,由干系部门共同参与培植、协同推进落实。
学校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事情,通过内部的系统编制机制改革与外部的“大零号湾”培植,双力齐发破解“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细绳子”问题。

改革试点成效显著

“大零号湾”科创生态不断优化

从2019年底全面启动“大零号湾”培植以来,学校与市科委、闵行区紧密联动、协同推进,紧密环抱校区,探索建立政府折衷,高校参与推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深度领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孵化生态体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家当根本能力和家当链当代化水平,通过“大零号湾”实现在根本理论打破上跑出“最先一公里”和在创新成果转化中跑好“末了一公里”的发展目标。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与“大零号湾”专项培植,学校西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力不断引发、总量显著增长。
2021年,学校直接科技成果转化条约数148项、条约金额9.94亿元,比改革前增长近3倍;新增和合规化的创业类项目35个,解除“细绳子”,西席创业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当期市场估值合计超过167亿元。
大零号湾“交大系”创新创业项目已成集群态势,据不完备统计,“大零号湾”核心区现在有600多家企业,个中,交大师生校友创业、技能互助等约550家,融资过千万的42家、过亿的28家、过十亿的3家,一大批学校师生校友创新创业企业发展迅速, 10余家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正积极预备IPO。

大学科技园创想600基地

当前,“大零号湾”3平方公里核心区陆续完成第一阶段转型,已形成约50万平方的科创载体。
沧源路、剑川路T形核心区布局基本形成:大学科技园创想600基地已经成为科创网红打卡地,医疗机器人家当园、人工智能家当园集聚干系领域项目,影响力不断提升。
龙湖淡水河边科创园已成为“交大系”项目集聚地,节卡机器人、拓璞数控等协作机器人企业相继入驻,打造智能机器人领域高地;交大科技园金领谷基地,以霖鼎光学为代表的企业,聚焦智能光学领域,打造高水平光学家当基地;“华谊·万创新所”园区开放运营,一批学校的功能型研发平台陆续入驻。
当前,学校正在与科技部、教诲部保持沟通,争取在“大零号湾”区域布局国家未来家当科技园。
面向未来,“大零号湾”17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域内,还将分批推进近千亩地皮的转型改建,估量将陆续开释百万平方科创载体,进一步实现承载师生校友等创新创业溢出及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的功能。

与领军企业培植研发平台

加速创新策源向家当化迈进

斯坦福-硅谷、北京-中关村落、波士顿创新区等培植的历史履历表明,高校的发展与城市家当构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二者互融互匆匆、循环推动。
2020年9月,学校启动闵行校区北校区培植,将其作为“大零号湾”区域高水平科技创新策源的高地,与领军企业互助形成集聚之势。
通过“大零号湾”生态培植,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校友企业开展广泛互助,加快集聚领军企业及其家当链高下游企业在“大零号湾”布局,实现家当集群化,构建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生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与宁德时期在“大零号湾”共建未来技能学院与未来能源研究院“双子楼”,远期培植环球未来能源创新中央,打造未来能源领域生态体系。
发挥机器人学科上风,对标国际顶尖机器人研发机构,培植元知机器人研究院,推动培植磁共振高端医学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央,报告国家(微纳)医疗机器人技能创新中央与方案培植国家级医疗机器人检测中央,已造就出精劢医疗、术锐科技等一批成果转化企业。
此外,学校还推进培植了一批知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小试中试、检测、取证等需求的功能型平台。
与中船集团共建上海海洋前瞻技能研究院,与闵行区共建华为5G家当做事平台,与上海电气集团互助培植“壹号埠”工程研发创新做事平台,与天合光能互助推进培植数字能源研究院,与一汽解放共建商用车前辈技能与智能制造联合研究中央,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和堵点,助力初创企业加速实现从成果向产品的转化。

宁德时期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启动培植

打造宜居宜业

未来可期的天下级科创湾区

今年6月15日,闵行区发文成立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办公室设在区属南滨江公司与区科委,卖力落实“大零号湾”日常事情。
区行政做事分中央、科开办事中央、高端人才做事中央整体入驻“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为科创企业供应行政办事受理、科创、人才等公共做事。

为了更好地吸引集聚人才,学校与闵行区等各方持续发力,在留住人才方面下功夫。
区校互助共建“环交大闵行校区根本教诲生态区”,提升现有交大附属学校办学水平的同时,启动培植交大附属闵行实验学校,完成扩建交大附属闵行马桥实验学校,与华东师大紫竹教诲园区等共同为区域供应高质量根本教诲。
学校与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瑞金医院签署协议,开展区域医疗资源整合提升,方案在“大零号湾”区域培植一所高水平医院。

上海交大开放围墙培植北鲲园绿地公园

学校开放校园西北角围墙,与闵行区共建开放式绿地公园——北鲲园,为周边职员供应可溜达、可勾留、可互换的空间。
闵行区持续对环境配套与形象开展优化提升工程,紧张道路整体绿化改造有序推进,绿地公园项目即将开工;横泾港沿线“科创水街”上游滨水空间改造基本落成;龙湖天街商业综合体运营良好,白金汉爵酒店项目开工培植,区域形象品质明显提升。

笔墨:上海交通大学

编辑:崔松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