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普特袁长生:RISC-V在通用MCU领域的成长 | GAIR 2021_芯片_工程师
GAIR 2021 “集成电路高峰论坛:国产高端芯片之路”,集聚来自学术界、家当界和投资界的15位大咖,磋商了国产高端芯片的实力以及RISC-V带给中国芯片的机会。
爱普特微电子副总裁袁永生带来了《RISC-V在通用MCU领域的发展》主题分享,阐发RISC-V在MCU领域现阶段的真正发展状况,所面临的困境和已有的办理方案。
爱普特微电子副总裁袁永生
袁永生首先先容,软件生态难建、软件开拓工具链不友好和芯片系列丰富度不足是现阶段RISC-V在通用MCU领域面临的三大难题。
现阶段32位MCU基本都是基于ARM架构的产品,用RISC-V做MCU面临平台移植和软件生态难题,无论是工程师,还是终端客户,从ARM转到RISC-V都须要付出很大的学习本钱。目前,大部分RISC-V的编译器都是基于Eclipse 开拓环境,对大部分工程师而言难上手。此外,RISC-V在通用MCU领域雷声大雨点小,芯片系列丰富程度不足,而对工程师而言,产品选型也面临着困难。仅靠尝鲜的动力不敷以驱动RISC-V在通用MCU市场快速发展。
面对这些难题,爱普特微电子与平头哥互助深度打造全国产系列基于RISC-V内核的MCU,从CPU到芯片设计、工具链、产品线、软件生态全体链条上做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以办理RISC-V在通用MCU市场面临的难题。
详细如何办理这些难题,袁永生的演讲中有更多信息。
以下是袁永生在GAIR2021上的演讲内容,雷峰网对其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整理:
RISC-V在MCU领域面临三大难题
RISC-V的发展非常迅速,截止到2020年,已经有2000多家RISC-V的会员,而且运用、协同开拓性,百口当链定义的架构模式使得RISC-V具有全面、全新运用优化的可能性。
RISC-V险些用10年韶光走完传统架构30年的进程,不过目前RISC-V在通用MCU领域还面临几个大问题:
软件生态。大家都知道现在32位的MCU系列产品,基本都是ARM架构,尤其是ST、NXP等几个国外巨子引领的几个产品系列。以是现在如果用RISC-V做通用MCU系列产品,就须要面临软件生态问题,工程师是否熟习新的软件平台,工程师是否能够做平台迁移,迁移究竟须要花费多大代价......这也是终端运用客户在严明思考的问题。
软件开拓工具链。大部分的RISC-V都是基于开源GCC编译器编译,对大部分工程师而言,这一开拓环境上手难度大。
虽然RISC-V发展已经有一段韶光,且行业运用广泛,但在通用MCU领域雷声大雨点小,芯片系列丰富程度偏弱。对工程师而言,是否有尝鲜的动力十分关键。
面对这些难题,爱普特微电子与平头哥互助,从CPU到SoC、芯片设计、工具链、处理器、软件生态全体链条上做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不仅供应了可图形化配置自动生产代码的CDK编译器,更供应丰富的底层库组件,让工程师通过大略操作就能搭建产品开拓模型。
打造完全的集成开拓环境,办理工程师关心的问题
在工具链上,我们单独打造了一套完全的集成开拓环境,从编译到面向领域的运用及库,都做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统。
其余,我们在通用MCU市场领域的生态布局上也有大量的技能积累,从系列芯片到软件生态,包括定义的CSI标准接口,以及嫁接在这之上的操作系统,乃至是算法和图形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准备,给开拓者供应一套参考标准。
CSI底层库标准,是爱普特与平头哥共同打造的,现在已经申请到RISC-V嵌入式标准定制和规范,并取得了国际标准化的认证,这为RISC-V运用工程师带来极大便利,程序可移植性以及移植便捷性,为极简开拓供应了根本工具。
CSI标准从第一阶段的定义到现在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像通讯、操作系统,细化到各种产品方案的运用,组件已经初具规模。
其余,我们还开拓了组件式开拓管理,方便工程师在用RISC-V核开拓产品时,原来的产品能够自己打包自己的程序框架,依托于我们供应的运用组件,在CSI标准上进行无缝衔接,而且客户也可以很方便地将他们之前的运用方案打包成框架,在系列化产品中做平台化产品研发,提高产品开拓效率,一天上手,五天出原型、二十天交付。
工程师最关注的问题便是开拓环境、上手难易度,以及组件式的开拓管理。例如,须要开拓一个程序,可以在云端搜索编译器***这一组件,且能无缝衔接到现有的编译好的程序中,仅仅做一些细微的配置就能完成一款产品的开拓。
CDK的开拓工具链和云端进行无缝衔接,我们的云端不仅是组件式模块,还包括整套产品方案,可以直接在编译工具高***利用,且开拓工具编译器相对付ARM打造的CDK已经可以实现可视化芯片外设代码的自动天生。
打开系统可以选择芯片,可视化定义广角利用包括PWM在内的功能,编译工具的组件链可以直接把点击算法库组件放在这系统上,全体代码将自动天生。
爱普特在非ARM市场做了九年,我们做的是全国产芯片,从核到所有IP,到全体加工的流程全部实现国产化,里面没有任何国外的知识产权,而且我们基于RISC-V的MCU截止到目前出货量已经超过1亿颗。
我们提出开拓纯国产的RISC-V芯片,最大的上风便是用了五年韶光打造的整套运用于MCU领域的IP库,这套IP库比海内现在专门做IP的很多公司完好,而且这些IP都经由上亿颗芯片量产数据验证,而且还有完全的车规级的IP库。在这个根本上,爱普特基于RISC-V核打造全体纯国产的芯片系列。
基于RISC-V,爱普特即将发布27个系列、200多个型号的系列产品,芯片资源上从32K的Flash到2M的Flash,主频48Mhz到1GHz的覆盖面,芯片管脚也是覆盖常用的,从20pin一贯到276的BGA,整套系列供应给开拓者。
末了,我们希望通过完善的RISC-V的软件生态、工具链生态、社区生态,包括丰富的芯片产品系列,给RISC-V芯片在通用芯片市场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