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成本分会场,加华成本创始合资人、董事长宋向前师长西席以“巨浪下的宏不雅观变局,浪潮里的中国消费”为主题,分享了加华成本作为消费领域专业的投资机构,对中国消费投资基本理念和逻辑。

加华成本宋向前:巨浪下的宏不雅观变局浪潮里的中国消费丨WISE2020新经济之王新成本峰会_中国_都是 智能问答

加华成本创始合资人、董事长宋向前师长西席

以下是宋向前师长西席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宋向前:大家好,感激36氪,感激大家抽出宝贵的韶光,我也希望我这个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加华成本致力于中国消费的投资已经第14个年头了,我们非常专注在这个赛道,作为消费领域专业的投资机构,我们也形成了对中国消费投资基本理念和逻辑,希望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首先解读本日的主题——巨浪下的宏不雅观变局,浪潮里的中国消费。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未来的二十年中国将迎来消费做事崛起的超级浪潮。
在这样的家当环境和时期背景下,中国一定会出身非常多千亿乃至万亿市值的公司。
最近大家都看到了,一瓶小酱油贵过中国石油,上市的一瓶水也贵过了中国石油。
海天酱油是6000个亿,农夫山泉靠近5000个亿,一个中国家家户户厨房里的益海嘉里也超过4000亿,一个做中式连锁火锅的海底捞也将近3000亿。
中国消费,未来一定会涌现一大批在生活场景中间呈现出来的行业冠军、头部企业。

宏不雅观上我们压力是挺大的,我没有刚才在座各位母基金老总们那么乐不雅观。
中国的环境实在是比较麻烦的。
2015年我们就提出了经济下行、新常态,提到本日为止,长期经济下行大概率仍旧是构造性的趋势,短期不可能得到好转。
300万亿的银行总资产,200万亿的MR,广义货币总量,只有100万亿的GDP,全天下独一无二。
从2008年之后走到本日我们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货币乘数的作为,我们经济构造实在不太好的,全体社会的宏不雅观总负载是非常高的,大概在260%。

为什么呢?过去的中国经济增长靠的是债务,粗放型的要素投放导致大量债务的堆积,及其根本还是信贷货币的浸染。
但是企业,特殊是实业的回报率不太好。
2015年之后,全体实业是空转的,金融资源全部去到了金融体系,市场玩家玩的紧张是套利。

但大规模套利的环境下,加华成本是独树一帜的。
我们全力以赴要支持中国民营经济、支持实业。
实业的机遇是构造性的,整体回报率赶不上金融,我想试问一下大家有多少人乐意做实业呢?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便是由于实业的回报率偏低,所有的资源、人才、技能、能力都向泛金融体系倾斜。
以是我们看到,中国3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得到了A股近4000家上市公司近50%的利润。
银行实质上是一个做事业,不应该取得如此高的利润,但是反而是银行得到了巨额的利润。
以是银行利润高,实业能好吗?这是中国经济深层次的构造性问题,如果这个构造不调度,中国经济未来的长期稳健发展可能会面临更大寻衅。
以是***才在今年提出来,银行业要向实业让利一万亿,让利不是利润的利,由于金融让不起一万亿的利润,这个利更多是利益的利。
通过各种方法,金融体系向实业减负让利,真正为实业赋能。
坦率地说,实业不好,金融也好不了。

中国的宏不雅观环境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我们经济构造的问题是深层次的,调度的难度非常高。
外国的问题我不讲了,中国人都是中美关系专家。
大家有一个共识,便是中国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很恶劣。
因此我们必须要拉动内需,只有内需能够救中国。
但是内需须要什么呢?我个人觉得,落实内需政策还要靠国民收入倍增,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上来,内需也是拉不上来的,终极是须要老百姓费钱、须要有购买力,没有购买力的内需也便是讲讲而已。
老百姓都没钱,我们靠什么拉动内需?大家钱包都很紧,现有车贷房贷,90后、00后压力非常大。
为什么大家每天刷抖音、快手、B站,由于大家以为生活不是那么美好。
90后、00后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他们基本上住不进四环以内。
经济是流动的,但是经济阶层一旦被固化,收入一旦被锁定,社会逐渐卡顿,各个层面的社会变革就发生。

首先回顾2020年,逢庚子必有大变,1840、1900、1960到2020都是庚子年。
1840是鸦片战役,1900八国联军进北京,1960三年自然磨难,2020新冠疫情。
管理不愿定性非常主要,人的生平大概率是由于不愿定性决定的,确定性的事情非常少,管理不愿定性决定了你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天下与个体,天下是魔幻般的,个体是非常薄弱的。
我不是个科技派,我认为大家可能都高估了科技的力量。
从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也就200多年的历史,看看人类浩瀚的文明进程,不要说高下五千年,三千年的历史中间人类面临了多少苦难。
2020年面对一个单细胞的病毒,我们都搞不定,它轻轻松松让全天下70亿人口被迫锁在家里。
大家因此才知道,这场疫情就像一场感冒,感冒是治不好的,就靠你身体的抵抗力。
因此人类是薄弱的,一个单细胞生物就可以让我们面临分崩离析,科技的力量可能真的被高估了。

俄罗斯有个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叫康德拉季耶夫,他说人类的文明科学进步来自于康波周期。
大概60年到80年,人类大工业文明发展到本日第七次康波周期之间,为什么我们的股市从2008年金融危急开始就不好?为什么说我们的资金市场和利率市场进入了环球负利率时期?负利率是个很大的问题,全天下紧张的经济体基本都是负利率,中国实际利率也是负的。
在日本、挪威、瑞典、丹麦,大家大概是要交3%到5%给银行,银行帮你管理资金。
利率为负解释货币是没有实际代价了,存钱存的越久你的利率就会越高,以是你会看到债券市场、银行市场,看到长期、短期利率是倒挂的,这解释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有没有跳跃式的价格跃升、人类文明和技能的跃升,险些决定了人能不能走出本日的困境,走向未来。

我们本日走到了第六次、第七次康波周期的尾端,我也看到了第五代互联网、人工智能, 5G可能带来的新变革,基因工程等也可能会带来人类巨大文明的跃升,改变全体人类的生活。
人类会沿袭过去的发展进程,从蒸汽机时期走到电力时期,走到信息时期。
与此同时,在不愿定性的天下中,我们人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我不反对科技,我以为科技一定会改变人类,但是我做比较踏实的事,由于消费这个事儿跟随你的生平,所有的统统都归于消费,无论科技怎么表达,终极还是为知足人的消费和需求。

下面我们聊聊商业与投资,如何在败局中探求破局之机。
我认为发展到本日这个阶段,疫苗也是一场战役。
它相称于武备竞赛,谁先发明了疫苗谁的确定性更高,谁的负浸染就越小;同时谁能大规模量产疫苗,谁就取得了抗击疫情、率先走出负面影响的先机。
中国在抗疫中的表现确实很不错,。
昨天算夜家看到成都一个小姑娘传播了4000多个人,指数级的增长,但是中国依然能掌握住,这也表示出国家系统编制的强大之处。

未来我们能不能利用系统编制上风,集中精力办好大事、选择好对方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关键。
以是,对付当前大力提倡的内循环,我个人想补充一句话,与其讲经济的内循环怎么做、讲十四五方案、讲2035的远景,还不如多讲讲中国特殊须要的、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国民收入倍增操持,这才是政府乃至社会直接应该要集中精力关注的。
只有这个能成功,中国未来的消费做事内循环才能真正被启动起来。

因此最关键是——找到确定。
美国大选落幕了,一个美利坚两个合众国,不能讲谁赢谁输,美国的样态决定了任何一种真正利于家国的系统编制,都有合理存在的代价。
我也不喜好特朗普,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承认,特朗普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天下,特殊显著的是改变了中美关系。
如果特朗普上台,他虽然猖獗但还算疯得明白,你至少能看到他有多疯。
但是拜登上台就很难说。
理论上美国是很强大的,迄今为止在半个世纪之内,我预言也没有人能够寻衅他。
但78岁的老人来管理这个天下,是一个巨大的不愿定性,在这个不愿定性来世界怎么被管理,如何找到个中的“确定性”,是我们个人、国家、企业很主要的选项。

找确定的过程中,一定会引发企业估值逻辑的改变。
为什么会有6000亿的海天味业,5000亿的农夫山泉,4000亿的益海嘉里,3000亿的海底捞?由于所有的资源都会加速向头部集中。
因此我们加华成本的投资策略也很大略,绑定头部、投资头部,创造中国中间具有高速发展和规模性的企业。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做早期是非常难的,我很倾慕做早期的人,我没有这个勇气也没有这个聪慧。
另一个角度说,中国中后期企业的确定性很强,头部集中、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强者恒强是未来一个非常浅近的道理。

关于注册制改革,我也写过一篇文章。
我认为中国从来没有要素级的市场改革。
金融这一行我干了25年,上市全是审批制。
审批制意味着有非常高的交易本钱,但是注册制正式施行之后期限大大缩短,负责经营的企业都可以上市,无论大小。
这次制度改革,让中国的企业家终于有了一次平等竞争的机会,平等参与成本市场、参与要素融资的机会,以是我认为这对付所有致力于投资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是历史性的机遇——春天来了。
我干了25年,终于以为这个职业开始变得大公至正,而不是过去的鬼鬼祟祟、投契倒把。

我投资的企业,全部都是与民生干系的、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由于我玩不起To B的买卖,我更不敢玩To G的买卖,我只敢投资老百姓的买卖。
以是消费和做事业魅力无穷,由于它是不用求人的,不用找市长只须要找市场、找老百姓。
投资机构的核心能力和估值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急需重构,作为投资人,我么也须要重新理解这个天下。
最近新势力造车这个价格上天了,一个小小的特斯拉颠覆了所有燃油车,全天下上最贵的燃油车,以是天下的逻辑正在变革,估值体系也随之而变。
如何改动估值体系、重新认识商业社会,认识商业逻辑和商业发展的动力,对付投资机构和创业者而言非常主要。
我以为套利的时期随着注册制的改革一去不复返,中国末了须要的投资机构是深耕市场、专注家当,对家当有深度理解的、投资研究能力特殊强大的公司才有可能活下去。

我认为未来中国的投资机构90%会消亡,由于很多借势上升的投资机构都是套利的,没有投研,没有家当理解,没有投后做事。
因此家当思维和市场出清是一定,不只是出清企业,也出清投资机构,乃至出清LP。

加华成本的确定性还有一点,便是我们相信创造代价才能分享代价。
我们投了很多头部企业,这些企业普遍都不缺钱。
大家常常问我,宋总你是怎么搞定这些公司的,我说不存在搞定和被搞定的关系,紧张还是欣赏和被欣赏的关系、须要和被须要的关系,你要创造代价才能分享代价,我以为这个特殊主要。
对付很多投资机构而言,投资组合里的公司可能名录说说不全,更别说投后做事了,以是投资就变成了一个大略的交易动作本身。
我们加华成本成立了13年多,我们投资了不到30个公司,但是各个都是行业冠军。

以是我们在消费赛道上精耕细作做,是由于对家当的深度理解,我个人对此也非常自傲。
我们在投后管理花的韶光确实很多,我们也确确实实用心在做,“将心注入”是最主要的。
我相信专业造诣代价,我也相信一万小时理论,这个天下没有什么太难的事情,关键是你花了多少精力,用了多少韶光,才能得到了多少收成。
大家小时候都看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卖油翁》——“无他,手熟尔”。

以是在定位头部的投资策略下,我们必须要深度做事、要有家当思维,这才是投资行业的核心逻辑否则往后所有投资机构都是一样的,分不清谁好谁坏,大家都是套利逻辑。
大家都知道复利的力量,但是我们加华成本有押注复利的勇气。
以是我们投得精准也脱手武断,我们不投3000万、5000万,由于我们相信如果一个公司值得你投入3000万、5000万,它就必须值得你投资3个亿、5个亿,否则你一分钱都该当给他。
在我们公司,你是要被逼着向上跳的,去碰触那些最高的山峰。
我见告大家一个秘密,这是我从业25年的履历——越难的公司利润越高,越不缺钱的公司利润越高。
我便是投不缺钱的、有能力的头部企业,押注韶光的力量。
如果一个公司能够在10年保持20%的复利增长,加上成本市场的市场力量,回报起步都在10倍以上,年化收益率一定超过50%,但是谁有这样的勇气敢去押注复利呢?复利和长期主义都被说烂了,但是我试问一下在中国环境中有几个人真正相信长期主义、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复利效应呢?没有,少之又少。

宏不雅观格局依然是动荡的,我以为人事物都自有其存在的逻辑,身为投资人,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投资逻辑和理念。
更主要的是,每一个投资机构都要形本钱身的投资节奏和投资风格。
天下的事儿都是多元化构成的,自己的风格和节奏是一个投资机构能活下去最主要的武器。
加华成本是很有风格的,我们常常讲我们不是投资基金,我们便是个消费家当的专业做事机构。
由于我们以赋能的力量来做事企业,以深度做事企业为荣。

末了我有十个字送给大家,这也是加华成本的思想和追求,——投人以成本,渡己以心诚。
“利他”是干好投资最独门的法宝,感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