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小我碳账户”来了!是个啥?攒碳积分就能兑换各类福利怎么用?_账户_银行
多家银行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均采取赠予积分和权柄的办法将个人绿色行为运用至生活做事和金融做事中,紧张包括水费、电费、燃气费、小微贷款、预约排队等多个领域。未来在加快碳账户“资产”变现、加快完善干系标准让个人减碳行为能科学合理量化核算还须要银行多做考试测验。
多银行搭建“个人碳账户”场景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路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3月29日,北京商报梳理发现,开年至今,已有包括培植银行、中信银行、昆仑银行、日照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均对“碳账户”体系进行了考试测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了“碳账户”特色产品。
图片来源:“中信碳账户”内测版
今年1月,日照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正式上线,涵盖绿色政务、绿色信贷、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公益等多场景;3月,培植银行向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视对象履行事情组报告了“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做事”,探索利用联邦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能,构建碳减排计量模型,测算用户低碳生活水平,为形成“碳账本”供应支撑。
随后,中信银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公开约请千名用户参与测试体验,“中信碳账户”依托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开拓构建,并根据不断迭代优化的减排因子模型,实时打算各种生活场景的碳减排量,打造出个人“绿色生活名片”。
近日,昆仑银行也上线了“个人碳账户”,旨在辅导银行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以银行账户系统为依托,以当前海内威信公开的碳排放计量标准为依据,是该行在绿色金融改革方面的一项探索。
谈及多银行设立“个人碳账户”的缘由,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不雅观研究员周茂华剖析,通过“个人碳账户”培植形成绿色消费意识的正向勉励,提高全民参与、践行绿色生活办法的意愿,勾引社会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通过推动生活办法绿色转型,有助于勾引或倒逼生产办法绿色转型;同时,绿色生活办法遍及将凝聚起强大的社会节能减排力量,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
碳积分可兑换多种权柄
“个人碳账户”并非是利用账户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是正向勉励用户践行“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行为。北京商报评测创造,多家银行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均采取赠予积分和权柄的办法将个人绿色行为运用至生活做事和金融做事中,以此勾引居民实现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助力绿色低碳金融发展。
图片来源:日照银行“碳普惠平台”
“每天做任务,每天领褒奖”,通过线上排队预约,领取100碳积分;通过手机银行缴纳水费电费,领取500碳积分;线上办理小微贷款,领取5000碳积分;签约ETC,领取10000碳积分……打开日照银行手机银行App,在该行推出的“碳普惠平台”栏目里完成任务就可以打卡领取碳积分。
碳积分能用来干什么?北京商报理解到,日照银行“碳普惠平台”里推出的碳积分可以兑换碳权柄。例如,15000碳积分可以兑换老红米1000g、6750碳积分可以兑换剁椒酱200g、9950碳积分可以兑换洗手液等等。自“个人碳账户平台”正式上线截至今年2月末,日照银行已发放个人碳积分近1亿分,日照银行表示,估量年末将开通“个人碳账户”30万户,年减少碳排放10万吨。
目前,“中信碳账户”内测版已经上线生活缴费网上办理(含水费、电费、燃气费等)、申请电子信用卡、开通电子账单等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核算,“中信碳账户”首批内测体验调查问卷反馈度也较为良好,北京商报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央处获悉,有94%的答卷人清楚目前碳账户碳减排量的累计路子,100%答卷人乐意参与低碳减排,75%的答卷人希望碳减排量可以兑换礼品权柄,59%的答卷人希望碳减排量可以交易,36%的答卷人希望碳减排量可以用于公益捐赠。正如周茂华所言,从“个人碳账户”培植对付社会经济低碳转型、银行业务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看,估量后续会有更多银行加入“个人碳账户”培植。
碳账户干系标准、计量核算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雏形,在“个人碳账户”权柄场景扩展方面,银行也可做出多种考试测验。北京商报理解到,“中信碳账户”首批内测体验调查问卷中,就有55%的答卷人希望未来引入地铁出行场景,52%的答卷人希望未来引入共享单车场景,45%的答卷人希望引入公交出行场景,37%的答卷人希望引入二手回收场景。还有不少答卷人希望在“个人碳账户”中增加签到和游戏的功能,设计更丰富的玩法,提升意见意义性。期待公交出行、二手回收、电动车充电等更多场景上线,增加多种办法的累积,并期待早日能开通兑换功能。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认为,目前,我国碳市场培植整体仍处于初期阶段,现在“个人碳账户”刚刚开始试点建立,有助于提高民众节能降碳意识,倡导培养绿色低碳生活办法,尚不具备逼迫性,大多数情形与日常线上生活缴费等行为干系联。未来商业银行可以连续细化绿色饮食、绿色消费、绿色出行、二手回收等场景,为客户供应更多与绿色低碳相挂钩的权柄。
在提升用户参与积极性方面,周茂华进一步指出,未来须要不断完善干系标准、技能等,科学准确计量个人碳减排的核算;加快碳账户“资产”变现、交易的市场机制及干系勉励机制、优惠政策等,提升人们参与积极性;同时还须要加快完善干系标准,让个人减碳行为能科学合理量化核算。
在推出“个人碳账户”的同时,多家银行也表明了下一步发力路径。日照银行表示将持续提升个人碳账户平台能力,丰富绿色出行、绿色公益、绿色金融等场景,完善个人碳积分和碳权柄体系。昆仑银行强调,将以客户体验为抓手,深度领悟平台、场景模式,以“个人碳账户”体系为核心倡导低碳理念,以多场景为路径打造碳流转生态。
北京商报 宋亦桐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