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大年夜脑计算平台「国工智能」供应智能制造整体解决筹划_智能_数据
近期,36氪打仗了一家供应智能制造整体办理方案的公司——「国工智能」。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于2018年得到道恩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共同投资。
紧张针对化工、医药、食品、日化等行业的流程制造业客户供应自主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大脑剖析平台(MAI)、智能制造管理平台(MES)、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SCADA)、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双体系设备管理系统(EMS),同时也供应相应的传感器、仪器仪表、网关、边缘打算设备等硬件产品。
国工智能总经理柳彦宏见告36氪,公司推出的多款软硬件产品都是为理解决目前流程制造业仍存在一些的问题:
一是流程制造业工厂自动化程度水平相对较高,所用设备涉及较多的厂家和通讯协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须要遵照GMP、安全生产等管理规范,这些成分都增加了数据网络的难度,很难透明化管理工厂。
二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发卖,生产,研发等数据,大量的数据被沉淀下来且不断增多,但利用率低。
三是,现在的生产工艺优化改进、产品的研发,更多依赖于工程师的履历。现在大部分制造企业都没有有效地使研发数据和制造数据产生有效联动,由此给工艺管控就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后续研发履历的传承和稳定性。
基于此,国工智能推出了相应的办理方案:
针对工厂透明化,国工智能研发的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该平台支持5000多种通讯协议,可以知足市场上99%的掌握器、仪器仪表的通讯哀求,通过与生产现场的设备集成,可以有效的采集生产数据,实现对产品、生产进度、生产效率、质量信息、 设备运行等管理过程的可视化,管理者可以随时理解制造过程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制造过程的管控,完成工厂可视化。
对付数据开拓利用,则紧张是通过国工智能自研的「数据大脑剖析平台」,该平台利用大量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关联、预测等方向的数据挖掘,可以借助沉淀下来的根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以实现产销量数据的预测,质量问题的剖析量,产品配方的优化等目的。
在产品及工艺优化端,国工智能建立起研发设备网络,使得研发数据可以自动记录系统中。当厂方要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时,可以通过系统中的预测仿真能力进行产品的数据抽取、分类和建模,预测本次研发或工艺优化是否得当,系统也会供应建议的优化参数,来提高研发的预期值,完成工艺过程的优化或产品的研发,减少研发考试测验带来的资源摧残浪费蹂躏。
国工智能制造管理平台生产数据指挥中央
“通过各个别系之间的集成来实现数据联动,形成了国工智能针对付流程行业完全的智能制造落地办理方案。”柳彦宏说,“我们的希望通过这套智能制造系统培植,让系统本身拥有自主决策和自主剖析的能力。”
支配方面,考虑到企业生产安全性及稳定性的哀求,国工智能的系统以私有支配为主,70%为标准化方案,30%根据详细客户需求定制,“我们做事的客户对信息保密度以及系统稳定性哀求对非常高。工业大脑(MAI)也是直接采取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演习,担保演习的质量。”柳彦宏说。
客户方面,目前国工智能的客户以中大型集团客户为主,已成功为中粮集团、九芝堂药业,华润三九药业、康缘药业、道恩集团、润丰化工、中宠股份、新时期康健家当集团、安然纳米集团等客户供应智能制造落地做事。
近年来,针对智能制造的工业软件发展迅速。据前瞻家当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计策方案剖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打破万亿元,截止到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5150亿元,同比增长22.6%,预测在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超1.9万亿元。另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2019年-2021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年同比增长率超16%,至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2600亿。
工业软件领域,36氪还曾宣布过天圣华、中智软创、慧工云、中望软件、品微智能、华天海峰。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