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南果人工智能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南果人工智能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罗汉果种植,如何提高产量

罗汉果种植,如何提高产量,南果人工智能招聘 智能问答

罗汉果主要种植在我国的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和贵州等地区,药用价值十分高,可清肺热去痰火,可显著改善多发的咽喉炎、扁桃体炎和便秘等情况,其果肉内含有较丰富的甜度,而且热量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糖尿病人的摄入糖分的来源。因此,吸引了众多农户种植。那么,罗汉果如何种植才能高产呢?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详情如下:

1、园地的选择及优化

优质高产罗汉果栽培园地应该保证通风、天气环境等符合种植条件,园地周围没有工厂、高速等基础设施,降低对灌溉用水以及土壤造成污染的可能,选择适宜罗汉果生长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提高罗汉果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市场的需求,也推动种植行业的发展。

针对广西等地方种植罗汉果,可以选在300∼500 m的山区,其喜阴惧高温,气温最好在23∼28 ℃,这阶段生长速度最快,一旦温度过高,超过30℃就会出现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的情况,同时,日均日照时数保证在7∼8 h,园地土壤pH值控制在5.0∼5.1。通风情况良好,昼夜温差较大,灌溉便利的园地也可以进行罗汉果种植。

2、栽培技术

2.1 优良品种的选择

我国从21世纪初期,就开始对罗汉果种苗进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育秧形式,对于罗汉果的品种选择,要注重几个方面:首先,选择早熟品种;其次,选择抗寒抗旱抗病性强的品种,如现在我国栽种的青皮果,抗性强,产量也是同类中相比较最高的,成为很多种植户种植首选品种,随着科学技术得进步和发展,新型罗汉果品种也逐渐增多,有白毛果、红毛果、马铃果等,以便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2.2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对罗汉果秧苗进行定植时,要注意种植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密植,保证田地的通风排水工作能够正常进行。通常在3月中下旬-4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5 ℃以上时,就可以进行定植,秧苗种植不能够过密或者过疏,影响罗汉果整体的产量和质量,种植密度控制在100株/667 m2左右,每株行距在2∼3 m,对于缺苗的地方及时进行补苗处理,保证罗汉果正常生长。

2.3 施足基肥

对罗汉果种植园地施足基肥,应该注意肥料的有机性,这样才能提高罗汉果的质量。在定植前,在每个坑内施放3∼5 kg发酵后的家禽粪便,作为基肥,然后在搭配适当比例的钾肥,在阴雨天气进行施放,保证土壤吸收情况,能够更好地促进罗汉果秧苗快速生长。


罗汉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一般南方地区露天多有栽培,随着北方保护地大棚的发展,突破栽培环境的束缚,实现“南瓜北移”可喜成果,本文主要介绍北方罗汉果栽培技术。

第一,采用营养钵培育大龄壮苗:罗汉果是雌雄异株,合理搭配,选用纯正种系,才能保证栽培质量,我们的幼苗从专业苗圃公司购买,然后把幼苗栽培在营养钵里,栽培的营养土配制比例:土壤60%,有机肥40%,土壤要求肥沃,暴晒一天杀菌驱虫,鸡粪牛粪等有机肥要求发酵彻底。然后把拌好的营养土装入大的营养钵内,栽上幼苗,浇足水,放在育苗室内,给予适温适光培育。



第二,适时定植,科学管理:当营养钵的罗汉果现蕾开花,能辨别雌雄异株时,就可以定植在大棚里,大棚土壤事先上发酵好的有机粪肥,按大棚每亩有效面积栽培120颗,雌雄异株搭配118/2。栽培时要轻轻剥掉营养钵,注意保护营养土完整,不伤罗汉果根系,否则影响花的生长发育,出现卸花现象。栽培完毕,统一浇水,正常科学管理。
第三,及时人工授粉,确保坐果率:罗汉果是雌雄异株,雄花开花期比雌花期短,必须通过人工授粉,才能确保授粉率,种植数量少的,用毛笔授粉,数量大的用专业授粉器,授粉过程中,最好选择在上午十点左右,此时的罗汉果的雌蕊分泌粘性物质最多,容易黏住雄粉,提高授粉率才是关键所在。
第四,撤掉大棚膜,换上遮阳网:随着季节温度的上升,棚内的温度增高,已经不适应罗汉果的生长发育,这时要及时撤膜换上遮阳网,遮阳网采用遮阳率20%就行,并及时定期施肥浇水,坐果后,在果实膨大期内,追肥浇水尤其重要。
总之,北方保护地栽培罗汉果,是采用大的营养钵,在容易调控较小的育苗室内,培育出大龄苗,并在较低温的外界环境下,移植在保护地大棚中,为罗汉果争取生长发育时间,弥补了北方比南方温度偏低的不利因素,在棚内温度达到高温时,及时撤膜换上遮阳网,为罗汉果的高产提供了条件,这就是罗汉果“南果北移”的成功经验。

本文原创首发,是笔者对北方栽培罗汉果的经验的探讨,意在实施“北方罗汉果套种食用菌模式”,取得高效益的双丰收……

到此,大家对南果人工智能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南果人工智能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