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识别方法;戒备手段

财务报表掩盖36计与识别手段(纯干货)_利润_财政 智能助手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基本内容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客户端查看)

1.提前确认收入

很多公司为了虚增当期的古迹,常日是在业务发生之前或是在还未完备知足收入确认的条件下,就在账上确认为发卖收入了。
例如2013年3月7日,华锐风电自曝“家丑”,承认公司2011年财务报告由于司帐差错导致虚增营收与净利分别为9.29亿元与1.68亿元,而差错的缘故原由正是公司发卖的产品尚未达到条约约定的确认收入条件时记入了发卖收入,同时结转了相应的本钱。
  

2.利用关联交易   

利用关联方造假是最常见的。
由于如果客户可以遮盖关联方信息的话,审计师不随意马虎创造。
起先的案例紫鑫药业,其利用遮盖高下游企业的关联方关系,通过体内自买自卖炮制了靓丽的古迹,一度成为成本市场追捧的明星股。
ST炎黄,在主业持续不振的情形下,公司为规复上市竟也祭出了遮盖关联交易的下策。
  

3.稠浊收益性与成本性支出   

根据现行司帐制度的规定,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收益期基于一年或一个业务周期以内的支出,一样平常列示在损益表中,而成本性支出是指收益期分摊于几个司帐年度或业务周期,一样平常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以是有的企业为了提高利润,会将发生的收益性支出计入“长期待摊用度”等科目上,在增加资产的同时也使得利润显得丰硕诱人。
  

4.操纵现金流   

操纵现金流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较为“盛行”的手段。
毕竟利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现金却是可以触及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企业紧张通过“皮包”公司进行粉饰。
比如企业会通过高价将产品转移至“皮包”公司,然后低价购回,这样不仅增加了当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制造出经营活动生动的征象,而且还虚增了利润,可谓一石二鸟。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   

对付外部财务报表利用者来说,其能得到的上市公司的资料有限,仅仅能得到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报告以及一些按规定哀求表露的其他公告。
那么以一种若何的方法来利用这些有限的公开资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否存在粉饰以及粉饰的程度做出判断,进而为是否进行投资供应参考就显得至关主要了。
下列进行了简要的归纳:  

1.市场价格估算法   

如果报表显示,企业的紧张收入和利润都来源于与关联方的交易,那么我们就要把稳这些交易的内部交易价格是否是合理公允的,如果在剔除关联方交易后,利用市场价格和实际交易量进行重新估算后,创造企业前后的利润相差较大时,可能表明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运送。
  

2.利润剖析法   

债务重组和并购是企业常用的一种改进财务报表的手段,常日会通过业务外收入,补贴收入等形式计入利润表中,在剖析时我们须要将这些非主营利润剔除,以此来不雅观察企业正常运营下的利润。
如果数据显斧正常运营下的利润很低,则可能表明企业试图掩饰笼罩经营不善的危急。
  

3.盈余现金比率法   

现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而利润却不一定能办理实际财务困难,而所谓盈余现金比率法是打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净利润的比率。
如果该比率为1,则表明现金流与利润是同步的,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好,如果该比率远小于1,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是紧张是账面的,未来很可能无法实现。
例如可以通过“应收账款”来虚增利润,此时就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保持警觉了。
  

二、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戒备   

上市公司司帐报表粉饰征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广泛存在而又难以办理的问题, 从我国上市公司司帐粉饰征象来看, 应对古迹考察、增发新股、免遭退市、减少纳税、获取更好的商业信用与更多的信贷资金, 是上市公司对自身司帐报表进行粉饰的主要动机。

而为了有效抑制这一征象, 审计事情者须要环绕上市公司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现金负债表与财务报表附注开展整体剖析,并在利用不良资产剔除、关联交易剔除等方法确保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情形浮出水面的根本上, 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所开展的资产重组、存货计价办法、虚拟财产、纳税情形以及利息成本化, 从而确保上市公司具有的司帐报表粉饰行为得以及时创造, 继而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做出辅导。

附:财务报表粉饰36计

第一计 提前/推迟确认收入

特点

利用收入确认中“风险报酬转移”等标准的模糊性

财务影响

高估/低估当期利润

解释

长期条约下,常日与条约进度估计有关

第二计 第三方承担用度/第三方捐赠/补贴

特点

非公允交易

财务影响

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需交易伙伴“合营”

第三计 过高记录收入

特点

利用“非公允”的发卖定价办法

财务影响

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需交易伙伴“合营”;含利用“总价法”“净价法”等详细收入确认方法选择

第四计 以过低的价格购入资产

特点

利用“非公允”的发卖定价办法

财务影响

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需交易伙伴“合营”;含利用“总价法”“净价法”等详细收入确认方法选择

第五计 收入确认/后期发卖退回

特点

利用收入确认中“风险报酬转移”等标准的模糊性

财务影响

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需交易伙伴“合营”,如“添补渠道”

第六计 稠浊收入分类

特点

利用经营收入与其他收入类别的模糊性

财务影响

高估一类收入(常日为经营性收入)比重

解释

利润总额常日不受影响

第七计 不知足收入确认条件条件下确认收入

特点

利用收入确认中“风险报酬转移”等标准的模

财务影响

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与分外的条约条款约定有关

第八计 通过“对敲”高估收入

特点

利用甲乙双方分别向对方发卖或供应劳务、各自记录收入

财务影响

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需交易伙伴“合营”

第九计 利用“一次性”资产处置

特点

通过“一次性”利润“开释”提高当期古迹

财务影响

高估(相对付未来各期)当期利润

第十计 利用资产初始计量

特点

通过出资时的“不公允”的“资产评估”等手段

财务影响

高估/低估资产账面代价,对未来各期产生影响

解释

同时可能影响特定股东的股权比例

第十一计 利用设定资产折旧/摊销参数

特点

利用“折旧/摊销年限”“折旧方法”“残值”设定

财务影响

根据设定情形,在全体资产利用期间高估/低估利润

解释

凡是涉及参数设定,初始计量后常日还可利用司帐估计变更调度。
不再重复解释

第十二计 利用支出的“成本化”与“用度化”界线

特点

利用“成本化”条件模糊性

财务影响

若不恰当“成本化”:高估当期利润/低估未来利润。
若不恰当“用度化”则反之

第十三计 利用存货本钱结转

特点

利用存货结转政策以及高估/低估转出存货

财务影响

高估期末存货则高估当期利润,低估则反之

第十四计 利用资产减值

特点

利用减值迹象判断及“可收回金额”判断

财务影响

低估减值则高估当期利润低估未来利润,高估则反之

解释

过度减值即为所谓“洗大澡”

第十五计 利用资产减值转回

特点

利用对“减值迹象消逝”的判断

财务影响

过度转回则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与前一点合营;中国准则下以本钱模式计量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第十六计 利用股份支付参数设定

特点

通过设定股份支付中的“行权日”“股票期权公允代价”等参数

财务影响

影响待摊销公允代价总额及摊销年限,高估/低估各期利润

解释

“公允代价弹性”在很多司帐事变中存在影响,不再重复解释

第十七计 利用递延税项参数设定

特点

通过“未来税率”“未来可抵扣亏损”等参数判断影响递延税项入账金额

财务影响

通过影响所得税用度影响当期损益

第十八计 利用金融工具种别划分

特点

利用金融工具种别(公允代价计量变动进损益、可供***及持有到期)界线

财务影响

在不同种别下,当期及未来各期利润/资产定价存在显著差异

解释

投资性房地产下有类似的种别划分事变

第十九计 利用“实际利率”设定

特点

高估或低估所利用的“实际利率”参数影响债务摊余本钱

财务影响

高估“实际利率”则低估当期债务账面代价

第二十计 利用非货币性交流

特点

利用非货币交易中公允代价的确认

财务影响

高估换出资产的公允代价会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需交易伙伴“合营”

第二十一计 利用债务重组交易

特点

利用债权人的债务豁免确认利润

财务影响

不恰当/过高的债务豁免会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常日需交易伙伴“合营”

第二十二计 低估/推迟记录搪塞债务

特点

将部分应计负债低估或推迟

财务影响

降落当期资产负债率

第二十三计 利用“或有事变”处理

特点

利用“估量负债”入账条件

财务影响

低估“估量负债”而低估负债水平

第二十四计 利用“表外融资”

特点

利用“***应收账款”“银行融资发卖”等办法(在***人承担坏账风险的情形下)

财务影响

低估负债

解释

经营性租赁也属于一类“表外融资”

第二十五计 利用租赁种别划分

特点

通过“融资租赁”与“经营性租赁”种别划分影响报表

财务影响

不恰当的将一项租赁划分为“经营性租赁”会低估负债

解释

常日与租赁条约条款的针对性设定有关,有时须要交易伙伴“合营”

第二十六计 利用股权投资处理种别划分

特点

通过“重大影响”“掌握”标准设定

财务影响

不同处理方法(权柄法/合并报表/本钱法/金融工具)下,报表差异明显

第二十七计 利用 “权柄法”下的股权投资

特点

利用权柄法下利润确认办法及仅表示净资产特点

财务影响

被投资方不恰当的利润确认会表示在投资方报表;不恰当利用权柄法会低估负债率

解释

与前一点联系

第二十八计 利用设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特点

利用“掌握”标准模糊性

财务影响

通过合并子公司选择,调度各项财务指标(例如将负债率高、古迹差的子公司打消在合并范围之外)

解释

有些情形下,会利用投资协议条款设置,此时常日须要交易伙伴“合营”

第二十九计 利用对外投资挂账

特点

将丢失等列示为对外投资

财务影响

高估当期利润

解释

与利用“成本化”“用度化”界线事理类似(#12)

第三十计 利用企业合并过程的“利润开释”

特点

利用“权柄结合法”以账面值权柄入账的特点,高价购入后转让实现利润

财务影响

高估合并当期利润

解释

中国准则下适用于“同一掌握下”企业合并

第三十一计 利用企业合并过程的“利润并入”

特点

利用“权柄结合法”合并日前利润可并表的特点

财务影响

高估合并当期以及以前各期利润

解释

中国准则下适用于“同一掌握下”企业合并

第三十二计 在企业合并过程时点前低估被并企业利润

特点

由于“购买法”下无法将购买日前利润并表,采纳低估购买日前利润、购买后开释的办法

财务影响

高估购买当期利润

解释

中国准则下适用于“非同一掌握下”企业合并

第三十三计 利用企业合并中的购入资产/负债公允代价认定

特点

通过分配在各种购入资产/负债间的代价分配,操纵未来摊销/结转节奏,进而影响之后各期利润

财务影响

根据资产/负债结转特色判断

解释

中国准则下适用于“非同一掌握下”企业合并

第三十四计 利用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估值

特点

将更多的交易价格分配至商誉,以推迟资产摊销/结转

财务影响

高估本期及最近数期利润

解释

中国准则下适用于“非同一掌握下”企业合并,与前一点联系

第三十五计 利用现金流量表的分类

特点

针对相对模糊的业务事变,操纵三类现金流的分类

财务影响

常日会高估经营性现金流

解释

例如***应收款现金流入类型判断

第三十六计 利用司帐差错更正

特点

利用差错更正追溯调度特色,在各期间腾挪

财务影响

根据更正事变判断

解释

常日会与其他粉饰手段匹配利用

参考文献:  

[1]王茜.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审计谋略.[J].2010.06   

[2]梁琳.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识别及其戒备.[J].2010.03   

[3]陈俊.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识别研究.[J].2009.10  

[4]孙保全.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戒备.[J].2008.06   

[5]徐金华.浅议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问题.[J].2009.11   

[6]王保立.试论财务报表粉饰的方法与管理对策.[J].2010.01

[7]程磊、张顺伟.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识别.[J].2010.03  

[8]桑庆、傲群、王伟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问题探析.[J].2008.

【小会福利韶光到】

小会又来送福利啦!

【500份常见财务EXCEL模板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