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年夜学专访:当人工智能闯入校园全球高校的应对策略_人工智能_教师
“环球有名高档院校应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各有不同,一些大学鼓励和支持,一些大学表示许可,还有一些大学官方不表态或者说不禁止。大多数高校方向于支持师生合理利用天生式人工智能,并制订了详细的政策与规范。”北京大学教诲学院教授汪琼表示。
对付新技能,不但要利用,还要优化利用效率,同时也要考虑其安全风险。汪琼认为,天生式人工智能的涌现给学生供应了更多元的学习办法,但从实质上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演习更加主要了。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风险《中国教诲网络》
ChatGPT和Sora刚问世便火遍环球,反响了人工智能的巨大影响力和无尽潜力,未来彷佛有无限可能。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您如何看待这种不雅观点?人类如何驾驭迅猛发展的新技能?
汪琼
天生式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它搜集了人类的集体聪慧,可以说,它站在巨人的肩上,跑得比人类更快。未来,大多数人类确实会被它超越。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意识、人类是否会被自己发明的技能所闭幕,在技能哲学领域一贯都有两股辞吐,这些年的技能发展史彷佛也证明了两派不雅观点在特定场景下都成立。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生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作为呼吁对人工智能研究按下停息键的发起人之一,在他所著《生命3.0:人工智能时期,人类的进化与重生》(《Life 3.0: 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书中,描写了一个关于欧米茄团队的虚构故事。
初创科技公司中的欧米茄团队致力于制造通用人工智能——普罗米修斯。他们不遗余力让普罗米修斯在编写人工智能系统方面自我迭代。普罗米修斯也不负众望,其自我迭代速率大大超出预期,欧米茄团队开始利用普罗米修斯赚取更多的研发经费。
团队的第一个目标是亚马逊的MTurk,普罗米修斯成功为团队赚了个盆满钵满。随后团队成员开始考虑,接下来是该当让它开拓打算机游戏?是做音乐、电影或者软件?还是写书、写文章、炒股?此时,团队中的网络安全专家表达出忧虑,她担心普罗米修斯会逃脱并打劫自身命运的掌握权。
这时,欧米茄团队对付技能究竟能在什么领域利用开始有所顾虑:他们有点愉快,有点害怕,也有点恐怖。安全起见,欧米茄团队决定将普罗米修斯“关起来”,让它无法逃到互联网上。终极,团队决定利用普罗米修斯制作数字化、代价高、生产周期短、易于理解且不会带来逃脱风险的产品——电影。
普罗米修斯在电影界大得胜利,不久就跻身全天下最大的媒体帝国。接下来,欧米茄团队将业务发展到天下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并站稳脚跟。后来,在普罗米修斯的帮助下,欧米茄团队赢得了选票,得到了权力,终极统治了天下。
讲到这里,你是否有汗毛直立、似曾相识的觉得?事实上,欧米茄团队的传奇虽然是虚构的,却犹如惊世预言,揭示了人工智能发展可能会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影响。
目前人们所看到的人工智能表现,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曾在一次讲座中谈到,2022年夏,他由于提前看到了GPT-4的威力,热心地与OpenAI互助开拓智能传授教化助手Khanmigo,以加快实现“大家都有耐心家教”的梦想,而普通大众是到2023年3月15日才打仗到阉割版的GPT-4。由于不愿定推出新版本的人工智能工具将产生什么后果,人们目前看到的人工智能产品,与科技公司正在研发的人工智能技能大概差了好几代。
也是由于对付人类是否能够掌握人工智能力量的警觉,在一部分人热衷推动人工智能不断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有另一部分专家在跟进地论证与前瞻性剖析人工智能技能带来的影响,特殊是可能产生的风险。
很多时候,技能看似中性,却很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就像时钟的发明,终极折衷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运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为的韶光分割,让社会按照数学的打算运行了。人工智能会不会让我们的社会加速运转,而身在个中的人类,会不会像“陀螺”一样,难以自控而不得分歧流合污?至少现在,我们还有能力权衡利弊,在学习驾驭、优化利用的同时,还能兼顾其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给教诲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中国教诲网络》
OpenAI推出了ChatGPT,您认为其对高档教诲的传授教化和科研带来的最核心影响是什么?
汪琼
在OpenAI刚推出ChatGPT时,就有人提出担忧——很多问题都能从ChatGPT上找到答案了,学生会不会因此不再进行思考、不影象不学习了?类似的担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涌现过多次。
比如,古希腊口述文化博闻强记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曾对埃及笔墨的涌现表示过担忧,他担心有了笔墨后,很多人不再背诵和影象,且自满于虚假的“博学”。网络搜索引擎带来的信息快速检索,也曾让人担心“学生是否将不再自己写作,而去上网抄袭?”
现在看来,以上的担忧确实都有发生,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尤其是学校教诲,也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治学哀求和规定。面对天生式人工智能,各高校莫不如是,在勾引学生借助天生式人工智能开展多元化学习的同时,回归教诲实质,强化学生批驳性思维和问题表征能力。
在科研方面,人工智能也起到了加速浸染,尤其是在医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比如,由美国Anthropic公司发布的大措辞模型Claude 3发布没多久,博士们就纷纭创造自己手里还没揭橥的研究成果都被Claude 3破解了。化学博士创造,自己要用一年韶光做实验的研究,Claude 3只用了2个小时就给出了方案,比自己的研究方案更简洁,本钱却只要5美分。一位量子物理学博士也震荡地创造,难觅知音的论文竟然被Claude 3看懂了!
另一位量子物理学博士在提交博士论文前,用论文中的问题讯问了Claude 3,结果只用了两个提示词,这位博士就得到了自己将要揭橥的论文的创造。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科研的进步和发展将可能提高神速。
《中国教诲网络》
以人工智能的迭代速率,在您看来,未来是否会有大批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
汪琼
人们逐渐感想熏染到了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冲击。人工智能在消灭一些岗位的同时,也供应了新的岗位机遇。
就像金融业,在如今的银行网点,智能柜员机取代了银行柜员的很多职能,大堂内机器旁耐心且态度友好的一两个经理,再加上几台智能柜员机,就能完成大多数低级业务流程。
2024年1月,硅谷呈现了裁员潮,谷歌裁掉1000多人,还有27家公司也陆续宣告裁员。裁员的最紧张成分是由于人工智能在编写代码能力上突飞年夜进,导致科技公司对付低级程序员的需求有了明显低落。
过去,人们倾慕影象能力强的人,他们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人们由此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然而,信息时期,很多知识都“外挂”了,人类的很多能力彷佛都显得没那么主要了。
例如,国外的一些基金公司已经涌现了这样的征象,传统通过剖析公司商业代价进行投资的基金经理,其古迹不如利用人工智能技能看数据的年轻基金经理。这不免令人困扰:这会不会助长通过做数据导致虚假繁荣的公司发展,而让深耕技能研发却尚未获利的公司得不到投资?长此以往,是否会造玉成部行业崩盘?好在目前,在金融投资领域,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的智识。由于一些数据剖析软件只是在一波波逐浪,对股票掐尖,而基金经理会判断某只股票是否为潜力股,若答案是肯定的,就有机会捉住巨大投资峰值。
此外,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催生新行业,产生新机遇。比如美国某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用百万年薪聘请提示词工程师(Prompt Engineer)。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在颠覆一些行业的同时,也掀起了新兴行业的浪潮。未来,是寻衅与机遇并存的时期。
环球高校应对策略
《中国教诲网络》
针对天生式人工智能在高档教诲领域产生的影响,环球有名大学目前都有什么方法?他们怎么看待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寻衅与影响?
汪琼
环球来看,各个大学对人工智能运用的态度各有不同。一些大学鼓励和支持,一些大学表示许可,还有一些大学官方不表态或者说不禁止,大多数高校方向于支持师生合理利用天生式人工智能,并制订了详细的政策与规范。
对付天生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学术诚信风险问题,各个学校普遍都会表现出担忧。针对西席关心的剽窃和抄袭情形,不少学校会拿出过去的政策,剖析哪条政策能涵盖天生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情形,并做出一些对应的解读。比如不许可西席将学生作业上传至天生式人工智能工具上进行剖析,便是沿袭过去不许可将学生作业上传至互联网的做法,避免作业成为演习数据,引来查重泄密等麻烦。
对付学生在作业和论文中利用了天生式人工智能赞助的情形,有多家出版社给出了引用陈述示例,在一些大学的传授教化中央推举给师生的参考资料中,也有上述内容的表述示例。
国外高校的信息技能部门常日会对校内利用的信息技能进行评估,设定各种运用可能带来的数据风险和隐私风险,并给出分级对策。如此坦福大学的信息技能中央就在系统评估的根本上,对付一些ZOOM插件明确给出了禁用提示。
由于美国不少一流高校非常重视知识产权和数据保护,建立全校范围的私域大措辞模型以支持校内运用,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愿景是成为天生式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该校于2023年夏天为全校多校区的师生供应了三种封闭的天生式人工智能工具,旨在办理校园用户访问人工智能过程中的免费、隐私、可访问性和公正性问题。康奈尔大学也与微软互助,建立了本校全体员工可以利用的私域大措辞模型运用;哈佛大学的私域大措辞模型目前只对法学硕士项目进行试点;斯坦福大学还在研发之中。
在推动传授教化中合理合规运用天生式人工智能方面,各大学的传授教化发展中央发挥了主要浸染,不仅供应了多学科传授教化互换研讨会、开办了事情坊,还供应了丰富的在线课程和示范样例,赞助师生全面认识和重视天生式人工智能对传授教化与科研的影响。个中,哈佛大学本科教诲办公室的事情很有代表性,他们根据课程传授教化中利用天生式人工智能的三种程度,为西席体例了在课程大纲中利用天生式人工智能的合规表述,如禁止利用情形的表述、鼓励利用情形的表述、稠浊利用情形的表述等,西席只需复制到自己的课程传授教化大纲中即可。澳大利亚墨尔今年夜学供应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资源、网站和案例研究精选列表,帮忙西席设计出不易受人工智能影响的作业和考试活动,减少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学术不端行为。
有些大学尚未出台辅导政策。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表示:ChatGPT并非本校所支持的工具,本校尚未审查ChatGPT的可访问性、隐私和安全性。因此,如果西席选择在传授教化中利用ChatGPT,则有任务审查和审核ChatGPT在可访问性、隐私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如果学生以任何办法都无法访问ChatGPT,西席则应保持开放的态度,为学生供应完胜利课的其他选择。
海内高校方面,据我所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有课程开拓了人工智能助手,帮助学生答疑。一些高校的个别专业(如公民大学)也在做借助人工智能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改造,中国地质大学正在建立专业垂直大模型……相信随着海内大措辞模型可用性增强,基于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传授教化与科研运用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
人工智能时期给学校和西席的建议
《中国教诲网络》
在您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给西席提出了哪些新哀求和新寻衅?
汪琼
近两年,我身边有团队陆续向出版社交付了辅导中小学西席编写提示词(Prompt)的书,以及辅导高校西席利用大措辞模型开展传授教化科研的书。我在与中小学校长访谈时也创造,很多中小学也正在培训西席学习如何优化与大措辞模型的对话互换。
然而,我认为这种培训很快就没有什么必要了,现在不少大模型都涌现了提示词优化工具。人不必迎合工具,科技公司会对大措辞模型运用进行优化,让人们利用起来更便捷,和近些年智好手机的利用体验逐渐提升同理。因此,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做培训,刻意以提升西席的信息素养为名,来达到与人工智能有效对话的目的,工具本身必将走向界面更人性化、更友好的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大措辞模型涌现后,对西席信息素养的哀求实际上降落了。比如,我以前坐飞机,看到别人在没网的情形下还能用手机看电影,才知道手机容量有多大了、***资源有多小了,像是打开了新天下的大门:原来还可以这样,我也可以这么做!
在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室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案例展示,达到促进西席运用的目的。学校可以为西席供应丰富的结合人工智能开展传授教化的案例,通过学习各种不同的案例,西席将理解到,原来人工智能工具还能这样利用,那么在传授教化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考试测验。
例如,通过不雅观看各种不同的运用案例,西席将会创造,在西席运用层面,可以利用ChatGPT制订传授教化大纲、天生讲义、设计教室活动、开展调研探索等功能;在学生运用层面,ChatGPT可以帮助智能答疑、个性化互动、作业评测和考试赞助。
通过打仗案例,西席将在传授教化中逐渐习气运用人工智能赞助传授教化,达到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提升效率的目的。
《中国教诲网络》
关于人才培养方面,您认为教诲机构该当如何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期的人才?
汪琼
一方面,要给学生供应打仗和利用人工智能的环境平台。现在的学生都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新技能的适应速率非常快。我认为,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可以为他们创造打仗新技能的环境。比如,与其给学生上科学素养课,不如设计科学装备角,常常让学生自己动手、自由拆装,那么科学素养的提升也将迎刃而解。信息素养的提升也同理。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办理问题的能力,须要供应学生“修炼内功”的场所和具有寻衅性的问题,培养他们借助人工智能技能办理问题的能力和人机交互的能力。未来天下,要培养善用人工智能的人才。
来源:《中国教诲网络》
撰文:陈茜
责编:陈永杰
投稿或互助,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