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会议召开。
会议深入落实上级经济事情会议,全国、全省工信事情会媾和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上风家当链事情推进会支配哀求,总结去年事情,剖析当前形势,明确今年任务,动员洛阳市工信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重点家当链、造就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洛阳特色的当代化家当体系。

今年洛阳市工信工作怎么干?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_家当_企业 智能写作

洛阳市工信局党组布告、局长魏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3年,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精确领导下,洛阳市工信局牢牢环绕家当发展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一手抓传统家当转型升级,稳住工业基本盘;一手抓风口家当引进造就,抢占家当发展新赛道,加快培植全国前辈制造业基地。
去年,洛阳市工业经济顶压前行、集群造就提质提速、发展动能更加坚实、企业造就多点打破、能力培植持续增强。
整年争获国家级名誉28项、省级名誉167项,洛阳市入选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

2024年,做好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事情要深入落实市委家当发展“136”事情举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植,造就新质生产力,强化系统思维、链群思维、创新思维、赋能思维、市场思维、企业思维“六种思维”,全力做好稳增长、链群培植、创新引领、三大改造、企业造就、优化做事 “六项事情”,加快构建具有洛阳特色和上风的当代化家当体系。
预期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17条上风家当链营收达4600亿元,工业经济运行紧张指标高于全省均匀水平。

2024年,洛阳市要重点做好六方面事情:

强化“系统思维”,厚植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根本。
稳运行。
提升监测能力,建立300家监测企业样本库,实现上风家当链大中小企业全覆盖。
稳预期。
研判行业高下游产供销变革趋势,稳生产、保供应,增强工业运行韧性。
稳投资。
整年履行超千万元重点工业项目700个,年度操持投资750亿元,推动350个项目开工培植、400个项目投产达效。
防风险。
加强安全生产精准管理,强化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培植,增强安全风险戒备意识。

强化“链群思维”,夯实新型工业化的家当支撑。
发挥链长专班勾引浸染。
出台17条上风家当链行动方案,推动各家当链长、专班担发迹当发展职责。
发挥链主企业带动浸染。
支持20家链主企业结合自身家当履历,参加家当链政策方法制订,协同政府部门开展联合招商,提升家当链完全性。
建立产品供需清单、设备资源清单、技能攻关清单“三张清单”。
重点勾引274家链上“专精特新”企业加快融入家当链配套体系,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发挥协会同盟协同浸染。
以加强行业内部协同为导向,开展协会内企业资源链接、供需匹配、产销对接,提升家当链本地配套率和市场霸占率。
完善家当发展生态。
做强材料、装备两大千亿级支柱家当,做大新能源电池、光电、航空装备等计策性新兴家当,做优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未来家当,到2025年建成千亿级家当链4条、500亿级家当链4条、百亿级家当链9条。
依托每个链主企业培植一个科技家当社区。

强化“创新思维”,做强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引擎。
培植高水平创新平台。
整年新增家当研究院2家。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实施“揭榜挂帅”制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核心技能攻关专项,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抢占创新打破新赛道。

强化“赋能思维”,提升新型工业化的质量品质。
以创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快履行“一转带三化”,推动家当链全链式改造,增势赋能新型工业化。
2024年履行“三大改造”项目500个以上,年度操持投资450亿元以上。
推动数字化改造提效扩面。
2024年新增5G基站1000个,培植数据要素试点城市。
整年诊断企业400家以上,到2025年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诊断全覆盖。
2024年造就省级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工厂(车间)等试点示范20个以上,争创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建成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
推动高端化改造提速升级。
2024年造就省级重大技能装备10项,评比新一轮全市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
整年履行“机器换人”示范项目3个以上,评比市级智能装备推广运用项目5个以上。
推动绿色化改造提标示范。
整年争创省级以上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示范10家以上。

强化“市场思维”,引发新型工业化的主体活力。
造就行业领军企业。
10家企业入选省级单项冠军造就库。
加强优质中小企业造就。
整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00家。
推进“千企造就、百企入规”,202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
培植高本色企业家军队。
整年培训企业家500人以上,评比推举中原、河洛企业家领军人才10人。

强化“企业思维”,优化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保障。
深入理解企业诉求,当好“知心人”。
立足企业开展事情,当好“知心人”。
举办政策宣讲会、专题培训班20场以上。
整年开展做事活动500场,做事企业2万家次。
切实办理企业困难,当好“暖心人”。
建立企业问题网络、办理、反馈、跟进闭环办理机制,集中力量办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问题,推动企业营收增长超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