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读刘丰河老师的文章《办理人类死活烦恼的根本聪慧--由人工智能引起的思考》

若何看待人工智能的价值和意义_都是_现象 AI简讯

再看下段:【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代价和意义

离开存在什么也不能谈。
我们必须明白,凡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统统,都是存在浸染的显现。
如果说这是人的浸染,那也未尝不可。
觉得上是人在发挥浸染,实在是存在在发挥浸染。
按佛法的话来讲,今生是业力的显现,在业力的显现根本之上进一步发挥的浸染,依然是存在本身在发挥浸染。
当然,人工智能也是存在浸染的产物。

真理性的措辞,哪怕只是一句,也总会给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荡力,譬如这一句话:“离开存在什么也不能谈。

存在便是唯识佛法中说的第八识。
前面的文章说过,第八识兼具无为法和有为法的特性,祂能藏的心体如如不动,本自寂静,便是常、乐、我、净的无为法;祂所藏的种子念念变迁,遇缘流注出来便是无常、苦、空、非我的统统有为法。
个中的“常”便是永恒的意思,个中的“我”指的是统统有情死活循环过程中永不变易的主体。
永恒的东西一定是本来就永恒,不可能有出生,也不可能被消灭,不然就不能称之为永恒,因此统统本无今有的东西都不能称之为永恒;而征象天下的统统万法都是一直地变革过程中生生灭灭,都是虚幻的暂时存在。
以是刘老师说“离开存在什么也不能谈。

再看下段:

“我们必须明白,凡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统统,都是存在浸染的显现。

贝克莱说过:“物是不雅观念的凑集”、“存在便是被感知”。
可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也只看到征象天下虚幻的暂时存在,而不能认识到真正的实相存在。
也正由于这样,他只能诉诸崇奉--实相是上帝,以是实相天下是什么样只有上帝才知道。
但原形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统统万法都是存在--第八识出生的征象并以此显现出来的浸染。

中国明代大儒王阳明也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但他也和贝克莱一样,光知道征象天下的统统法是不在意识心之外的、虚幻的暂时存在,但他不知道真正的实相存在。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方法,如果没有上帝视角,那么看什么事就看不全;看不全就肯定看不对,看不对,得出的结论就只能是局部真理,肯定不是绝对真理。
贝克莱如此、王阳明如此,当代科学家也如此!

以是我更喜好的哲学家是休莫,休谟认为:对觉得履历以外的内容是不可知的,持有的是疑惑论的不雅观点--关于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既不承认其存在,也不承认其不存在。
休谟对因果关系认识的疑惑,颠覆了传统的因果关系的客不雅观性和一定性问题,他认为因果关系不过是一种主不雅观性的习气遐想罢了。
休谟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老实态度,解释了他具有中国古圣先贤的崇高风致,及“没有充分证据,不轻易下结论”的当代科学精神。
以是休谟才我们当代人学习的好榜样。

再看下段:

“如果说这是人的浸染,那也未尝不可;觉得上是人在发挥浸染,实在是存在在发挥浸染。

上面说过,第八识兼具无为法和有为法的特性,祂能藏的心体如如不动,本自寂静,便是常、乐、我、净的无为法;个中的“我”指的是统统有情死活循环过程中永不变易的主体。
也便是说人的原形便是第八识,第八识便是真正的我。
至此,人的源头和宇宙的源头是合一的,以是说征象天下的统统都是人的浸染。
只是这里面的差异是:人及统统有情众生的肉体与精神由各自的第八识出生,日月星辰及山河大地组成的宇宙由共业众生的第八识共同出生。

我在《这个天下上存在绝对的真理吗?》文章中详细写到了人与其他有情众生的第八识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如下:

【老子的道与《易经》的太极、西方哲学的本体论都是唯一存在论,也便是这个唯一能生天地万物的存在是不能知觉、没故意志的本体;但是唯一存在论只能阐明共业共报,却没有办法阐明别业别报的征象。
(共业共报与别业别报不懂的小伙伴请用度娘!

本体第八识是心,心不是色法;只有色法才能计量,譬如一个人,两只狗,三颗葡萄。
连前七识心法都是无形无相,无法计量,只能从其功能浸染来区分。
以是第八识如来藏更难界定究竟是一个还是多个:从祂能出生和了别每一位有情众生各不相同的肉体与精神,以及别业别报来看,彷佛是每一位有情一个第八识。

(看到这里,学过哲学的小伙伴是不是想到法国神甫哲学家马勒伯朗士,他认为身体和心灵之间是靠上帝来折衷的。
身心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有一个外因--上帝,在这中间不断进行折衷,不断调度心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身体碰着了火,上帝就立时跳出来,让你的心灵产生一个不雅观念--疼,要赶紧阔别。
于是你有了这样的不雅观念后,上帝又赶紧指挥你的肉体,让你的肉体做出阔别这团火的动作。
但是马勒伯朗士作为哲学家,他只能假设,只能猜。
以是有人问:上帝要管每个人的起心动念不会累吗?他无言以对!
他不知道每个人自己便是上帝!

从祂能了别统统有情众生的心行以及山河大地外境的共业共报来看(经典中说:只要有一个人杀生就会造成同一个星球上农产品的减产),又彷佛是所有的有情共有一个第八识,这也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以来就强调的万物一体。
因此说第八识一个还是多个都不是很准确,以是佛教经典才用非一非异来描述:非一指不是完备相同(一个),非异指不是完备不同(多个)。

再看下段:

【按佛法的话来讲,今生是业力的显现,在业力的显现根本之上进一步发挥的浸染,依然是存在本身在发挥浸染。
当然,人工智能也是存在浸染的产物。

人的今生,包括统统有情从生的今生,都是在各自业力的牵引下,让第八识出生并发挥各自的浸染。
所谓业力便是有情在前世所想、所说、所做而留下的惯性势力。
现在天下上很多是持唯物主义断灭论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某个行为做过了就没有了,只要不被人创造就不会给将来造成影响。
实在不然!
哪怕只是脑海中一霎时的起心动念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转化成种子保存在第八识里;就犹如通过打算机的接口设备输入的信息存在的硬盘当中,差异是第八识任何力量都毁坏不了,所以是永久保存,直至这个种子遇缘生起现行,现出果报。

有情各自所作所为是这样,与其他有情的互动时已经付诸履行的详细行为也一样,都会转换成种子由自各的第八识保存。
这个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便是我们虽然可以欺骗其他所有的人,但是无法真正的欺骗自己。
因此对你自己来说,做了什么、没做什么,是十分清楚的,不容置疑的。
由己及人,一旦我们与其他人发生了互动,情形也该当是一样的。

业力的另一个证据便是熟能生巧,这便是第八识的保存的前世种子生现行的结果。
假如每次做过了都不能留下一定的痕迹,那就一定不存在熟能生巧的征象。
业力没有好坏,就看你怎么利用;虽然无量世以来累积的不良习气会持续不断地障碍你修行,但只要修行,就有无量的善法时时处处不断积累,确保让你终极就成大聪慧。

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因此前世行为模式所决定的一个果报,身体不同,对天下的认知也一定不同,佛教经典称之为“循业创造”。
当然,以上只是说了同一种生命形式是业力怎么运作的,其实在业力的牵引下,第八识会出生不同的生命形式来酬尝各自的果报。
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统统基于物质能生精神的理论,都是在没有认识到实相存在根本上得出的片面结论,最多是局部真理,不是绝对真理。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会专门再写文章详述。

以是刘老师说:人工智能作为征象天下的一种暂时存在物,也是存在第八识出生的功能之一,并不是人类自己就能创造出人工智能。

再看下段:

【我们在梦幻中可能得到快乐,但是梦幻之中的快乐是抓不住的。
如果不从实质上认识人和宇宙,就犹如在梦幻中追求我们的代价和意义。
人们做不同的梦,有“个人”,有“大我”,各种各样的“我”都在追求自己的代价实现,实在我们就犹如“梦中人”一样。

这什么刘老师一贯强调我们生活在梦里呢?这还要从人类是怎么认识这个天下的入手。
实际上人类虽然有眼、耳、鼻、舌、身可以直接感知光芒、声波、气味、味道和碰触,但是这些觉得器官本身并不能识别这些内容。
为什么会这样?由于人类大脑被封闭在头骨当中,并不能直接打仗外部境界,外部境界刺激觉得器官后,经由转换传输到大脑的全部都是生物电旗子暗记。
能识别这些生物电旗子暗记的是大脑的神经中枢,而这些旗子暗记须要再次的转变才能在大脑产生意识,再来识别这些旗子暗记,这时的旗子暗记已经是心法,不是物质色法了!

这个过程相称于电脑的CPU把各种输入的信息转化成二进制代码,电脑软件再来识别这些二进制代码。
当然,无论是人的意识来识别信息还是电脑软件识别二进制代码,这些信息转换的过程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第八识的种子生现行才能实现,详细过程不是本文章的主要,我会另写文章。

人类从生到去世始终都只能用这个大脑来觉知,没有任何替代方案,以是人类就把大脑接管各种生物电流刺引发生的反应当成了真实的天下。
换言之,实际上我们从未真正打仗过外部境界!
只要有当代科学素养的人,轻微仔细想一下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但接管不接管是另一回事了。

正由于意识如此事情,人类才能在没有外部境界刺激的情形下自己虚构情节形成梦境。
对付大脑而言,其刺激是千篇一律的,以是在梦中跟复苏时的觉得没有差别,唯一的不同在于一个刺激来自于大脑自身,另一个刺激来自于外部觉得器官。
将来科技发达了,或许只要给予大脑一定的生物电刺激,就可以产生统统可爱的境界,这要比得到外部境界刺激随意马虎得多。
电影《黑客帝国》便是在描述人工聪慧机器人反掌握人类后,直接用生物电刺激给人类大脑供应信息,让人类认为还生活在20世纪中。

如果从现实生活中的大梦中醒来后,清楚的知道自己当下就生活一场梦中,就会看到还在梦中的其他人还在做不同梦,无非追求的便是“志于功名者,富贵不敷以累其心;志于道德者,功名不敷累其心。
”然后从个人到小家,到国家这个大我,乃至到人类中央主义的大我。
把这些当成追求终极自己代价的实现,正如生理学家马斯洛以是为的:“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知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须要。
个中自我实现的须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终极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可是,对付人类追求这些代价实现,刘老师说:“实在我们就犹如‘梦中人’一样。
”难道不是这样吗?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再看下段:

【以是最主要的是觉醒,觉醒后自由清闲地发挥浸染,这是最美的享受、最高级的享受,这是人的终极代价和意义,也是本来现成的。

《心经》在描述觉醒后的状态时说:“照见五蕴皆空,度统统苦厄”,说的是亲证统统法都是第八识出生,将包括自己的肉体与精神等统统法都摄归第八识,就可以消灭统统万法差别相,解脱统统烦恼痛楚。

刘老师说人的终极代价和意义便是觉醒后自由清闲地发挥浸染,享受这种最美的境界。
最主要的,这个境界是本来你就有的,不须要外求,正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再看下段:

【那我们还谈追求吗?这个话题,用真正觉醒往后的大聪慧来看,人们最主要的是若何纠正过去迷惑时形成的缺点认识,若何把造作的因果、束缚打消掉,回归真实,而不是追求什么。
我们虽然有各类境界觉受,可以欣赏,可以享受,但是不能把它当真来抓取,有求皆苦。
别把无生无灭当作生老病去世,别把自由清闲当作在梦幻中求取。
黄金的代价是黄金,而不是黄金的光影。

大乘法修行便是用意识找到第八识至心,确认只有祂才是酬偿因果的主体,才是真正的那个“我”,而非自己的肉体与精神,然后通过自己的意识随学第八识至心来减少不必要的取相分别,逐步转变第七识的认知,直至究竟涅槃。

每个人只有亲清闲自己身上验证这一客不雅观事实,并且打消一相符理的迷惑往后,才有可能真正改变认假为真的各种缺点认知。
由于各种业力习气是无始以来无数次循环中认假为真而逐步形成的,想要修正也不可能一挥而就,只能生活的历缘对境中一点一滴地改变,逐步减轻各执取,直至一无所得,至此完备转依第八识至心成功。
正如心经所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胆怯,阔别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马斯洛实在末了也认识到人类有超我的代价需求,但他只是提出一个理念,这个超我怎么才能实现他没有说清楚。
要更快抵达目的地,最佳方案不是演习竞走,而是利用交通工具,以及选择更优路线。
同样,要节制一门技能,最佳方案不是闷头演习,而是利用干系工具,以及节制关键诀窍。
大乘佛法的修行有理论、有方法、有步骤,而且大家都可以做到,所以是可修可证的行为科学,不是哲学,更不是玄学。

刘老师说:“黄金的代价是黄金,而不是黄金的光影。
”认知到自己本身便是代价令媛,性如金刚,真实不虚,表面的统统都只是真我变革出的影子而已,还外求什么呢?王安石说的多好:“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造诣河沙梦功德。

再看下段:

【谈起人工智能,对付大聪慧者来说,是随缘清闲的,不会刻意地发展人工智能,但也不会谢绝。
大聪慧者存在的代价是帮助其他的人也觉醒、自由清闲。
为此,就要广结善缘,也便是和其他人一起生活、事情、互换,在这个过程中觉醒他人。

对付觉悟者来说,本身便是本自具足的,生活中是随缘清闲的,不会刻意地去创造或追求什么。
觉悟者最大的代价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帮助其他的人也觉醒,也找到真正的我是谁。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积极入世才能广泛的与其他人交往,包括身边的亲人、同事,这样才有机会帮助他人提升认知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人。

再看下段:

【一旦真正觉醒,人们肯定不会执着于原来的所求,不执着于制造智能机器。
当然,造机器就像人用饭、穿衣一样,是人类所须要的,凡是人类须要的、能使生活更美好的事物,我们都不必谢绝。
实际上佛法既讲究彻底的解脱清闲,又讲究生活、事情上的聪慧妙用,这两者是并行不悖的。
用超世间的聪慧行世间法,随缘清闲,广结善缘,普利大众。

觉醒者不会执着以前的认假为真时梦里所追求的所有事情,包括人工智能。
正如刘老师所说,天下的统统都是存在真我的展现,以是“凡是人类须要的、能使生活更美好的事物,我们都不必谢绝。

实在不只人工智能技能,包括脑神经科学、生物基因科学等在内的当代科技,都可以成为觉悟者学习更深入大聪慧的机会。
统统法都是佛法,统统科技都是佛法的聪慧妙用,套用儒家的话:“志于功名者,富贵不敷以累其心;志于道德者,功名不敷累其心。
”我想说:“志于大聪慧者,世间的统统法不敷累其心。
”统统法都可以为我所用,如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超越世间又再入世间,觉悟者自然就会有一种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