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期,未来的音乐将是什么样的?

人工智能和音乐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未来“玩音乐”其实很简单_音乐_音乐学院 智能写作

随着电子技能以及打算机的涌现,电子音乐、MIDI、打算机音乐、音乐人工智能迅速发展。

在未来,音乐创作也不再是一项“触不可及”的技能,人们可以自己摸索编曲技能、探求适宜自己的音乐风格……实在,在变幻莫测的数字时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音乐人。

5月4日晚上,2023第三届“探求未来音乐创作人”活动启动会在线上举行,在此期间,音乐界大咖聚焦“人工智能+音乐”的主题,展开了磋商。
本次主题论坛由东方卫视有名节目主持人贝倩妮担当高朋主持。

冲破技能壁垒

每个人都能玩音乐

有些孩子喜好音乐,但不喜好音乐课?

音乐的技能和设备门槛过高,让学生们望而生畏?

然而,打算机以及人工智能技能或容许以改变这个问题。

论坛上,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于阳教授先容了音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以及两者的相领悟,形成交叉学科。

于阳说:“现在的学生们已经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了,他们生活在虚拟偶像、电子音乐和游戏天下中,但是我们的教室还是保留着几个世纪以前的样子,以是,我们的教室传授教化也要做出改变。

据先容,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创建于2003年,是全国最早设立音乐与科技交叉学科的院系之一。

于阳教授提到,该专业当下关注的方向是音乐、科技和教诲这三大领域中间交叉的部分。

他认为,通过科技来改革音乐教诲是未来主要的一条道路。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黄浦比乐中学校长罗立新也出席了本次论坛,他先容说:“作为一所上海市艺术教诲特色学校,学校始终立足于通过一系列美育润心的艺术特色课程,用艺术点亮生命,以美育人,全面提升师生艺术人文素养。

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多个艺术类社团,涵盖民乐、管乐、合唱,舞蹈、书法、篆刻、戏剧等。

此外,比乐中学还与上海音乐学院达成共识,造就“打算机音乐创编”等音乐工程人才。

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副教授、招生口试官汪洁老师谈及未来音乐人才时,她提出,未来音乐专业人才该当如何不仅仅是把学习重心放在“技巧的提高”上,而是如何从不同的方面提高成为独立音乐人的能力,提高创造性和领导力,以适应未来不断变革的音乐市场需求。

音乐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

论坛上,两位上一届“探求未来音乐创作人”的金奖得到者,分别来自融育国际学校的小飒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的付亦琦也在线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故事。

小飒同学的获奖作品名字叫做《不期望》,因此环保为主题创作的一首歌曲。

她说:“我是音乐人华晨宇的歌迷,他的音乐给我带来了很多,在我生活的很多地方都给我带来了力量。
他有一首歌《神树》因此环保为主题的盛行音乐。

在创作过程中,小飒在网上刷到了关于这首歌编曲和扒谱的细节。
虽然,她没有系统地学过编曲,于是,她就在手机上的“库乐队”编曲软件里摸索。

据小飒先容:“整首歌的创编花了大约一年的韶光,同时,她也在日常生活中留神盛行歌曲的编曲细节,在此过程中理解了和声、合成器等等,让我的歌能够更加完全。

同时,小飒同学也通过自己的经历见告所有心怀音乐梦想的人:多去考试测验和学习是非常主要的,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更加主要。

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的付亦琦谈及去年的获奖经历,笑着说道:“得到金奖是在我们的猜想之外的,毕竟说唱音乐还没有做到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听众。

付亦琦分享道,这首作品,是他和朋友在去年国庆假期期间完成的一首歌曲,当时,他们真正创作音乐的韶光只有半年。

他们希望能做出一首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能让台下的听众随着一起摇起来的作品,于是,这个Funk(放克音乐风格)的作品便出身了。

付亦琦说,“在创作中,很多次我都曾疑惑和否定自己,比如,这样编排不好听,这歌词写得弗成,混音做得太差等等问题。
但是,在作品发布后,非常光彩有这么大的反响。

此外,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音乐科技专业博士后任时弘、电影音乐制作专业研究生(研二)诺尔曼、电子音乐设计研究生(研二)金颖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在读学生音乐传媒专业(大四)的张韫池、音乐科技专业(大二)的惠岳润清和音乐设计与制作专业(大一)的陈逸轩三位同学也在线上和大家先容了各自的专业,分享了平时的学习生活。

第三届“探求未来音乐创作人”

活动正式启动

据悉,“探求未来音乐创作人”活动已连续举办过两届,今年还将连续举行,并将在明年1月举行总评比,同时,也为学习STIA课程的学生供应了一个展现课程学习成果的舞台。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辅导,中国教诲学会科创教诲协作体、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主理,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央协办。

大赛旨在挖掘有一定创作潜力的音乐制作,“音乐+人工智能”的未来人才。

大赛详细信息如下:

参与工具:

本次活动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展。
共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参与学生可个人报名,也可团队报名。

评比办法:

提交的作品的评审办法将由专家评审和网络投票组成。
个中,专家评审比重霸占70%,网络投票比重占30%。
网络投票以作品在bilibili(“哔哩哔哩”平台)上的播放点赞量为标准。

作品哀求:

1. 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或是改编作品。

2. 作品以***形式呈现,详细哀求为:

(1)作品***总时长3-9分钟;

(2)作品***开头需包含作者(学校、姓名)及作品情形先容内容,不超过1分30秒;

(3)***格式为MP4或MOV,清晰度在480P以上。

3.作品无主题限定,如提交含有歌词的歌曲作品,需同时提交歌词。

报名办法: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活动!

图片由主理方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