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夜学秋季校园招聘新风向:越来越多卒业生到五个新城和临港新片区“报到”_卒业生_新城
据统计,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估量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这是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过千万,也是近几年增长人数最多的一年。在上海,2022届高校毕业生估量达21.7万,与2021年同期比较增加1万旁边。
做好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事情,上海将连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勾引学生树立精确的就业不雅观、代价不雅观。多位高校就业办卖力人在接管本报采访时谈到,从秋招现场看,受益于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同向发力,加之政策层面的“暖风”,五个新城和临港新片区正形成吸引人才的 “强磁场”,来自这里的很多企业今年加大揽才力度,也成为越来越多沪上毕业生眼中的“喷鼻香饽饽”。
五个新城和临港企业受热捧
今年11月尾,一条引来浩瀚毕业生的关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央对外发布称,本市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上海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
人才政策效应,也在多所高校的招聘会上显现。日前,在上海海洋大学举行的一次招聘会上,来自五个新城和临港企业的招聘摊位前,可谓人气爆棚。“尤其是生物和医药方向的毕业生,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上海海洋大学就业创业做事中央主任孙红刚激动地说,今年企业带来的招聘岗位和往年比较也明显增多,还有企业在校招时开出了招聘2000人的“大单”。
“从招聘现场来看,企业方特殊给力。只要我们的同学投递了简历,企业在现场就启动初筛事情,对付一些好苗子,当场就给出签约承诺。”孙红刚说。
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王孚人是同学口中的“面霸”。在今年求职时,他手握多个offer,终极签约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在临港求学七年,他目睹了这里日月牙异的发展。“临港不仅有好的政策、幽美的生态环境,还有不错的就业机会,这里值得我为之奋斗。”王孚人说。
实际上,抛开落户这一成分,沪上高校学生对五个新城和临港的好感度也逐步上升。在临港大学城,不少老师创造,近两年来,毕业后选择留在临港新片区事情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上海电机学院做过一个初步统计,2021届毕业生中有169名毕业生扎根临港,占比居临港地区高校前列;而在上海海洋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本科生就业留沪占比71.50%,研究生就业留沪占比52.33%,留在五个新城的毕业生325人,在临港新片区就业的共计117人。
五个新城和临港的强烈揽才渴望、硬核引才举措,也是吸引毕业生的主要缘故原由。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央主任刘继亮也有一则新不雅观察:以前,该校毕业生求职会“以母校为中央画圈找事情,不肯望离中北校区太远,更希望留在市区事情”。但现在,故意向去五个新城学校任职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他剖析,比较中央城区的学校,五个新城和临港地区的学校对师资的需求量更大,在招聘时也非常诚恳,吸引了学校一批乐教、适教、从教的青年学子。当然,从另一个维度看,也表明毕业生的择业不雅观趋于理性,懂得把眼力放长远,更看重发展前景和企业的潜力。如果五个新城和临港有好事情,他们就乐意奔赴。”
高校就业做事精准发力
勾引毕业生理性择业,高校的就业做事精准发力。
在上海电机学院,环绕毕业生就业做事事情,西席全员上阵,尽统统力量“引流入海”,让招聘岗位“滴水成湖”。“特殊是这两年,不少老师主动‘走出去’,积极拓展临港朋友圈,为毕业生开辟更多就业机会。”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张跃辉先容,该校将“做事毕业生在临港新片区就业”作为主要的提升就业质量的抓手。依托临港管委会和家当区,共享共通信息平台,经由一段韶光的“对接”,目前,积塔半导体、上飞装备、临港科技城、恒赛生物、特斯拉等有名企业都陆续成为该校主要的“朋友圈好友”。
“学校每年举办两场大规模招聘会,入驻企业达250多家,个中,至少三成企业来自临港新片区。”张跃辉说,充分考虑疫情防控的哀求,学校积极通过线上拓宽就业渠道,已整年累计向2021届毕业生供应就业岗位1.5万个,发布自贸新片区招聘信息千余条。
在上海海洋大学,学校不仅带着学生走进五个新城,实地感想熏染事情环境和蔼氛,还会不定期组织生物医药、能源制造、人工智能等专场招聘,对接新城和临港企业的用人需求,搭建好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多举措办理青年人才后顾之忧
“打造人才高地,并非一句空口号。” 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做事中央主任顾长石在接管本报采访时直言,“大学生毕业后乐意去的地方才叫人才高地。”而从临港高校毕业生去向来看,临港新片区要从培养人才到留得住人才,办理人才的后顾之忧亦是关键。
顾长石先容,到2035年,临港将努力打造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分外经济功能区,打造开放创新、聪慧生态、产城领悟、宜业宜居的当代化新城。目前临港新片区的很多家当尚在培植之中,未来2至3年,这里将有更多人才需求产生,也会迎来人口导入的高峰期。
一边是发达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一边是高校源源不断输出人才。顾长石先容,“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估量新增供应各种住房1600万平米、约20万套。与此同时,在公共租赁住房及人才公寓方面,将提升培植品质和装修标准,为大学毕业生、新引进人才等人群供应保障。
详细到企业,来自五个新城和临港的多家用人单位不仅供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常日还配备了员工宿舍、餐厅、通勤车、医务室、洗衣房、阅览室等。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苏瑞琴先容,为吸引人才,公司已策划、形成整套勉励体系,供应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每年有300名员工进入人才演习营,开展为期一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及技能培训,助力人才快速发展。”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图片:上海电机学院供图 刘芯雨/摄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