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果上来看,这一AI模型比目前用于预测余震的方法更加准确,尤其是在演习之后,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余震的位置。
不过,这一新的AI模型无法将火山爆发等其它重大自然磨难所造成的地震考虑在内。

人工智能新成果:准确猜测余震位置_应力_模子 文字写作

最新AI研究成果8月29日揭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科学家团队通过大量数据演习了一种神经网络,终极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识别出了一种基于应力的定律,能预测大地震后余震的位置模式。

科学家认为,余震是对大地震导致的地震应力变革的一种相应,现有的实证定律可用来描述余震的规模和频次,但阐明并预测发生余震的地点,是相称有难度的。

此前,一种名为“库仑分裂应力变革”的因子常被用来阐明发生余震的地点,但这种做法一贯存在争议,库仑分裂应力的打算和运用中,有一些问题尚待磋商。

最新的余震预测AI模型通过利用最近10年的199次地震及其13万次余震数据进行演习,模型紧张的数据来源于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2011年东日今年夜地震、1989年旧金山地震以及1994年洛杉矶地震等。

- END -

来源 读创App

读创/深圳商报 董芳芳

读创编辑 肖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