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最大年夜单笔融资落地第三方病理打造头部企业_病理_技巧
本轮融资由海尔医疗基金领投,飞图创投等有名生命科学基金跟投。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融资额既表明了成本对付病理专业领域的投资信心,也表明病理这一细分行业赛道进入了打造技能型头部企业的阶段。
海内病理诊断的潜在市场超过400亿元,但赛道目前仍处于早期,竞争相对分散。
病理行业迎来春天
病理与考验、影像并称为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三大支柱学科,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发挥了主要浸染。
2020年3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个中首次增加了“病理改变”一节。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事情。会议强调,加强病理学等根本医学研究,更好辅导临床实践。
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是病理行业春天来临的旗子暗记。
加上近年来个性化治疗、靶向治疗、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病理与临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比如,在肿瘤治疗中,精准的病理诊断能够帮助临床年夜夫更好地判别肿瘤良恶性子、恶性肿瘤的分类和分级等;同时,通过找到“靶标”,也便是癌细胞中特异的癌变基因或基因组,可以为患者供应个性化治疗的靶向药物和用药剂量。
技能的进步、肿瘤患者的增多、国家政策的外部影响,使罹病理行业的市场不断扩大,也吸引了成本持续流入。
2020年7月,专注于“数字病理+AI”开拓的玖壹叁陆零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91360)宣告完成新一轮数千万融资。
2020年4月,病理人工智能及数字病理创新企业江丰生物宣告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达近亿元公民币。
2020年12月,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宣告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
衡道病理也在2020年完成了A++轮融资,并实现了业务收入在2019年根本上的两倍增长。
病理年夜夫严重缺少
但目前,病理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痛点和难点。最突出的,便是病理年夜夫和技能职员的严重缺少。
2019年,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17624名从业年夜夫,13887名技能职员,有4957个病理科。
根据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病理科培植与管理指南(试行)》,每100张病床该当配备1-2名病理年夜夫,病理科技能职员和赞助职员按照与医师1:1的比例配备。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委、空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主任王哲此前在接管采访时曾表示,以此打算,现在至少还缺5万名病理年夜夫。
《2019年全国病理质量报告》也显示,全国均匀每百张病床病理医师数量为0.55,约24.4%的病理科仅有1名病理医师。全国均匀每百张病床病理技能职员数为0.46。病理医师与技能职员的严重缺少成为制约病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分。
第一财经在采访中理解到,目前设立病理科的医院多为三甲医院,巨大的人才缺口导致病理年夜夫的事情繁重。二级医院纵然有病理科,也只能承担一部分较为根本的事情,不具备繁芜病理项目的诊断能力,而小型医院则没有能力成立病理科。
于是,第三方独立病理诊断中央就有了自身的代价和市场空间。
2016年12月21日,国家卫生存生委发布关于印发病理诊断中央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关照(国卫医发〔2016〕65号),鼓励社会成本建立独立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央。
2018年1月开始运营的衡道病理,是“65号文”之后海内首家得到独立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央牌照的综合性病理做事专业化机构。
衡道病理数字产品部总经理、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发中央总裁左彦飞表示,与常见的“生化考验为主,附带病理做事”的第三方医学考验中央业务模式不同,衡道病理的主营业务和技能平台完备环绕病理为核心,在以病理为中轴的综合性业务建构上,知足临床、CRO、科研的专业化做事需求。
铸造核心竞争力
我国第三方医学考验中央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零散涌现。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病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病理学会名誉主委朱明华此前对表示,目前我国独立医学考验机构1000多家,个中有病理检测的机构200家旁边,但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起步晚,第三方独立医学考验机构在我国医学考验市场的占比并不高,尚不敷5%。相较之下,日本、欧洲、美国的这一比例则高达 67%、50%和35%。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独立医学考验机构起步于上世纪30年代,两大巨子Quest和LabCorp均出身于上世纪60年代,二者合计霸占了美国独立医学考验市场70%旁边的份额。
海内病理检测机构水平参差不齐的同时,做事项目同质化,乃至低价竞争,打价格战的征象,也同步存在。
也因此,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升全行业的技能壁垒,也成为第三方病理机构须要办理的紧张问题。
左彦飞表示,业务布局完善之后,技能实力和技能储备将是企业发展的紧张支撑。接下来,衡道病理将紧随病理行业数字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本轮融资紧张用于关键技能的研发,重点之一是数字化病理,包括远程诊断、信息管理、资料存档等的数字化,以及涉及肿瘤免疫检测专项领域的技能储备、做事迭代与研发转化。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