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AI劳动|施工效率提高2倍!智能机械人走进工地协助盖房“显神通”_机械人_项目
一说到工地,都会自然而然打上“尘土飞扬”“噪声很大”等标签。但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注入,建筑业正加速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转型升级。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南京不少工地都已有机器人走进工地,“上岗”帮忙盖房正成为现实。五一期间,来到南京建邺区NO.2022G71地块智能建造项目,机器人“工友”正忙着做丈量事情,施工全过程只需一键即可查看。
我和我的AI机器人同事
丈量机器人三四分钟就能完成一个房间的丈量
建邺G71地块项目位于双闸街道,秦新路以北、龙王大街以西。项目占地面积约为1.7万㎡,共有10栋建筑物,个中5栋为17F住宅楼,5栋为1~2F配套举动步伐;整体为一层地下室,西侧局部为二层地下室。
项目在建
丈量机器人
已经完成构造施工阶段的楼层,事情职员正在进行空间丈量。“只要将‘丈量机器人’架好后,在手机app上操作就可以下丈量指令了。”施工单位江苏宜居培植有限公司项目丈量员张佑龙先容,“丈量机器人”全名三维扫描仪,“利用激光扫描技能仿照靠尺,三四分钟就可完成一个空间内四面墙体与顶板极差的丈量,像墙体垂直度、平整度等数据都能实时传到后台,手机上就能看到数据。”
丈量机器人事情效率如何呢?在没有丈量机器人之前,每次进行室内丈量至少须要两个人。“一个人拿着靠尺、激光扫频仪等对墙面的平整度、垂直度,顶板极差进行丈量,另一个人拿条记。现在只须要一个人就行了。”张佑龙拿一层4户举例子,“丈量机器人完成这一层4户所有室内空间的丈量须要40分钟旁边,如果是人工丈量,则须要2个小时,节约了1倍以上的事情韶光。”
丈量机器人不仅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事情效率,也担保了数据的客不雅观性及准确性。其天生的三维模型,可精确对凹凸区域进行数字化标记以赞助人工进行修补,办理了平整度、垂直度不符合规范的问题。
抹灰、喷涂机器人施工效率是传统人工2倍
随后,来到地下车库。“这是用抹灰机器人抹的墙面,非常平整。抹灰机器人是由泵送管、长型刮板等部件构成的,泵送管将抹墙材料喷于墙体,长型刮板再进行压实、抹平。”项目施工单位江苏宜居培植有限公司智能建造卖力人杨国伟先容,抹灰机器人作业时就像做蛋糕时抹平并刮去多余的奶油,能在短韶光内完成一壁墙的抹灰,“抹灰机器人完成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等施工质量更有保障,适宜大面积施工,但像这些阴阳角还是须要人工完成。”
抹灰机器人和喷涂机器人
除了抹灰机器人,还有喷涂机器人喷涂墙面。“喷涂机器人和抹灰机器人一样,适宜大面积施工,大面积施工效率是传统人工的2倍旁边。”杨国伟见告,这两款机器人降落了施工安全风险,缩短了施工周期,但是利用的时候,须要关注材料利用量的掌握,避免造成材料的摧残浪费蹂躏。
智能建造管理平台一键管理工人和机器人
“你看,点击‘机器人管理’就能看到现在机器人所在的位置,丈量机器人现在在9栋作业。”项目施工单位江苏宜居培植有限公司技能主管陈思坚向展现了该项目的智能建造管理平台。
原来,建筑机器人只是项目智能建造运用的一部分。该项目还建立了基于BIM技能搭建贯穿施工项目全过程的智能化集成化管控平台,席卷了BIM模型管理、项目信息化管理、数字孪生管理、智能建造管理等模块。“不管是工程进展,还是工地实时人数,乃至是机器人管理,这个项目方方面面、边边角角在这个平台上都能清晰展现出来。”陈思坚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便是通过平台查看项目现场进度、质量安全、职员、设备等内容。
在现场看到,这个智能建造平台安装了塔吊防碰撞系统,通过设备内置芯片和传感器,实时感知外部障碍物,然后对风险进行评估。
“工人在现场如果创造什么问题,可以立即拍照上传到这个平台,后台职员看到后立即安排办理问题,非常高效。”陈思坚见告,项目搭建了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数字驾驶舱,基于BIM技能,以虚拟+现实的复合性效果实时呈现建造现场实际情形,让管理者不仅能快速节制项目情形和风险预警信息,还能做到可预可控,提升管控效率。
作为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迈向技能密集型的必由之路,智能建造未来已来。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能,达到安全建造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建筑性价比和可靠性。面向未来,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中国建造”的核心竞争力必将不断提升。
扬子/紫牛*** 姜婧仪 拍摄 赵雨晨 剪辑 汤清宇
策划 陈郁 统筹 金雨希
校正 陶善工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