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日报发布了“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司帐专业不负众望的排名第一

司帐的“自救”(上)——智能财务转型_财政_数据 云服务

与此同时,自从德勤提出“财务机器人”以来,流程自动化等新技能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积极培植财务共享中央,将高频化、同质化的业务集中起来。
用度可以自动审核,报表可以自动天生,司帐将被替代的声音不绝于耳。
业界积极谈论各种新技能对财务事情的影响,比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提出了“智能财务”的观点,财务转型成为热门话题,司帐改革迫不及待。

一、 我国司帐演化史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流及消费等问题凸显,“计数”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考试测验用实物、绘画、结绳、刻契计数等办法反响数量。
此时还没有司帐的观点,干系活动与统计类似。

结绳记事

中国关于司帐事变记载的笔墨最早涌现于商朝的甲骨文,“司帐”称号命名、司帐的职责则均起源于西周。
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进出活动进行“月计岁会”。
在封建时期,商贾也有账房师长西席,但是由于全体社会是重农抑商的,司帐在商业中发挥的浸染较少,更多的发展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并且形成具有预算性子的司帐账目,是“事财经者为天下经财,绸缪国富民裕”。

古代财政活动

到了近当代,工业革命后,生产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司帐的需求日益增加。
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事理,此后折旧观点、本钱司帐、管理司帐、财务报表审计制度等当代司帐观点也纷纭呈现。
企业成为大多数司帐人的舞台。

企业司帐

阐述上述历史,是为相识释司帐一贯都在变革。
从统计员到政府司帐,再到企业司帐,司帐的观点一贯在扩大,在社会中扮演的紧张角色在变革,借助的工具在进步。
司帐之以是能源远流长,便是由于一贯在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变革。
更详细的司帐史可以理解郭道扬教授的鸿篇巨制《中国司帐通史》。

郭道扬教授与《中国司帐通史》

二、又到变革时候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现在高铁很快,网速很好。
四次工业革命极大加快了社会的步伐,司帐彷佛有点掉队,赶不上时期的步伐,知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传统财务事情的痛点已有很多人研究,我大略讲三点。
首先,速率慢,效率低。
凭据审核、用度报销等等繁琐事情占用大量韶光,人工审核数量慢,差错率高,事情无聊。
其次,重过去轻未来。
利润表是“过去”一个期间的经营成果、资产负债表是“过去”一个时点的财务状况。
第三点,反响的代价信息不全面。
司帐的事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代价的反馈系统,但是现在这个反馈系统失落灵了,它紧张反响工业化初期的有形资产,在信息化时期,数据、算法等更能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的资产很难表示在财务报表中,一些非构造化的图片、音频等信息不能通过司帐措辞很好地转化。

因此,近当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司帐体系急需变革,将社会进步成果融入到司帐中,推动司帐技能进步,从而更好助力经济发展。

三、智能财务转型

首先要解释的是,“司帐将被替代”的说法是骇人听闻,未来司帐的发展是“人机协同”。
无论技能在事情中将发挥多大的浸染,专业财务职员永久是主导地位,由于专业财务职员是提需求的。
没有需求,技能没有用武之地,需求是一个事情成功的开端、源头。
提出合理、恰当的需求是不随意马虎的,须要对财务事情、流程有清楚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对目前新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对目前财务智能化转型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什么是智能财务转型?智能财务转型便是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打算、区块链等为核心的信息科技和数字资源与司帐、财务管理相结合,构建数字化做事平台和智能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进而提升司帐和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拓展司帐财务职能及其计策代价。

智能化转型第一步是统统业务数字化,然后将数据化的工作业务化、流程化。
实在司帐一贯便是“大数据”,以前司帐由于技能限定,只能从业务中提取出部分数据,当原始凭据变为记账凭据时,数据就少了80%。
现在,智能财务要将业务都数字化,并且可以通过记账凭据直接穿透到业务最原始的信息。
司帐是和数据打交道的,有了更多的数据才能做更有代价的事情。

智能化转型的第二步是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用活这些数据。
数据本身没有代价,只有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出有代价的结论,有利于管理层做出判断才能算真正转型成功了。
这一步就须要有算法,识别财务信息非常点、预测收入、预测本钱、预测用度等等。

对付智能财务转型,浙江大学陈俊教授提出,要让财务智能化转型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这一点我和陈教授的意见出奇同等。
研一的时候参加某案例大赛,复赛的主题是“财务共享中央”,当时我提出财务在数据化方面有天然的上风,在冲破企业数字孤岛中有先手上风,以是在建成财务共享中央的根本上,要进一步将财务共享中央建成企业的数字中央。
(当时普遍对财务共享中央的认识是将高频、同质的业务集中处理,业务财务、计策财务等功能还只是PPT上的装饰,我们如此有先见之明的论文竟然没有进决赛,可惜可惜啊。

智能化转型是司帐的自救,而司帐的自救并不鲜见,从中国司帐演化史就可以看出,司帐一贯在根据社会需求自我变革,但从未被取代。

现在的智能化转型要在大企业中真正实现至少还须要二三十年,这一定是司帐专业比较痛楚的期间,二三十年后司帐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