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创业方向的选择时,白晗说一方面是由于这项技能是自己的强项,“从业近20年,一半韶光在与涉海产品开拓设计事情打交道,可以说是自己的‘老熟人’。
“其余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和开拓,使得水下作业的运用规模迅速发展,前景大好,这也使得他决心投身于此。
其实在创业前,白晗已经深度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部863操持项目。
个中与某高校互助研发的50公斤级自主水下航行器,打破了国外技能封锁,实现了水下航行器的小型化自主化。
补充了市场空缺,受到同等好评,这让白晗看到了水下机器人的“春天”。

水下机械人能干啥?高度危险情形、低能见度水域...无需人工功课了→_水下_功课 智能写作

长期和海洋打交道的白晗对水来世界充满感情,他形象地先容了神奇的海底天下。
在旅行浮潜时,人们可以下到水下10米,这时可爱的小鱼从身边游来游去;到达水下30米,鲜美海鲜如海参、鲍鱼、贝类都生活在这个深度,接着向下达到40米,这时压力已达3.9个大气压,相称于躺在地面,身上压了400个成年男子的重量,这个深度也只有经由专业演习的潜水员才能到达。

白晗先容说,水下机器人用场非常广泛,可在高度危险环境、被污染环境以及低能见度的水域代替人工在水下永劫光作业,据统计,目前海内约有1000座海上作业平台、13万座水库大坝、水产养殖面积838万公顷,还有应急接济、船舶制造、军事、科教等行业,对水下机器人的需求量非常大。
创业初期,白晗已经设想了可能碰着的各种困难,但现实还是打得他措手不及。
前期,由于便携式多功能水下机器人处于研发阶段,险些不具有市场化效应,研发资金花费又非常高,导致资金链一度处于结束状态。
同时,由于水下机器人属于尖端科技,急迫须要干系涉海技能型人才,加上陕西是要地本地城市,湖水深度无法知足机器测试须要。
“常常要带领团队去外地调试产品,有时根本派不出人,资金也特殊紧张。

“海内企业要想赢得竞争,夺得未来市场,就必须在研发上狠下功夫,和市场需求结合,抢占发展高地。
”为此,白晗将创业研发重点放在了有较高研发难度,针对性强,适用性强,可以办理现实问题的小型水下机器人。
经由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白晗团队研发出小型智能水下作业机器人,潜深100m,可搭载多种作业系统,采取线缆供电可永劫光续航。
谈及孵化的成果,白晗说它与竞品比较,具备明显上风。
首先在同等配置情形下,入口产品的售价达100万元,而这种产品仅需15到20万元。
其次航速快,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8公里,是同类产品速率的两到三倍。
其余,操作简便,事情职员在不依赖任何工具的情形下,可改换不同类型的机器手,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目前项目已经得到了两项软件著作权和一项外不雅观专利。

“创业这条路,实在不好走,但只要你迈出最困难的第一步,并不断地勇往直前,你会创造这条路越走越顺利”,白晗说自己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每一个寻衅,助力人们创造水来世界更多精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周五22:00中心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

本期编辑:邵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