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工智能成长现状若何?成长申报出炉:即将进入规模应用周期_人工智能_成都
10月27日下午,AI精准赋能中小企业对接活动成都站启动会暨中国(成都)人工智能家当CEO大会于在成都召开。
会上,家当经济决策智库雨前顾问发布了《成都人工智能家当创新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解读成都人工智能家当发展现状及趋势。会上还举行了人工智能家当创新同盟新成员单位授牌仪式。
先天上风+后天潜力
成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意愿强烈
《报告》显示,成都已基本完成市场教诲与意识唤醒阶段,即将进入规模运用周期。
在被调研883家企业中,51.5%的企业操持或已经支配人工智能,七成企业认为人工智能技能已较为成熟。成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意愿强烈,17.67%的企业投入超过100万元/年,23.56%的企业投入在50-100万元/年。
《报告》还指出,成都初步形成了以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医疗、智能安防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家当特色集群。
中科信息的自动推理、布法罗的外骨骼机器人、中科博恩思的手术机器人、川大智胜的三维人脸识别、中航工业的无人机等产品(技能)均已达到海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准。在聪慧机场、网络安全、措辞识别等创新运用领域形成了高考机器人、助残机器人等明星产品。
对接活动为何选择成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朱秀梅看来,成都具有发展人工智能家当的先天上风和后天潜力。“四川省是我国主要的信息家当和软件家当基地,具有发展人工智能的良好条件。四川省、成都邑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技能和家当发展的政策,在聚焦新要素、造就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朱秀梅还表示,对接活动只是一个载体,背后的逻辑是需求牵引。“落地运用的过程可以倒逼技能迭代进步,看人工智能技能是否在中小企业转型中起到赋能效果,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
供需不平衡
人工智能创新运用处景如何建立?
“坦率地说,人工智能领域供需的对接从目前来看是单向的,也便是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在进行盲目地探求和对接,摧残浪费蹂躏了大量本钱。”雨前顾问副总裁张耀文表示。
据《成都邑加快人工智能家当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方案支配,到2020年,成都将形成50个以上人工智能创新运用处景。而《报告》显示,目前市场上网络到的人工智能家当需求远少于供给。
“人工智能的运用还处于从商业化试点到全面家当化转变的阶段,很多企业持不雅观望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供需关系不屈衡,”张耀文先容,“很多企业有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但并不知道这些需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办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报告》,把成都的人工智能商业化需求清晰地传达给中国乃至天下,找到贴合自身需求的产品与办理方案。在这个通报过程中,也可以把成都本地企业更好地推广出去,提升影响力。”
“成都是中国西部工业门类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有充足的场景让人工智能技能落地。”张耀文对未来成都人工智能家当商业化发展持乐不雅观态度。
红星*** 叶燕 演习 王培哲
编辑 刘宇鹏
(***红星***,报料有奖!
)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