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替司帐?笑了_小哥_外卖
1
最近北大教授姚洋老师说了一番话。
三类岗位十年要消逝,司帐、翻译、外卖小哥。
情由是AI可以取代。
AI+自动驾驶,不就把外卖小哥的事给办了么。
AI+数据,不就把司帐的事情给办了么?
这属于“逻辑挺精确、推论也合理,但现实完备脱节”。
我相信AI会极大地提升效率,但AI很难取代一些非标准化的工种。
由于AI不可控,AI也不接管【模糊】的标准。
更由于AI出问题之后,不能下狱。
司帐记个账,写数字、对数字、算数字,非常标准化的事情。
乍一看:AI一定能取代,人脑还能算得过打算机?
而且现实里确实有很多小的财务公司,几套软件六七个司帐,一个月能给一两百家企业做账。
浙江这边很多这么干的挂名司帐代办司帐,我身边就有同学干这个。
彷佛已经可以取代了?
不,完备弗成。
仔细想想:公司对司帐的需求是什么?
一个字一个字地照着财税准则算数么?
是干巴巴记账吗?
没有一家公司是这么想的,你楼下摆早餐摊的王大妈都不会这么纯洁。
公司须要司帐灵巧利用各种财法和司帐准则,最大化地规避风险、减少本钱。
如果可以的话,再帮公司蹭点政策优惠。
最范例的:代老板买车。
这时候,一个司帐能打十个4S店发卖。
这不是流程,这是对原则的运用技巧,AI办不到。
人种别难堪人家机器人了。
AI能搞一个环节,而人搞的是一个全局。
司帐的事情只是一本账么?
司帐的出发点是一本账,但业务是环绕这本账的所有公司操作。
上到公司在哪注册、拿哪些投资人的钱;
下到一笔用度记在哪个名目里、每个月什么时候开始抵扣税票,都可以是司帐的活。
哎,司帐好惨。
精良的司帐要从算钱这个角度,通盘勾引公司的运营。
这种事AI干不了。
当年贾老师假如用AI算账,人根本就到不了美利坚。
直接就给逮了。
AI的上风是精准、快速。
程序写好、算法确定、模型支配,数据接口打开。
有什么须要处理的问题,快速给出答案。
虽然过程是黑盒(AI运算过程确实是黑盒),但结果还是可阐明的。
外卖小哥不知道哪条路最近,AI算一下间隔、红绿灯数量、仿照车流量,瞬间见告小哥最佳路径。
但如果这数据有错呢?
AI再牛逼,也得喂数据。
但这个数据有问题呢?
昨晚临时施工,这条路封了,数据库没更新。AI不知道;
实在隔壁小区有个栅栏是打开的,其他小哥都直接横穿,节省一半绕路韶光。
AI不知道;
这个小区的东门,保安不让进,全体小区只有西门许可外卖进去。
AI不知道。
AI只能处理真实的数据,数据源头一旦被污染,结论就扯淡。
人可以去判断数据的来源和有效性。
外卖小哥可以去问保安、问同行、问交警、去和顾客聊。
AI离开数据库便是个聋哑人。
而决定数据真实性的,还是人。
这是一个巨大的抵牾。
说到底,多数行业和公司,根本需求要的不是“精准”和“快速”。
而是“最优”。
这个最优,实在是非常模糊的一个定义。
这也是为什么职场这么多黑话。
便是由于模糊,才能利益最大化。
你可以把AI放到产线上,流水线须要精准的动作和快速剖析。
这批产线上有多少块板子,下批产线须要多少个螺丝钉。
上AI和摄像头,不到100毫秒帮你算出来,再自动调配设备动作,爽。
这些东西的最优,主客不雅观是同等的。
就算是有些芯片厂须要掌握市场供需,发生失火,那也是可控的。
但司帐、外卖小哥、翻译,老板要的是“最优”。
这个最优,主客不雅观不一定是同等的。
司帐可以算得慢一点。
但如果他熟知本地税收优惠,每次去税务都能摸到今年退税的最新方向,老板贴贴。
外卖小哥可以骑得慢一点。
但如果他和周围十几个小区的保安都称兄道弟,小区后门随便进,他便是派单之王。
翻译可以口音难听一点、词汇量差一点。
但如果他清楚知道这次会谈里、老板哪些话不能转达、哪些话要委婉表述,他便是金牌。
全局最优一定吊打单点最强。
要牢记,我们活在一个混沌的天下。
AI须要你给出极其明确的需求,乃至是详细的数字。
但这年头甲方爸爸都说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大概”、“差不多”、“加一点”、“调性”、“回到初版”,都是甲方给到的常态。
乙方要做的,不是去做最精确的答案,而是要找到客户的【真实需求】。
而AI最大的问题是,知足不了【真实的需求】。
不是AI弗成。
而是人类虚伪。
大家要知道的是,很多行业,【老板真实的需求】和【大家都认为精确的事情】,实在是不一样的。
由于人类的沟通永久在博弈,每个模糊的表述都是在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讨价还价。
AI能这样吗?
AI看不懂了。
在这个模糊语境里,AI就像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做题家,遵守规则,卷到最好。
但商战比的是谁更合理的不守规则,以是AI一定不能取代所有职业。
由于只要这世上还有人,就有利益。
AI只能做精确的事,但有利益的事,不一定须要精确。
这便是,天下的魔幻。
水太深,AI把握不住。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