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直接生成内容不得跨越20%国内高校首次公开拓布人工智能运用指南_人工智能_学生
“AIGC(天生式人工智能)首先改变的是教诲。”今年5月,在百万字人工智能小说《定命使徒》发布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就曾这样表示。
近日,王峰带领的团队又完成了一件“大事”——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联合发布的《天生式人工智能学生利用指南》,成为海内高校公开拓布的第一份天生式人工智能学生利用指南。联合发布会上,两家学院表示,这一利用指南目前适用于两家学院超过1400名在校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未来将不断推动更多跨高校、跨专业院校加入人工智能学生利用规范的共同培植。
大学教室如何应对AI对人文创作带来的影响?王峰带领的文学打算团队今年以来在智能文学和文学舆图绘制方向上成果连连:除了人工智能小说《定命使徒》,还有《西游记》数字文学舆图上线内测。用王峰的话来说,“人工智能时期,大学的围墙已延伸至宇宙尽头”——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参与教诲,学习资源广泛可得,智能学习赞助无所不在,大学将从单向的学科知识传授转变为鼓励主动探索的殿堂,人工智能将成为主要的学习和科研工具。
去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诲与研究领域天生式人工智能指南》,呼吁各国政府通过制订法规、培训西席等,规范天生式人工智能在教诲中的运用。
这次京沪两家高校传播学院发布的《天生式人工智能学生利用指南》提出,从事AIGC开拓运用的学生需理解并遵守国家干系法律、政谋划定及伦理规范;学生在利用AIGC时须要遵守国家、学校和学院的学术道德规范。
个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规则是——利用AIGC时应进行标注,且直接天生内容不超过全文的20%。《指南》中表示,学生在符合学术诚信的条件下,可根据自身学业须要规范地利用AIGC。学生须要将AIGC直接天生的内容与学生个人的学术贡献分开,并明确标注AIGC在学生学业干系任务中的贡献。对AIGC直接天生内容的部分需标红,直接天生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在个人创作根本上进行润色、赞助编辑等行为不属于AIGC直接天生。
《指南》同时提出,学生对AIGC天生的内容要进行必要自查,对有争议的内容进行人工改动或解释,包括但不限于准确性、知识产权、数据隐私等。终极学生应对其提交的全部内容卖力。如何利用AIGC,须要参考各院系结合学科特点制订的AIGC利用规定。对***传播干系学科而言,利用细则包括尊重知识产权、保护隐私安全、抵制虚假信息、掩护网络生态、遵守西席课程哀求。
“我们既不能‘神话’AI,也不能谢绝AI,而是要善用AI。”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任吴炯表示,AI可以成为学术科研助理工具,赞助创新,但不是直接进行创新。
有两年AI产品和游戏策划从业经历的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研究院研究生魏萱用“跳入水中”形容新一代对AI的态度,“相较科技本身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如何利用科技的问题。”魏萱是王峰带领的AI文学写作团队成员之一,卖力设计事情流程,“未来我们更多地要成为AI助理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角色。”
“这份《天生式人工智能学生利用指南》经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和传授教化委员的谈论、研究、审议。”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先容。
王峰坦言,《指南》的出炉难点在于“没有比对标准,很可能在冒险”,目前规定的AI直接天生内容不得超过20%参照了论文查重率的哀求。
“最令我们‘纠结’的是如何定义AI直接天生的内容,谈论最激烈的则是如何判断是否为AI直接天生的内容。”王峰直言,《天生式人工智能学生利用指南》与其说是磨练学生,更是对西席提出了更高的传授教化哀求。“目前我们可以依赖的不完备是技能方法,还是西席的履历和人工甄别。我们希望这份《指南》通报一种学术科研的态度:可以利用AI,但必须诚信利用。”
题图来源:上不雅观题图
来源:作者:施晨露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