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发布会贯穿了券商的全体2017年。

券商的智能革命:不足抢的流量防不住的腾讯和阿里_券商_互联网 AI简讯

牛市的繁荣让券商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最繁荣的增长阶段,在经纪业务收入逐渐下滑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还算清晰的路径来方案未来的发展。

压力和焦虑始终存在,以同花顺为代表的第三方金融信息做事商依然扮演着流量入口的角色,腾讯、蚂蚁金服和其他互联网巨子也对券商牌照虎视眈眈。
不管是新的增长点、新的打破口,还是面对的新的用户群体,群狼环伺间的券商都急迫的须要给财富管理转型这个老话题讲一个新故事。

网络金融部的崛起

网络金融部正在成为大型券商里最具活力的部门。

“网络金融部之前是几十个人,现在上百人。
IT部门中大多数人也直接或间接的在做着网络金融干系的事情。
再加上分支机构,业务部,全公司上千人在做线上业务。
”国泰君安网络金融部卖力人毕志刚说。

2016年做可运营的社交化投资平台,2017年做智能化App,然后到2018年做投资理财领域的垂直领域超级APP——这是国泰君安为其App定下的三年三步走策略。

类似的变革正在大大小小的券商内部上演,Kensho、Estimize和Wealthfront这样的公司在华尔街掀起波澜的时候,他们还在牛市里打着饱嗝,没能遇上移动互联网红利消散的余温。
市场退潮,财富管理转型这个老话题又被重新提及。

去年2月,广发证券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投顾产品贝塔牛,这被视为券商在人工智能运用上的第一次脱手。
四个月后,长江证券的iVatarGo也正式亮相。

到了年底,券商们对人工智能的宣扬与造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11月初,国泰君安举行了一场“人机大战”比赛,将仿照炒股、量化策略、机器学习等模块通过人与机器人的对弈融入,对其智能化做事进行宣扬。

11月22日,在国泰君安承办的“2017年首届证券智能化峰会”上,毕志刚以“证券AI做事:新时期,新未来”为主题揭橥了国泰君安证券智能化做事的大动作。
同一天,华泰证券在南京举行了主打智能投顾做事的涨乐财富通App 5.0的发布会,方正证券的金麒麟论坛也在北京召开,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同样是主角。

“过去把App当成交易工具,你爱装不装。
现在的定位变成了客户做事平台,便是所有的客户都要装。
”毕志刚说,“和互联网公司比,券商毕竟是靠业务部发展起来的,基因不一样,线上业务的培植须要加速。

过去十多年韶光里,券商一边铺着业务部一边目睹着以同花顺为代表的第三方金融信息做事商的悄然举起,伴随着去年年中由大型券商主导的一次小规模的“去同花顺”运动,人工智能为券商找到了一个新的打破口。

流量枯竭

与发布会的高调对应,刚刚铺满一万家业务部的券商们正面临着比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增长瓶颈——和风头正盛的消费金融比较,他们身处的存量市场的天花板并不算高。

“普通地讲便是没韭菜割了,流量红利的时期过去了。
”一位证券行业从业者这样类比——从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算起,几次大起大落里,中国散户的数量定格在了1.2亿。
“大家导来导去,就算来你这开户,也是在别的地方开过户的,新增用户枯竭了。

持续的佣金价格战也在让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不断下滑。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收入)626.1亿元,同比减少22.78%。
同一期间,全体证券行业均匀净佣金率为万分之3.94,一些券商还会为高净值客户开出万分之1.2的超低佣金率。

“按照行业普遍的估量,到2019年券商的经纪业务就不赢利了,但是现在经纪业务在收入构造里占比还是很大。
”毕志刚称。
纵然在二级市场相对低迷的2016年,证券经纪业务贡献的收入也能达到券商总收入的1/3。
而在牛市过程中,将融资融券并入经纪业务里,经纪业务对利润的贡献能轻易达到一半以上。
对券商来说,以前可以做大规模、薄利多销,但现在规模见顶了。

同花顺们在上一轮牛市中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站稳了流量入口的地位,继而可以探索更多的业务可能。
券商意识到这一点时,流量已经被瓜分殆尽。

“券商创造自己将近50%的交易笔数都来自同花顺的App,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客户数据、行为都被同花顺拿走了,增值做事也被同花顺做了,券商彻底变成了通道,他们对这件事情是非常当心的。
” 一位第三方交易软件做事商高管见告全天候科技。

随之而来的行动是券商对自家App的大力推广,易不雅观千帆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华泰证券旗下的财富涨乐通以592万的月活用户位居各大券商之首,安然证券和国泰君安以355万和353万的月活排在二三位。
但比较于同花顺超过3000万的月活用户,依然相去较远。

按照毕志刚的说法,国泰君安超过90%客户都已成为了其App的注册用户,各大业务部也承担着App的推广职责——在所有大型券商都把注册用户的目标设定在几千万的时候,1.2亿的蛋糕明显不足分。

“新增用户就靠每年人口的自然增长,那么适龄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便是每年800万大学毕业生。
”毕志刚说。
他们在去年考试测验了一些针对大学生的推广活动,还有人机大赛、股林大会这样的比赛形式,借以推广自己的App。
任何人口集中的地方都会被券商留神,比如学校、工厂和其他便于组织营销活动的地方。
但对他们来说,地推的本钱过于高昂。

“流量红利的时期过去了,下面便是做事竞争、存量管理,立足用户利用场景,构建符合用户心智模型的APP架构。
”毕志刚说。

IT部门有多少人,便是核心竞争力

India Infoline和东方财富成为了媒体与券商领悟的样本,到了移动互联网时期,人工智能让临渊羡鱼的券商找到了一个存量管理的入口、或者说噱头。

“按照现在的投顾人数算,每个投顾要做事3000个股民,结果便是资产少的没人做事,只能用智能化的方法去实现更多的做事覆盖,这些内容也都写进了公司的三年方案。
毕志刚说,“各项根本技能在近几年景熟,给了人工智能爆发的机会。

以国泰君安去年底发布的线上智能做事品牌“君弘灵犀”为例,官方描述称“君弘灵犀”包含30+核心功能,精选大盘解读、市场热点、选股诊股、账户剖析、理财方案等一系列贴合用户实际需求的场景,初步实现了智能投资、智能理财、智能客服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投资决策赞助做事平台,为用户供应全场景伴随式做事。
君弘灵犀的每一项功能都基于对用户的深入理解,根据用户偏好打造每个用户独占的投资策略,涉及投资决策的点点滴滴。

安然证券之前主推的“AI慧炒股”,同样包括智能资讯、智能选股、智能诊股,以及智能投顾(持仓诊断、个股换仓建议、新股推举)等功能,险些一模一样。

“这些功能第三方软件基本上也有,也都开放给股民,券商的可创新空间实在不大。
他们的想法便是反正你不要用同花顺的,不然大家还是用同花顺看盘,只在券商的App上交易,就没意义了。
” 上述从业者这样评价。

在粘住用户之后,券商同样希望投顾做事能够创造收入。
安然证券在发布AI慧炒股”时,便提及了这一点。
其余,投顾和理财都可以作为做事的延展,变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券商相互之间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大数据、机器人客服投顾、level 2行情、智能交易组合都不算什么新鲜东西,罕见机会能再复制华泰证券当初弯道超车的奇迹。

“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实在便是IT部门有多少人,有多少研发投入。
券商实在没有什么很牛的独创性技能,不太可能独立去研发一个终端设备、一个算法。
”毕志刚说,“研发投入紧张是扩充自由研发能力,加快迭代速率,知足线上运营的须要。
他特殊提到,2017年整年君弘的更新次数达到28次,在所有有数据可查的证券做事运用类APP (剔除第三方APP)中排名第一。

2016年,华泰证券去年在IT上的投入靠近3亿元,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在的研发投入也超过1亿元。
到了2017年,这些大型券商成为了智能化计策的紧张推动者。

旧的对手、新的仇敌

“大型券商肯定都想分开同花顺,但中小型券商对它的导流和技能还是比较依赖。
”恒泰证券互联网金融部的卖力人杜雨泽见告全天候科技。
他没有透露详细的数据,但他表示比例并不算小。

受制于资金上的劣势,中小玩家们还没有明确的行动,但券商与第三方做事商之间的缝隙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而这绝不是同花顺乐意听到的,一旦券商大面积撤出,势必会对它安身立命的根本造成威胁。

从2015年的年报开始,同花顺不断的在人工智能高下注,他们已经推出了i问财、人工智能选股、iFinD智能投顾三款产品,意在股市低迷的情形下依然粘住用户。

i问财一贯被作为同花顺人工智能方案的核心,但在过去几年韶光里,i问财的运营效果却不尽人意,其官方微博在2016年初便停滞更新,量化策略的数量也相称有限,低于行业大部分量化策略平台。
除了网站引流,同花顺并没有给i问财做太多广告。

券商之间的竞争也正变得日益繁芜,东方财富Choice统计过2017年1月~11月股基交易份额情形,除了华泰证券股票交易市场份额达到7.57%,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是其余两家超过5%的券商,3%到5%之间的券商有7家,别的券商则都在2.5%以下。

“这还是有政策照顾的情形下,什么时候牌照轻微放开一点,不敢想象。
”毕志刚说,“腾讯和阿里有一家进来,都是很大的冲击。

获准开业3年后,微众银行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零售部门的心腹大患。
作为公认的两家互联网金融巨子,腾讯和蚂蚁金服已经涉足了银行、基金和保险,没有情由不对证券牌照觊觎。

去年玄月,中金公司宣告与腾讯控股签署认股协议,腾讯将认购中金新发行2.075亿股H股,占中金总股本4.95%,总计28.64亿港元,认购完成后,中金公司总股本将扩至41.92亿股,腾讯为中金第三大股东。
这也被认为是互联网巨子首次间接得到境内券商牌照。

在这之前,腾讯还参股了券商IT上市公司金证股份旗下的控股子公司金证财富,并领投了港股美股互联网券商富途证券的三轮融资。

蚂蚁金服早在2015年便宣告将入股德邦证券,但两年多的韶光里一贯没能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复。
而韶光更早报至证监会的,成立云锋证券的申请也至今杳无音讯。

在政策限定下,互联网巨子与券商的结合更多以互助的办法涌现,当政策有所放开,手握技能与流量的巨子大概会讲一个新的故事,但一定不是券商们乐意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