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机会变少诸多条目未能落实!罢工一周年好莱坞还没缓过来_好莱坞_编剧
【环球时报特约 吕克】随着《头脑特工队2》《神偷奶爸4》等暑期档新片票房大卖,好莱坞的热度仿佛回到了前些年水平,然而美国影视从业者和媒体并没有忘却去年的“教训”:由编剧工会和演员工会联手发起的大罢工,让好莱坞陷入数月的停摆,作品数量大幅减少和推迟,后续影响一贯波及至今。好莱坞大罢工一周年之际,《好莱坞宣布者》《综艺》等媒体通过大量采访和跟踪宣布,回顾这场风波的同时,也创造编剧和演员当初争取的利益和权利并没能完备落实,反而陷入更严重的失落业问题。
去年9月,派拉蒙制片厂外的罢工人群。(视觉中国)
总产量低落37%
由于不满薪酬报酬、事情机会以及人工智能(AI)的威胁,美国编剧工会去年夏天开始大罢工,代表1.1万的编剧和资方进行会谈,对美国影视业制作造成不小冲击。后来拥有16万会员的美国演员工会也加入罢工的军队中,两大工会联手罢工的情形还是1960年来的首次,此举直接让好莱坞陷入停摆困境。
经由漫长的讨价还价,代表好莱坞资方利益的美国制片人同盟去年9月尾与两大工会达成和解协议,在编剧薪酬和演员分红、担保项目雇员规模,以及对人工智能利用加强掌握等方面取得共识后,好莱坞从业者去年10月返岗开工。然而这场近三四个月的罢工让浩瀚电影、剧集和电视节目进度严重推迟,其毁坏力一贯持续到今年暑期档,而且在《好莱坞宣布者》等业内媒体看来,编剧争取的人为和奖金并没有完备得手,全体行业的事情岗位和就业率反而更低了。
“只管全体行业在去年10月后逐步走出劳资轇轕,但好莱坞觉得仍旧在泰坦尼克号上,这些创意从业者觉得自己越来越贬值,各大片厂则在积极减少本钱,重新梳理业务。”《好莱坞宣布者》统计后创造,与2022年同期比较,今年近6个月来美国影视家当的总产量低落37%,导致开工量不敷,有些编剧和演员连担保医保的最低收入门槛都达不到。因此,如今再回顾那场大罢工的情由和诉求是否合理,工会争取来的新条约是否改进了从业者的生活,不同的采访者给出的答案并不一致。
“最大的自我侵害之一”
在美国编剧工会董事成员大卫·斯莱克看来:“罢工是绝瞄准确的。人工智能的保护方法尤其有效”。不过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编剧/制片人并不同意:“去年的编剧大罢工是最大的自我侵害之一。罢工造成的歇工,正好让那些制片公司有韶光反思之前的模式,考虑如何进一步大幅减少开支。”
演员托马斯·奥什拉属于“罢工有用”一派,“在会谈早期的时候,罢工起到积极的浸染,这解释当人们紧密联络时,完备可以更进一步”。但是在片厂高管们看来,罢工对业务造成沉重打击,特殊是在传统影视家当正在被华尔街整合到流媒体业务的奇妙时候,大罢工反而加剧了行业萎缩。工会方面则坚持认为,行业已经到了“死活攸关”的时候,“我们当时必须那么做,否则制片公司绝不会赞许那些协议。有必要的话,我们还会再来一次”。
好莱坞资方和工会对付这场大罢工仍旧采纳不同态度,虽然一年过去了,但鉴于影视项目和行业发展的长期性,现在仍不敷以对大罢工的“功过是非”盖棺论定,媒体预测后续的影响还需在几年内真正显现。
不过,在某些特定的条款上,争议如今非常激烈,例如编剧工会去年会谈争取的紧张权利之一——“迷你事情室”,采纳该模式的影视项目由于雇用更少的编剧,创作周期也比常规节目更短,片方可以更随意马虎地掌握本钱。
但工会认为,这种迷你模式压榨从业者,坚持哀求片方最少也要雇用3至6名编剧,并且得到更多的额外报酬。虽然片方在这个条款上让步了,但造成的后果便是今后不想再搞“迷你事情室”,与其被工会盯着最低雇员人数和酬劳奖金,还不如直接雇用独立编剧完成所有事情。对付罢工造成的这种演化,好莱坞从业者见地不一,有人批评这导致立项的减少,也有编剧认为接到活儿后收入的确有所提高。
片方迄今仍未完备兑现承诺
好莱坞演员工会的成员还在盯着另一个与他们收入息息相关的条款——流媒体点播分红的落地,去年的新条约规定将有75%的奖金分发给这些演员,但现在人们仍旧不清楚这笔钱究竟如何分配。洛杉矶演员工会董事凯文·迈克科克尔表示:“这个奖金池的条款非常繁芜,必须具备一些先决条件,我们到现在也搞不清楚细则。迄今为止,演员工会才收到今年第一季度符合条款的项目的首批数据。”
此外,还有一大项编剧、演员工会密切关注,但又充满变数的条款:人工智能的利用。去年工会得到承诺,禁止利用AI编写剧本或天生素材,片方也必须得到演员本人赞许之后才能创建和利用他们的“数字形象”,以防真人角色被替代。
然而,随着AI科技突飞年夜进,之前的条款还没来得及落实,今年就涌现演员南迪尼·巴帕特、绝技演员玛丽·芬克被哀求在条约中赞许利用“数字合成形象”的情形。面对强势的华纳公司,两名从业者犹豫后放弃具名,前者在谢绝扫描后完成了演出,后者则没能得到事情机会,这解释好莱坞片方迄今仍未能完备兑现承诺。
人工智能除了创作剧本、复制演员形象,还能重现演员声音,在这方面,好莱坞片方、科技公司和演员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博弈。今年5月,AI领头羊企业OpenAI公司未经本人赞许,擅自利用好莱坞女星斯嘉丽·约翰逊的音色制作AI声音,虽然事后道歉,但仍被视为一种对个人肃静和工会条款的挑衅,同时也暴露了法律法规每每滞后于科技发展的弊端。
在英国《卫报》看来,去年的好莱坞大罢工固然在人为薪酬、流媒体分红和人工智能监管上取得一定共识,“但这种解脱和喜悦感中还夹杂着恐怖,好莱坞已经无法回到旧日光阴。拿到更高薪的编剧和演员们创造事情机会更少了,各家流媒体的发展策略仍举棋未定,而人工智能是否真的会成为‘一种工具’,人们还须要回归理性视角。但从好的方面看,去年那份罢工后的新条约,至少让人们积极正视未来的变革”。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