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2月14日电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AI)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越来越多的运用处景,特殊是在医学诊断领域表现十分抢眼。
不过,人工智能诊断工具的运用一样平常还局限于相对标准化的静态图像数据
但中国的一项新研究创造,人工智能系统在诊断常见的儿童疾病方面比一些年夜夫做得更好。
在这项最新科研成果中,人工智能在识别影像的根本上,通过自动学习病历文本数据中的诊断逻辑,逐步具备了一定的病情剖析推理能力,能更进一步读懂、剖析繁芜的病例,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或将能像年夜夫一样“思考”。

中国AI系统诊断准确度媲美儿科年夜夫 研究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_人工智能_中国 AI简讯

据美国石英杂志网站(QUARTZ)2月13日宣布,国际有名医学科研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2月11日刊发了《利用人工智能评估和准确诊断儿科疾病》(Evaluation and accurate diagnoses of pediatric disease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文,这是中国在医学诊断中运用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也是环球首次在顶级医学杂志揭橥有关自然措辞处理(NLP)技能基于中文文本型电子病历(EMR)做临床智能诊断的研究成果。

由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央夏慧敏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康教授等专家领衔的医疗数据智能化运用团队联合人工智能研究和转化机构,研发出了“辅诊熊”人工智能诊断平台。
该平台通过自动学习从来自56.7万名儿童患者的136万份高质量电子文本病历中“学会”了年夜夫的诊断逻辑,并将其运用于诊断多种儿科常见疾病,准确度与履历丰富的儿科医师相称。

石英网站宣布截图

研究职员创造,这个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对两类主要疾病的诊断结果尤其出色:一类是流感和伯仲口病等常见疾病,另一类是急性哮喘产生发火和脑膜炎等严重或有生命危险的疾病。

在某些情形下,该系统能够以90%到95%的准确率诊断疾病。
在所有种别中,人工智能模型的诊断准确率均未低于79%,高于一组低级医师,但低于另一组。
不过,高等年夜夫总体上比人工智能系统做得更好。

文章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人工智能在诊断方面的好处,这项研究更是锦上添花。
例如,去年10月揭橥的一项同样来自中国的研究显示,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准确预测了88%处于植物人状态的患者是否会醒来。

2018年8月23日,不雅观众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家当展览会上体验医疗人工智能产品。
新华社 王全超摄

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竞赛中,人工智能系统在准确诊断脑肿瘤方面击败了年夜夫,显示了人工智能在基于图像的诊断中的浸染。
然而,值得把稳的是,人工智能更有可能成为年夜夫有用的诊断工具,而不是在短韶光内完备取代他们的判断。

石英网的这篇文章认为,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领域的运用研究大多来自中国,不足为奇。
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增长了400%。
利用这项技能来促进医疗保健特殊主要,由于中国希望在屯子和城市实现医疗保健的标准化,办理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医疗保健系统的效率。

对付人工智能赞助诊断系统的未来,夏慧敏教授接管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将会成为AI技能在医疗中履行运用的主要里程碑。
其最大的贡献在于,AI不仅仅能够‘看图’,而且能够‘识字’,能像人类一样读懂文本中蕴藏的疾病信息。
但必要复苏认识到,我们仍有很多根本性事情要做踏实,比如高质量数据的集成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大数据的网络和剖析须要算法工程师、临床年夜夫、盛行病学专家等在内的多领域专家配合尽力。
此外,人工智能学习了海量数据后,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仍旧须要更大范围的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