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人工智能(编程)作品奖精选_猕猴_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编程)竞赛内容
以个人和小组(2-3人)互助的形式参赛,作品报告不限主题,以开源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或纯软件形式提交作品,作品应具备创新性、智能性、可行性和艺术性。重点稽核作者在运用人工智能技能办理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对付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算法事理、数据处理逻辑和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
小学组
智能皮片子装置——武松打虎
作者先容
广东
方逸勋
广州市番禺区红郡小学 六年级
辅导西席:柯志娟
作品择要
紧张特色:
一个由步进电机与舵机组成的机器装置,与皮片子幕布和纸板剪制形象相结合组成的智能装置。
紧张用场:
智能皮片子装置让更多的人认识皮片子、理解皮片子,让传统艺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推动共同发展。同时,可以解放皮片子操作职员的双手,去操控一些新的技能动作,达到人机合营的目的。
与人工智能的干系性解释:
通过机器掌握纸板剪制形象进行演出,让传统技艺与人工智能编程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
评价与互动
传统艺术皮片子结合了人工智能,古今交融。人工智能的加入,让皮片子呈现出更多艺术魅力。这种创新让人面前一亮,觉得既传统又当代,我十分期待!
初中组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
普通猕猴脸部识别系统设计
作者先容
喷鼻香港特殊行政区
雷致远 汉鼎书院 九年级
卢滢檀 汉基国际学校 九年级
辅导西席:马尧
作品择要
紧张特色:
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为普通猕猴设计脸部识别系统“MFR”。在21只猕猴中,采取“猴脸”识别法均匀准确率为82.6%,“猴头”识别法均匀准确率为84.2%。
紧张用场:
“MFR”猴脸识别系统是一种对普通猕猴非侵入性的个体识别方法。该方法不须要打仗猕猴,不侵害猕猴,通过“扫脸”就可以识别不同的猕猴。这种方法可以改进野生猕猴的研究、保育和管理。
与人工智能的干系性解释:
目前喷鼻香港地区对野生猕猴个体识别的方法是打耳洞、植入晶片或文身。“MFR”猴脸识别方法对猕猴没有侵害,识别效率更高。与其他动物脸部识别系统比较,“MFR”采取两种不同的脸部识别方法,识别区域定义更清晰。
评价与互动
哇,这个“MFR”猴脸识别系统听起来好酷啊!
就像我们用脸部识别解锁手机一样,现在也可以用它来认出每一只猴子。这样,当我们在研究猴子的时候,比如想看看它们是怎么生活的,或者我们须要保护它们不受侵害的时候,就可以很随意马虎地知道是哪只猴子了。
高中组
农业植保机器人——
PZUAV-68农业播撒机器人
作者先容
浙江
夏启源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高二
依不拉音·艾尔肯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高一
李嘉怡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高二
辅导西席:陆元杰
作品择要
紧张特色:
1.掌握器采取以STM32F427芯片为核心,PHUAV开源掌握,驱动机器人底盘和播撒器。
2.系统安装两个M8N芯片进行定位导航。
3.实行机构通过Arduino程序对掌握器PWM旗子暗记进行译码实行。
紧张用场:
1.用于葡萄等作物的根部肥料施肥;
2.用于播种草籽、小麦、水稻等作物;
3.用于在禁空领域取代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
与人工智能的干系性解释:
1.自动方案,路径科学;
2.自动播撒,效率提升;
3.RTK定位,精度可靠;
4.自主硬件,性能出众;
5.操作方便,效率提升;
6.快速拆卸,方便运输;
7.模块构造,功能拓展;
8.精准施肥,节约肥料。
评价与互动
农业播撒机器人是一个超级帮手!
它能帮农人叔叔姨妈们在葡萄园里给植物根部施肥料,还能在田地里撒种子。最酷的是,它能在无人机到不了的地方帮忙撒种子和施肥料!
来源: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