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2 19:26

医聊大年夜咖说:从学术立院到培养人才 这家低调的病院一贯在努力_病院_学术 文字写作

在上海老百姓印象中,名列前茅的三甲医院有很多有名度很高的“王牌科室”,例如上海市第一公民医院的眼科,第六公民医院的骨科,第九公民医院的整形外科。
其实在上海,还有不少医院实力雄厚,但是却格外低调。
它们有一号难求的科室,有慕名而来的患者。
本日我们有幸请到了第四公民医院院长熊利泽,跟我们聊聊四院的发展和特色。

本期高朋:

熊利泽

麻醉及围术期医学科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公民医院 院长

同济大学医学院脑功能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所长

973首席科学家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精彩青年基金得到者

学术立院 对得起患者的信赖

主持人:熊院长您好,上海市第四公民医院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牌医院,但是在"大众年夜众印象中四院一贯非常低调。
酒喷鼻香不怕巷子深,实在四院也有非常上风的科室,那么您先给我们先容一下这些科室,以及四院的管理理念。

熊利泽:上海市第四公民医院最主要的管理理念,便是学术立院。
我们要培训医务职员,知其然更要知其以是然,这是一家成功医院的必备哀求,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年夜夫之间水平差距最紧张的表示方面。
那么就要培训我们的医务职员不忘医者初心。

我常说,病人须要见告我们年夜夫的秘密,可能都不愿意与他们的爱人、孩子,还有亲人分享。
还要在医务事情者面前展示他们不愿意展示的身体,这对我们是莫大的信赖,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赖。
作为年夜夫,要把病人的疾病准确诊断出来,并且医治好,是我们医院的学术氛围。

过去,我们医院的耳鼻喉科,还有中医治科是非常有名的。
近年来,我们在老年病人手术、麻醉,还有围术期的管理,对付泛血管病的微创治疗,包括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还有外周血管的微创治疗方面,我们做的非常有特色。

主持人:那么医院是如何把“学术立院”落到实处,覆盖到每个年夜夫,给大家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科研氛围呢?这个理念在医院落实到什么程度了?

熊利泽:做到“学术立院”,最主要的便是在医院形成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
我们举办了福民学术大讲堂,约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医院做学术讲座,包括院士,还有国外的医疗大咖等。

第二,我们成立了青年讲师团,重点培养初到医院的年轻年夜夫,让他们意识到意识到“知其以是然”的主要性。

第三,我们每周、每月都会在科室举行疑难病,还有多学科的谈论及会诊。

第四,我们举办了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例如我们和澳大利亚墨尔今年夜学,共同举办的神经内科培训班,主题是如何处理中风诊断并进行治疗,已经坚持了12年。
那么在这12年当中,海内138个医院,共346名的年夜夫接管了培训。
他们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三级甲等这样的大学附属医院,还有其他大型医院,这些年夜夫在事情岗位中发挥了很大的浸染。

围术期医学 麻醉学发展最新方向

主持人:徐院长,您既是医院的决策者、管理者,同时您也是一名年夜夫,特殊是中华麻醉的主任委员,在这个领域是非常威信的专家。
那么学术立院的理念,是否也能够运用到我们中华麻醉的领域?中华麻醉目前的发展情形又是怎么样的呢?

熊利泽:我个人认为像中华医学会、中华麻醉学会这样的学术组织,便是要起到学术引领,通过学术互换达到促进学术进步的目的。

谈到麻醉,我们可以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归纳。

第一个阶段便是麻醉术的发明,使无痛的手术成为可能,我们可以想象没有麻醉的手术是多么痛楚。
在175年前的1846年,Morton在美国演出当代麻醉成功往后,麻醉的安全性还是很差,每100个麻醉病人就要去世亡一例。

从当时到现在的100多年来,大家进行了很多研究、考试测验和培训,让现在麻醉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这便是第二个阶段。

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又面临新的问题:虽然麻醉的去世亡率降到了1/30万,乃至是1/40万的新高度。
但是如果你去做术后统计,从术后30天的去世亡率来看,麻醉致去世,仍旧排在环球去世亡缘故原由的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还有脑中风。
麻醉致去世,占所有去世亡的7.7%,全天下每年要去世亡420万人。

那么这个问题该当如何办理,尤其是我国正在面临老龄化。
以上海为例,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老龄人口逐渐增加,他们接管手术的风险和青壮年比较要高很多。
如何担保病人不仅仅是术中安全,还有术后舒适顺利的规复和长期转归,都是我们所关注的。

以是我们要做学术引领,我在做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的时候,就提出过这样一个发展方向,便是从麻醉学到围手术期医学,要关注病人终极的规复。
手术不是目的,麻醉也不是目的,病人术后的规复才是我们治疗的目的,以是站到这样的一个高度,围术期医学便是麻醉学的发展方向,这便是学术引领的主要性。

临床结合科研,探索医学未知领域

主持人:也便是说,我们的麻醉不仅仅是局限于临床麻醉结束的那一刻,包括病人后续的全体规复过程,都纳入了我们所说的学科范围之内。
现在我们提到了“学术立院”的理念,说到学术立院的研究型医院,就不得不提美国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们有很多年夜夫都是研究型人才。
我们海内也有很多医院要去创建学术型、研究型的医院,但是普通老百姓可能会认为我明明是去看病的呀,医院不是科研单位。
那我们该当如何让年夜夫把临床与科研做出一个很好地平衡和结合呢?

熊利泽:首先我想说,我们现在所诊治的疾病还有很多是我们诊断不出来的,也有很多疾病在目前的阶段我们无法治疗。
如果我们不去做科研,不去做探索,那么这些疾病永久都无法治疗。
以是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主要性,那么谁来做科研?当然只有年夜夫,由于我们对病人最理解,我们知道有哪些疾病现在是无法治疗的。
年夜夫在临床事情中创造问题,并把它提炼成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也是年夜夫一部分职责所在。

但是在我们目前的临床事情中,年夜夫配备人数不足,我们非常的忙,如何办理这个问题?你刚才提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医院,他们成功的履历便是配备专职科研职员。

在我们上海市第四公民医院,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同济大学像脑功能与人工智能的研究所,配备了专职研究职员来从事这项事情,让我们的年夜夫跟专职科研职员进行友好的互助。
这可能是一个医院从事科研事情,成为研究型医院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成分。

第三,对年夜夫进行科研探索,培训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够提高他的临床诊治水平。
在医院管理中,我们创造长于思考的年夜夫水平是最高的。
以是我以为我们医院把治疗和科研事情,这两方面友好结合起来,这并不抵牾。

人才,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您刚才这个解读给我们办理了一个误区,那么便是科研是为了更好地去引领临床。
但是既然说到科研,就不得不提人才。
我们在人才兴院的这个过程当中,您是如何看待人才的浸染?其余我们在人才的培养上有什么样的一些特点?

熊利泽:我以为人才是非常主要的,人才是一个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体系比人才本身更主要。
这是一个单位主要的竞争力,以是我们医院在人才上是非常重视的。
我个人认识最主要的是上级支持。
以我们虹口区为例,专门制订了人才引进的25条政策,同济大学有关于科研职员的双聘辅导见地,对我们医院的发展是至关主要的。

第二,便是我以为要给这些人才发挥浸染的平台,要给他位置,给他创造一个很好的事情平台,让他在医疗上的特色和科研上的特长能够发挥得很好。

第三,我们不可回避的是要有一定的报酬,那么现在还没有一定的报酬,包括他的家庭,包括孩子的上学可能都须要有一些花费了。

第四,我以为单位要创造一个尊重人才的氛围,当他来到这个单位,就能觉得到这个单位对他比较尊重。
上海包括我们医院在内,护士的来源还是比较缺少的,常常会发生护士来了没多永劫光,就有可能要离开。
若何降落护士的离职率,我们做了一个考试测验:来到我们医院的新护士,我们给她配备一名一对一带教老师。
实施这个办法往后,我们的离职率就大大低落了。
让新入职的护士觉得到说有人关心我,有人带教我,有人来问我,有人来培训我,这样的氛围对付人才是非常主要的,

敬畏生命,医者最主要的教化

主持人:人才要在一家医院里有所依,还有施展自己的平台,可以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看到自己发展的路径。
那现在附近毕业季,可能又有一批新的医学生要进入到医院当中,那我们四院对付青年年夜夫的培养有一个什么样的方案呢?从您的角度,您希望用现有的资源把医院打造成什么样子,有什么方向和愿景呢?

熊利泽:我以为便是对付青年人才来说,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上海市第四公民医院来事情。

首先,敬畏生命是一个医者最主要的教化,必须要有任务心。
作为医务事情者,如果我们对生命都没有敬畏,显然是无法成为合格的年夜夫和护士。

第二,我们要养成一个学习习气。
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有很多疾病我们现在理解的还非常少,例如斯次的新冠疫情,是我们无法预测到的,到本日还在肆虐环球,给我们生活事情造成了极大困惑,这就须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第三,医学是一个实践的学科,希望青年人能够不断去实践。
我曾经看过一本美国出版书本《Outliers》,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的行业只要你动手操作,就有1万小时定律。
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好年夜夫,一名好的外科年夜夫,一名好的参与年夜夫,那至少须要1万小时的演习才能够成为一个精彩者。
以是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要真正长于并习气到病人的床旁,积累我们的履历。

第四,我们要培养年轻医务事情者追求卓越的好习气。
我们都是研究生或博士毕业,为什么有的成为了一名精彩的年夜夫,有的没有,最关键的差异便是我们要有追求卓越的习气。

我们上海市第四公民医院的未来,便是要用最低的本钱,最好的做事,供应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便是我们的追求。
真正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

主持人:欢迎医学生们来第四公民医院,您发出这个约请的时候,实在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四院做好了准备,给年轻人供应了平台和发展路径,更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通过熊院长精彩的分享,相信大家对付上海市第四公民医院有了全新的认知。
有很独到的办院的理念,有很精良的管理者和临床科研团队,也很好地传承了百年院士的积淀,名副实在的宝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