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文对话图灵奖获得者Raj Reddy:人工智能将改变我们的进修办法_人工智能_微软
11月10日,图灵奖得到者、人工智能领域先驱、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 Raj Reddy 访问微软亚洲研究院并作分享。微软环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周礼栋博士对 Raj Reddy 教授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送出一份特制的纪念相册,个中记录了 Raj Reddy 教授与微软亚洲研究院25年以来的点点滴滴。在随后的对话环节中,微软环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洪小文博士与 Raj Reddy 教授对技能的发展和未来进行了深度磋商。Raj Reddy 教授分享了自己对当前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的见地,预测了未来人工智能的研究趋势及社会影响,并与洪小文博士共同磋商了如何拥抱和引领下一个时期。
图灵奖得到者、卡耐基梅隆大学 Raj Reddy 教授(左)与微软环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博士(右)进行对话
洪小文:您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之一,已在领域内耕耘了60年,请分享一下您研究人工智能(AI)的经历。
Raj Reddy:ChatGPT 与当年的 n-gram 模型有很紧密的关系,乃至 ChatGPT 的底层仍旧是 n-gram 模型。60年前——也便是1963年——DARPA(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操持局)认为 AI 非常主要,于是帮助了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进行持续研究。当时我还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而这便是我研究人工智能的开始。但当时的研究并没有那么严明,学者们研究 AI 更多地是出于个人兴趣,例如,他们会创建一个 AI 来帮助自己玩象棋游戏。之后,我们得到了更多的资金。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用来创造智力游戏,还有听说读写等很多人类善于的事情须要人工智能去考试测验。我刚开始打仗打算机的时候,电脑有一个房间那么大,内存很小,且频率很低。现在,个人电子设备已经可以放在口袋里了,内存大了很多,频率也变快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
洪小文:现在的大模型可以完成很多通用任务,它可以开拓很多工具来帮助人类社会。您对此有何意见?
Raj Reddy:在微软,你们有很好的机会去打仗 GPT-4,微软亚洲研究院也正在针对特定领域(例如医疗、生物等)演习专门的大模型。这个领域有很多探索的空间。我鼓励大家多花一些韶光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并将自己的才华利用到精确的方向上。
有几个问题我一贯在思考,但始终没有想出准确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昔时夜模型拥有大部分知识的时候,人类为什么还要去学习?知识有两类,一类是事实性知识,例如数字、韶光等,另一类是技能性知识,例如弹钢琴。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事实性知识,也可以辅导我们如何练习技能性知识,但我们必须亲自去实践,才能学会这些技能。而且,人工智能并不总是精确的,它会产生缺点或虚构的内容。因此,我们须要具备判断能力,须要仔细地、批驳性地阅读人工智能天生的信息,再决定是否采信它的回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利用年夜大好人工智能。提出问题、不断寻衅自己所看到的每一个信息,这对付人类而言是非常主要的。未来的天下将充斥着虚假信息,技能可能被恶意利用。以是,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要盲目相信我们看到或听到的统统,要敢于提问,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不雅观点。
第二个问题是,在未来我们该当专注于学习什么?我认为该当学习技能,而非学习知识,由于所有的知识都将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轻松获取。现在的很多考试都是不合理的,由于他们只稽核我们对付事实的影象,而不考虑我们是否能够随时查找到这些事实。我认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能不仅会改变我们所知晓的知识,也会改变我们学习的办法。全体教诲体系都应该做出调度,侧重于让学生学习技能本身。而且,今后的教诲可能也不须要让学生们都坐在教室里了,大家可以远程上课。
Raj Reddy 教授
洪小文:您认为,在未来,年轻学生须要关注的主要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Raj Reddy:第一个问题是语音。目前,天下上有大约10亿人不具备读写能力,只能通过说话来互换。他们无法在互联网天下发挥任何浸染,被迫降级为“二等公民”。我们或容许以利用基于语音的对话系统,设计一个适宜这类人利用的界面,让他们能够与人工智能进行对话,帮助他们获取互联网信息和做事,例如在线购物、旅行等。读写能力的差距是可以被办理的,技能可以让天下上的每个人都能参与到互联网的活动中。
现在,我想来谈谈措辞。天下上有数百种措辞。我有一个欲望:借助人工智能技能供应的翻译做事,可以让我们读任何书、看任何电影、和来自任何地方的任何人进行交谈,而不受限于措辞的不同。
末了是小语种和方言的翻译问题。许多小语种和方言缺少足够的语料库。人工智能如何利用有限的演习资源学习小语种,并供应小语种的翻译做事?肃清措辞代沟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很大帮助。
洪小文博士
洪小文:很多人以为 AI 过于强大,认为我们该当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您对此有何意见?
Raj Reddy:这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我对此保持积极乐不雅观的态度。我认为,人工智能或许确实会给社会带来一些麻烦,但不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影响。就像每年都有很多人去世于交通事件,但我们并没有停滞利用汽车。
人工智能也可能拥有偏见。由于人类本就有偏见,而人工智能又是从人类生产的海量数据中学习的。这肯定会引发一些担忧,但并不虞味着该当停滞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当汽车刚涌现的时候,人们并不须要考驾照,在很多交通事件发生之后,人们才意识到驾驶汽车之前要经由培训。偏见问题固然存在,但这不是人工智能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该当让利用这些大数据的人去办理。
现场问答Q1:有些人认为通用人工智能会导致学生在作业中作弊,有些人则认为会对学生有很大帮助。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个谈论存在很大不合?如何有效地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教诲中?
现场不雅观众提问
Raj Reddy:我一贯见告人们,在未来,“抄袭”应该是可以被接管的。与其给人添乱,不如鼓励人们在最短韶光内找到答案、办理问题。我希望你们都具备这种能力。
洪小文:在 GPT 可以帮助大家写作的时期,一些人认为我们没必要再学习英语了。这是不对的,英语反而变得更主要了。第一,面对两篇 ChatGPT 天生的文章,你须要对文本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判断孰优孰劣。第二,为了得到更好的输出结果,你须要对 ChatGPT 给出准确、高质量的输入。你须要用措辞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诉求——如果你都不知道如何描述你的问题,别人又怎么帮助你呢?大部分大措辞模型的演习内容都是英语,因此大模型在英语内容上的表现会比其他措辞更好。在“理解”这一层面,能够区分 A 和 B,能够判断 A 比 B 好,须要很多知识和技能。
Q2:对付那些想要跨学科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学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Raj Reddy:我认为有两件事须要做:一是学习编程思维,二是节制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现在的教诲系统编制太过僵化,每个人都必须上大学,在固定的韶光段内修读固定的课程。我们须要重新设计教诲系统,让每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灵巧选择不同课程。这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做更多故意义的事情。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