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答案很少会是“喜好”。

学司帐为什么不吃喷鼻香了?_工作_专业 云服务

但令人悲哀的是,透支了“喜好”之后,并不一定就能得到预想中的结果。

随着经济发展速率的放缓,经济构造的转型,增量市场变成存量市场,许多所谓王牌专业都开始迅速祛魅。
而司帐学更是个中的范例:技能含量弱、天花板低。
但却身负商科光环,外加各路培训机构推波助澜,岗位竞争极其激烈。
此时的入局者们,不少都感到了空想与现实的落差感。

司帐的困惑

十仲春中旬,附近CPA(中国注册司帐师)考试的出分韶光了,赵军正惴惴不安地等待着自己的考试结果。

赵军不到三十岁,研究生毕业两年有余,如今在一家头部上市民企做财务专员。
日常紧张事情内容是整理对外报表,月薪在一万五高下浮动。
和他当年的同学们比起来,不算差,但也说不上多么出彩,勉强算是处于均匀值线上。

他回顾起自己八年前高考毕业填志愿的光景。
报专业时,考虑到自己没有什么爱好,便听了长辈们的建议,选择了司帐学。
当年该高校司帐专业录取分数线颇高,排在了险些所有专业的前面。

大约是由于学校不在一线城市的缘故,大学时,他并没感想熏染到多少商科自带的“高大上”光环。
专业课设置也颇为大略,不须要费多大功夫即可理解,因此他把大部分韶光都花在了玩游戏上。
不过,校内时时时还搞一些企业沙盘仿照竞赛,还是偶尔让他产生了一种在商业前沿弄潮的觉得。

事情后,他却创造,大部分韶光都花费在对数字细节的确认上。
“大概90%以上的韶光都在找报表没配平的那几个数。
”他感到自己的事情十分没有造诣感,同当时预想的“升职加薪出任CFO”严重不符,空想与现实间的落差,让他一度险些陷入烦闷。

面对采访,他将司帐这一职业形容成了MOBA游戏中的赞助位置:整场下来都在插眼做视野,没有经济,不能补兵,不能抢人头,游戏乐趣聊胜于无,但背锅却免不了——视野没做好,接济不及时,还总要被队友埋怨一顿。

归根结底,在一个公司中,司帐等财务岗位虽是必要的,但由于不属于创造营收的部门,产生不了肉眼可见的效益,很难得到高层关注。
且由于讲究绝对严谨,因此大部分韶光都用在了贴票、查账、对账等噜苏事情上。
与外界沟通受限,不受重视,事情噜苏无聊,感想熏染不到发展,是接管采访时不少司帐提及的几个情由。

但实在财务岗位也能产生效益,表示硬代价。
比如税务方案和财政返还两块业务,能让支出本钱真金白银地减少。
但大部分时候由于老板不重视,也不会就此进行褒奖,司帐即便有能力,也不见得乐意操作。

末了,当熟习了公司所有业务后,他选择“划水”,每天花费1-2个小时做完所有事情后,便开始在工位上“摸鱼”。

能划水已然称得上幸福。
一线城市虽然竞争激烈,但毕竟大公司多,只要靠住一个平台,始终存在上升路径。
而越往下走,情形越不乐不雅观。

李丽是某个三线城市一家私企的司帐,但由于老板注册了数十家公司,紧张业务是利用避税洼地做走账,以是李丽日常的事情内容覆盖了所有公司的业务往来。
日常,李丽须要掌管所有公司的报税主体、审计主体、记账主体、出报主体、开票主体、开票机、金税盘,网银账户以及ukey等,还要记录主体之间的资金和业务。
日常事情极为噜苏,月薪却只有不到五千元。
如果不是老板还乐意把事情交给代理记账公司做一部分,切实其实无法支撑。

前段韶光,由于一场虚开拓票的轇轕,前雇主将任务都推到了她头上,自己则佯作不知。
接到税务部门的关照后,李丽“哇”地一声哭了:一分钱没赚到,还可能要面临数万元罚款,乃至更大的麻烦。
她不知道这份事情干起来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比李丽还惨的大有人在。
事实上,在更多小城市,司帐完备成了集约化外包业务,报酬和事情环境同流水线工人相差无几。
“十几年前,我去报名CPA考试的时候,途经一个记账公司,往里瞅了一眼,看到了至少几百人乌泱乌泱的格子间。
当时第一觉得竟然是《包身工》。
”知乎上一名金融财务大V “诗与星空”不无悲哀地写道:“小公司找代理记账,从凭据到报税,200(元)一月喷鼻香不喷鼻香?七八年前,我分开财务、以IT顾问的身份搞财务共享的时候,就知道大公司将要淘汰传统意义上的司帐了。

技能结合

近年来,只管打算机专业崛起,大学司帐专业热度有所低落,但总数仍为数不少。
前不久,Bilibili一则招聘缘由贴出,个中显示,司帐岗位的招聘报名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300。
诚然,B站作为头部互联网公司,岗位受到大量关注并不稀奇,但该供求关系依然只能用夸年夜来形容。

("大众年夜众号“哔哩哔哩招聘”干系内容截图)

而根据前瞻家当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中国高考热门本科专业类排名及先容》上,司帐仍在高考热门报考本科专业类TOP30行列内,位列第24。

但司帐专业的分外之处在于,其一贯被“高大上”的光环所包裹。
不少考生,选专业时都抱着升职加薪、担当CFO,乃至参加IPO敲钟的抱负。
现实却每每骨感。

关于司帐等泛财务岗位的发展路径,社交网络上时常爆发争议。
在知乎“学司帐的你,现在怎么样了”干系的问题下,会创造两种态度:一种是“劝退”,认为司帐专业毫无技能含量和事情乐趣可言,选择这个专业,未来注定低薪无聊;另一种则认为任何专业都存在上升通道,焦虑只不过是学生的庸人自扰。

郑天玑是知乎上一个有名大V,目前粉丝近十万,普遍被人认为是“司帐专业劝退”热潮的发起者,也是第一个将司帐贬称为“老财”的人。
梳理其发言,可以找到一个理论核心:司帐作为一门弱技能学科,在市场上并无太多竞争力可言。

他将财务职员的失落业潮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源于司帐电算化、业务信息化等技能革命,韶光大约在十年前。
为此,他拿了老家两家规模相似的重工企业作了比拟:“一家是20多年迈国企,遵照传统手工司帐,财务职员多达40人;另一家是老国企里的高管出去创业,采取电算化管理,引入信息系统,全体财务部不到10人,从原来网络数据须要多人跑到车间一个个校正抄录,到软件后台上传一键天生报表。
职员缩减了4倍。
”而在这十年中,随着各大制造业企业全面推广ERP乃至更加精进的MRP管理,对财务职员需求数量更是逐年低落。

第二阶段,则是技能精进+模式革命共同浸染的结果。
随着无线网络、电子署名、4G、乃至5G的遍及,在互联网公司的推动下,电子***逐渐取代了纸质***,电子税务局开始取代人工办税,手机端OA、订票订车APP及电子支付技能内聚到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中,带来了财务数据电子化闭环,实现了报表业务同步显现。
使得不仅仅是制造业,所有行业都开始了财务机构的精简。

两波革命,导致原来须要多道手工处理的环节被信息传输所替代,企业对财务职员的需求越来越少。
原来集团公司开一家分子公司,至少配一名财务,一名出纳,如今却多是成立财务中央,卖力各大分子公司财务业务的统一处理,成为所谓“财务共享模式”的前身。
财务开始同客服一样,变得越来越流水线化。
“公司方面来看,一个事情可以被量化的岗位替代性很高,没必要为其设置过多晋升路线;从个人角度来看,长期专一于此的人只会被不断加压的事务性事情而考察,无暇抽身做其他更有竞争力的业务。
”郑天玑总结。

比较“劝退”,另一种心态要更积极,认为司帐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直接或者经由适当学习培训后,实现在头部行业的全就业,风险抗性较大。
而反过来,目前一些所谓高薪专业,如IT、金融等,能进入的行业明显受限,岗位也不多。

“行业风口周而复始,一个行业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不可能永恒在头部地位,当行业无可避免回归正常时,从业职员的收入一定也会承担风险溢价消逝所带来的减少。
但司帐专业的人还可以流动到其他新兴行业,担保一份有一定风险溢价的收入……职业方案不能只看面前几年,而是要看生平。
”知乎用户“三水工”如此评论道。

但“三水工”也承认,司帐专业的同学也要积极拥抱社会的改变,千万不能只囿于记账。
其本人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大学时辅修了两年的打算机运用专业。

无论悲观还是积极,两种说法实在都殊途同归,都承认了司帐作为一门弱技能学科的事实。
想要提升,必须要与其它技能相结合。

今年七月,清华大学对外宣告,将停滞招收司帐学本科专业,也从侧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证明。

面对外界的谈论和质疑,清华大学司帐系主任肖星做了一个简短回应:和人工智能取代司帐没有任何关系,清华的司帐专业培养的学生还不会被机器取代;其次,不是停滞招生,而是不单独招生,纳入经济与金融联合招生,未来会在经济与金融专业开设司帐方向。

在接管《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心财经大学司帐学院教授卢闯表示:如果司帐的功能仅限于记账,被人工智能取代只是迟早的事情。
但现实是,记账功能只占司帐功能的1/5乃至1/10。
“比如,一个企业的财务总监所从事的事情大部分与记账无关,而更多的是信息表露、预算管理、资金调配,这些事情有赖于记账供应根本性信息,但事情性子却完备不同。

另据《中国科学报》宣布,卢闯所在的中心财经大学,目前进行的便是以“人工智能+司帐”为主题的人才培养改革。
既然记账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那么学生的任务,便是演习这些人工智能。
西南财经大学也开设了司帐学大数据方向实验班,意在培养学生的大数据剖析与处理、人工智能技能等理工科专业技能。
这一趋势,很可能会成为未来各大高校司帐学发展的主流。

上升通道

但向技能结合方向多栖发展的人只占了一小部分。
随着每年涌入司帐这条的赛道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加倍激烈,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另一条路径:考证。

这一点,恐怕同各大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打开司帐干系网站和"大众年夜众号,诸如“考上CPA,给事务所里挂个证就能每年十万”、“考上CPA/ACCA/CFA,出任大公司CFO,年薪百万”一类鸡血式宣扬铺天盖地涌来。

但随着CPA持证人数量越来越多,这些话愈发令人难以采信。
但却拦不住前赴后继的追梦者。
高顿财经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注协非执业会员+执业会员+个人会员总数已靠近55万人。
2019年整年,报考人数高达173.15万人,2020年估量将达到200万人。

但据赵华不雅观察,虽然自己CPA还没全科考下来,但由于入职韶光还算早,比较后来者更熟习业务和干系人脉,在公司算是“卡住了位”。
而去年今年毕业的学生,即便有CPA,也只能从事最根本的贴票、报销、整理底稿等事情。

比较教科书上五花八门的业务,司帐这门事情实在更看重履历和资历。
一种形式的业务,比如并购,做过便是做过,没做过便是没做过,同考证关系并不大。

“培训机构总爱洗脑,说什么做账很低端,但做管理很高端,考过了CPA,就能做管理。
但做管理实在须要业务履历和人脉,升不上去,没有职位,什么都打仗不到,当然什么都没有,更升不上去。
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
”赵华如此总结培训机构的话术。

但他也承认,司帐干系证书的浸染虽然没有培训机构吹得那般神乎其神,但在职业生涯中却也不得不考。
“虽然没有实际浸染,但这却是你差异舶来品唯一的东西。
一线城市CPA是根本门槛;大公司的管理层,CPA更是个拍门砖。

“司帐的地位过去被抬得太高,乃至被视为文科生唯一的救命稻草。
然而什么专业都能考CPA做老财,半路出家的行政小妹、二胎妈妈、保洁姨妈都想做司帐,这一点就证明了司帐的低门槛和极度内卷的现状。
”在关于清华大学停招司帐本科生的问题下,郑天玑如此评论道。

在不雅观察了当年所有同班同学们,以及自己的董事会领导的发展后,除了走与打算机等外专业结合的路子之外,赵华还总结出一条上升通道:毕业后进入“四大”或内资事务所,积累技能履历后,进入头部券商、企业或平台,进一步积累资源和声誉,终极以整合伙源为生。
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选择的路径正好相反: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小企业,从出纳做到司帐,等着升财务经理,打仗的业务范围和人脉都很窄,期间一直考证。
这样做的代价便是掉队于时期,随时会被淘汰掉。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机构培训讲师对赵华的意见表示赞许,他见告中国***周刊:“事务所出来的,大概率在专业知识上更强一点;企业升上去的,在各部门间的折衷能力,跟银行和税务部门的折衷能力和熟习程度,都会更强。

“技能含量上,司帐便是个浅知识,而且上限很低。
一样平常同一个公司里用到的还只是这种浅知识中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事情都是重复性的。
如果想向上发展,一定要跳客岁夜平台,吃平台红利,运作资源。
但在这之前,你得先想办法用CPA淘汰掉一批人、把简历学历刷好看一点。
以是我们这也算不上洗脑,只是这个行业没办法避免的特性罢了。
”上述讲师对中国***周刊总结道。

司帐从业者面临的,实在是许多行业如今共同在面对的一个宏不雅观问题: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赛道日益拥挤的同时,新技能的引入又在不断对行业原来空间进行挤压。
双重压力下,不只收益被压缩,晋升通道收窄,乃至连基本的生存空间都加倍受限。

而为了担保不被时期的列车甩下,大家只好在不同的路线上做考试测验,试图找到适宜自己的破局之道。

(文中赵军、李丽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