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祁门县:水利助祁红“一茶红世界”_祁门县_茶叶
祁门红茶以其独特的“祁门喷鼻香”有名于世,位列天下三大高喷鼻香红茶之一,是祁门县最响亮的金字招牌。茶叶家当是祁门县的支柱家当之一。近年来,祁门县在各产茶区推进以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培植,为茶叶生产和茶家当发展运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效节水灌溉 让茶叶多产提质增效
2015年,祁门县以纪念祁门红茶得到巴拿马万国展览会金奖一百周年为契机,履行祁红家当发展“2111”提升工程,即利用5年韶光,全县红茶栽种基地达20万亩,祁红茶叶产量达到1万吨,茶农夫均来自茶叶的收入提高到1万元,祁红家当高下游的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如今,以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培植,正在助力祁门县祁红家当发展,使“2111”工程早日成为现实。
山上的茶园里,包含蓄水、给水、喷灌等举动步伐的农田灌溉系统正在发挥着节水、保水的浸染。“这些灌溉系统就像人体内的毛细血管。”祁门县农水局局长黄德刚形象地比喻道,这些风雅化灌溉举动步伐延伸到山头台地,为茶树成长供应充足的水分养分。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的南麓,是祁门红茶的核心产区之一,祁门县茶园智能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祥源茶业的历口生态茶园基地就坐落于此。
在历口生态茶园,刚修剪完的茶叶整洁有致,茶树间直立的高压雾化喷头将氨基酸水溶肥均匀喷洒到叶片上。事情职员说,借助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技能,茶园管理的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实现节本增效。
“我们采取智能固定喷灌式水肥一体化技能,根据茶园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肥规律,将可溶性肥料与灌溉水配兑在一起,通过管道系统供水、供肥。这样一来,土壤就会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茶叶的成长特点及需水需肥特性,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供应给茶树。”茶园的事情职员向先容,管理操作通过手机App即可进行,从而实现茶园管理科学化、当代化、自动化、智能化。
“前辈设备的运用使灌溉既精准又可控,灌溉水利用率充分提高,每亩可以节水40%以上。”祁门县农水局副局长程进见告,这套系统无需人工便可实现定时段、界说务灌溉。高效灌溉带来了喜人变革,茶叶的产量得到有效提高。
以前祁红只采摘春茶,即只在谷雨节气提高行采摘。别的时令,由于景象变革、灌溉不充分等缘故原由,茶叶品质难以保障,茶农基本不采。茶叶白白老化,摧残浪费蹂躏了大量高山茶叶资源,加上传统茶农习气于对茶园粗放管理,栽种不科学,导致茶叶效益未得到充分表示。
高效节水灌溉的大面积履行,有效办理了缺水问题,茶叶的成长不再受干旱景象影响,提高了茶叶发叶率,茶叶采摘次数增多,茶叶产量自然得到了提高。
“像这样的喷灌系统,我们已经建立了两处。2018年,全县实现茶叶产量6630吨、茶业综合产值35亿元、茶农夫均茶叶收入5400元。效果还是非常好的。”黄德刚说。
小流域管理修复水生态环境 助力茶家当发展
祁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连绵的群山为茶树成长供应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茶叶的成长,灌溉用水必不可少,生态环境也不容忽略。茶树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生产出优质的茶叶,相反,环境不佳的地区,茶叶品质和产量都会受到影响。
近年来,祁门县以打造清洁型小流域和提升水源涵养为导向,大力推进小流域管理。沟道管理工程、村落落人居环境整治等方法,对修复水生态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浸染。
来到历口镇湘东河小流域管理项目点,这一项目涵盖牯牛降保护区南麓的整片区域。只见远处青山含翠,水面波光潋滟。祁门县农水局事情职员说:“这里的水质很好,可以直接饮用。”
小流域管理打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附近的茶园直接管益。程进说:“如今,污染少了,河道整洁了,河里的水更干净了,水质有效提升,成了茶园灌溉的优质水源。”
茶农从河边抽水进入山下的蓄池塘中,采取管道泵加压后向茶园运送。从水源到喷灌,祁门县为茶园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灌溉系统。
水利培植,为茶园的灌溉供应天然水源,使得茶叶在夏季和秋季也可以采摘,大大提高了茶叶产量,优质茶叶的比重大幅度增加,茶农的收入也相应增多。
“下一步,我们将采纳政府勾引的办法,政府资金补助一部分、企业自己包袱一部分,用于建造蓄池塘和喷灌举动步伐,将高效灌溉扩展到更多的茶园,确保茶叶产量每年都有提高、品质不断提升。要使祁门真正成为‘因茶而名、因茶而富、因茶而强’的中国红茶之乡,让祁门红茶‘一茶红天下’。”黄德刚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李坤 赵学儒 常璐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