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嗅探技能,是指利用由老式手机主板、天线、条记本电脑等硬件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等拼接组成的短信嗅探设备,截获周遭500米范围内同一基站下手机用户在2G环境内发出或者吸收的短信信息,从中提取机主的手机号码、短信验证码等内容的短信信息获取技能。

一觉醒来钱没了!当心“短信嗅探技能”新型犯罪_被告人_信誉卡 AI简讯

犯罪分子是如何运用嗅探技能侵害我们的个人信息及财产的?

案 件 详 情

2021年7月至8月期间,被告人赵某伙同被告人李某先后在两处人口密集的小区租住房屋,利用网络购买的嗅探设备等作案工具,同步吸收周遭约500米范围内的手机号码和短信信息。

他们利用获取的手机号码登入手机APP及网络平台获取他人***号及***号等信息,再利用获取的上述信息资料上岸互联网终端盗刷被害人账户中的钱款。
通过上述手段两人盗刷被害人公民币共计73102.77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

被告人赵某、李某通过盗取手段造孽获取被害人手机号码、***号码、***卡号和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资料,足以让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数量巨大,其行为符合窃取信用卡信息罪的犯罪构成。

被告人利用上述盗取的信用卡信息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盗刷利用,盗取他人***内钱款,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且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信用卡诱骗罪,故对被告人赵某、李某以信用卡诱骗罪定罪惩罚。
分别判处被告人赵某、李某有期徒刑五年四个月、五年六个月均并惩罚金公民币五万元。

当下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日益盛行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此类犯罪作案手段暗藏戒备难度巨大挽损可能微弱是威胁公民群众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毒瘤”。

法官提醒

一关闭***及各种支付APP的小额免密支付功能;

二提高各种网络APP上岸及支付验证手段的繁芜程度;

三安装手机警能安全软件拦截和屏蔽垃圾、骚扰信息;

四如遇手机旗子暗记溘然降频或不断吸收非本人操作的非常短信验证码时立即挂失落、冻结账户并报警。

转自:滨海新区法院

来源: 石家庄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