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产品经理晋级答辩该留心哪些点?_产物_通道
在互联网圈,大家对腾讯的职级有着普遍的认知:腾讯职级体系分6级,最低1级,最高6级。同时,按照岗位又划分为四大通道,内部也叫“族”,每一级之间又分为3个子级——产品/项目通道,简称P族;技能通道,简称T族;市场通道,简称M族;职能通道,简称S族。
提前补齐短板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写PPT之前,你须要把通道晋级的标准理解清楚,两个级别能力差距突出的部分,便是这个层级的关键点。
比如2升3,从通道标准上的这个图上就能清晰的看到差距的突出维度:沟通能力、实行力、产品方案(版本操持/节奏)、市场剖析能力/前瞻性、专业设计能力、技能知识、其他知识(财务、生理学、美学等)。
同时,须要多借鉴前辈的晋级履历,多理解跟你通道干系的同事的晋级答辩心路,公司内部有个知识共享平台「KM」。
我当时是把KM平台上关于产品通道的晋升文章都过滤了一遍,提取了一些我认为的共通点和代价点,然后对照通道的哀求具备的能力标准剖析:哪些是自己薄弱的?哪些是自己善于的?思考薄弱点该如何改进?表示在当前及未来的事情中。
以是,实在是越早准备越好,由于它会成为你的辅导思想,潜移默化的表示在你当前的事情中。比如:你的弱势是数据剖析,那么平时就要对产品数据敏感,多做些数据比拟剖析;如果劣势是市场前瞻性,那就要多关注行业动态,友商的布局,多思考你的产品定位,总之不要让它成为你的短板。
选哪个产品来讲?
——只管即便选择完全的,有寻衅的近期项目来讲,牢记贪多。
腾讯哀求晋级所讲的项目为近半年的产品, 以是只要申请晋升的button是点亮着的,你就去试试。不然产品拖到后面,也会被寻衅,会被问到为什么不早点去走通道面。通道晋升不仅仅会影响到薪水,还会影响到你的职业发展。
晋升答辩前的准备会迫使你在项目结束后,对自己做一个深度复盘,帮助自己更快速的发展。不要用忙,没韶光给自己找借口,做项目基本不会不忙的,work-life balance是自己把控的,我自己也是走了一点弯路。
PPT上放一个产品,还是多个产品?
实在都可以,如果是多个产品的,你须要从多个产品经历中能提取出一些共性和线性的东西,然后以这条共性的方法论或者履历展开,用项目来验证你的方法论。在20分钟内把这条线讲透,其他枝节都不主要。产品经理也是须要具备这种提炼重点,对症下药的思维能力。
如果讲一个产品,那只管即便选择一个完全的项目,如果有从0到1的产品更好。梳理几个做成产品的关键点和由此推导出的可复制的方法论,把它讲透。
产品如何讲?
确定了某个产品,如何来陈述?
可以借鉴「黄金圈法则」,「黄金圈法则」是营销大师 Simon Sinek 在他的 TED 演讲上提出的理论——也是著名的乔布斯思考模式。
跟随这个法则的还有一句名言: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 they buy why you do it。
这个模型的核心是一个“黄金”圆圈,由里而外分别是why-how-what,意思是:任何成功的组织或者个人都是从why出发的。直指问题核心,从为什么开始,然后是如何做,末了才是做什么,效果如何。
第一点:WHY?
首先,你要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把产品的背景和意义,碰着的行业痛点讲清楚。
不要把关键信息放在备注里,只是口头说,要直接把行业或者竞品的一些数据放在PPT里能干的位置上——行业碰着的痛点是什么?竞品有哪些?他们分别的布局是若何?
讲清楚「why」,一方面能突显出你的思考高度和市场的敏锐度,以及做这个产品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场的评委可能并不是做你这个领域的,对你的产品也不理解,你要让他们先理解了你这个产品背景是什么,继而他们才会有兴趣听你是怎么做的。
第二点:HOW?
这块讲不好,是个坑。
把稳是讲如何做好,而不是如何做?
也便是说项目内容不须要面面俱到,但你提炼的几个点,一定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
比如说我提到我们的产品首先要具备支持模型全格式的能力,那为什么要先做这件事?
我当时是从以下几个点剖析的:
首先通过研究创造了一个现状:游戏资源的原始格式非常繁芜balabala……行业办理方案是若何的?目前业界,没有一泛竞品平台能支持全格式,balabala……国外一些有名的模型网站如A站和S站,海内的X站等,他们各自的现状若何?竞品为啥不办理你这个问题,是方向还是能力问题?S站和A站还有海内平台,他们的方向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上风在哪?如果他们往后也做了怎么办?比如我们须要有支持最全格式的能力,才有盘活项目、沉淀海量资源的可能性。我们的用户上传者须要批量上传,浏览者也能基于更强大的资源库里找到得当的作品。同时也能形成差异化,有别于业界的其他产品。至于上风,我们大概有X个月的XX技能壁垒。我们采纳了什么方案?也便是下面要讲的what。综上How要讲好,须要直指核心点,是你做成这个产品的关键要素。
第三点:WHAT?
「what」是基于你上面「how」的剖析结果,我们采纳了方案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跟预期好比何?
比如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在知足了核心能力后,看到了效果:产品支持市情上所有的主流资源格式,XX事情室作为第一批互助伙伴,导入了XX万级的历史资源,沉淀了第一批作品。
这个是一个从0到1的案例,那如果并不是从0开始,那就须要列出由于你的这个方案,终极的效果相对付之前的数据比拟。
很多时候,一个产品在阐述的过程中有些核心能力点是有关联度的,由于什么做了什么,然后达到什么效果。同时,创造可能还不足,或者由于这个功能带来了其他的问题,然后我们又做了什么,这次又达到了什么效果?
有数据就抛数据,最直接,提升的效率都只管即便量化;没有直接的数据,你也尽力去在当前业务框架下,去推导出一个符合逻辑的数据,如果评委对你的数据迷惑,你可以阐明给他听,你是怎么思考的。
数字不主要,主要的是你的拆解推导维度,解释你是真正的在考虑这款产品的代价。
其余,产品初期,没有太多数据的情形下,产品比如获了什么奖,有互助伙伴,用户,领导对你的褒赞,这些都可以平时记录下来放在你的PPT里,都是非常有利的举证。
三个把稳点
1)你在项目中起到的关键浸染?
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是不是拥有低一级别的能力也就够了?或者换个其他人也能做?也便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你只管即便把这些能力概括提炼,放在PPT前几页,让口试官一开始就对你有这样的认知,然后通过你的产品逐步论述拆解:你是分别做了哪些事,确实验证了你之条件到的能力?(换个其他人可能真做不了,或是不一定会先做这个方向)。
2) 产品的“难点”在哪里,或是做产品的过程中碰着什么寻衅或者困难?
当然,这也可以作为你上面的讲“How”的个中一个点,就看你怎么梳理你的ppt架构了。
这个问题我在KM上看到也有同学在问,由于一个困难点经由层层剖析,每一部分都彷佛变得大略了,彷佛也没有什么难点。我在看我自己做的东西也会有这种觉得,拆解下来每个部分都不难啊。
但评委稽核的点,可能并不在于你做的东西有多难,由于大家都清楚搞懂了都不难, 没搞懂的话什么都难。真正的稽核点是当你面对这个问题时,你是怎么思考的,逻辑是否清晰,有自己的方法步骤,包括是否做过一些横向方案的比拟,有数据的最好能罗列一些数据。
这也是非常花韶光的地方,同时这也是在论证你在项目中的关键浸染,是不可被取代的。也是评委会在你的陈述过程中,剖断你是否具备这个level的一些技能点(比如上面雷达图)的标准之一。
在陈述过程中如果被寻衅,也不用心虚。你能做的便是见告别人,在这个场景下,我的选择和判断便是最佳或者靠近最佳的。自傲心非常主要,评委不见得都理解你的产品,在全体答辩过程中,你便是这个产品的专家!
3)在先容完项目后,记得在结尾梳理下前面你对付这个项目的贡献小结。
算是加深评委对你PPT架构的印象,如果前面他分心没有听清楚的,这个时候,也能大概知道你做的事,在结尾留个好印象。其余,如果你以为你的产品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假设它是一个特殊亮的点,但由于韶光关系,还没来得及做,也可以放在你的感悟里面,算是你对付产品的方案的一点思考。
答辩前的准备
说完了如何写ppt内容,再谈谈答辩前的准备吧。
1. 让资深的通道专家或者leader帮你把关
答辩口试25分钟,真正给你讲的韶光最多在15-20分钟,剩下的是评委提问韶光,一样平常会有3-5个口试官。
双盲标准,在答辩前,评委和你都不知道对方是谁,面完也不能打听和套关系,这都是违反腾讯高压线的行为。
以是,准备充分非常主要,最好在写完PPT后,找你的老大或是干系通道的专家帮你看下PPT,最好是曾经担当过该通道的口试官。但由于我当时部门内没有资深的产品专家,以是我须要去总部深圳答辩。
我是在答辩前2天,才找到一个担当过P通道的口试官帮我看了下,要修正的地方还挺多,韶光非常赶。以是,如果可以,尽可能的更早点让专业的产品专家看一下,纵然本部门没有,也可以找其他部门的产品leader帮忙指示下。
尽可能参加晋升仿照答辩,一方面能让你获知即将被寻衅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也会让你有韶光节奏感,减轻现场紧张感。你可以把大家提出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做好问题备份。腾讯内部有些部门会安排至少2-3次的仿照评审——直接leader评审、部门组织的仿照评审、还有分公司安排的仿照评审。
如果没有仿照评审也没紧要,你可以尽可能的穷尽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把能想到的问题和答案都逐一列出。当时中央只有我一个产品过通道,我在准备答辩的过程中,实在也短缺了这一环。在深圳答辩前的一晚,我用手机开了录音,把自己的陈述内容录制下来,重复听,觉得欠妥的地方,就停下来修正说话,直到自己以为没问题,没有了外部依赖那就自己多努力吧。
2. 提前勘察现场
在评委果位置上核实PPT内容:
提前熟习去现场的路线和会议室里的布局,最好能在评委位置,检讨下自己的PPT内容,字体是否得当,投影屏是否有色差,做到万无一失。
我答辩的会议室,是个非常迷你的6人会议室,用的电视机投屏。20以下的字体基本没办法看清,我临时把PPT上的原来14、16、18的字体全部改成至少20+,标题24+。这点也是你不提前做准备,根本无法知道的。也是很光彩来提前稽核地形了!
在答辩者的位置上多演习训练:
在可能的答辩者的位置上,多演习训练几遍。你可以在每个可能的位置上,都练一遍,让自己更熟习环境,陈述时更有信心!
当然也有猜想之外的情形发生,比如:我在答辩时,评委让我背对投影屏坐,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试测验过的位置,但不管怎么样,此时你已经对全体环境已经非常熟习了,基本是没太大压力的。
小结
关于晋升答辩,末了再做个小结:
有申请晋升的机会,不要错过,试试总归没坏处。提前准备,补齐短板,提前用通道哀求的标准来辅导自己事情。找你的老大和资深的通道专家帮你看下PPT和仿照演习训练,最好是曾经担当过该通道的口试官4. 用「黄金圈法则」维度思考陈述你的内容,先讲why,让听的人随意马虎懂。讲好how,切入核心点,因人成事。PPT的字体,最好20以上,写出逐字稿,多演习训练7. 提前勘察环境,由于你的每一步都有可能跟预期的不一样。末了,很主要的一点:要自傲,你便是你的产品的专家。尽人事听定命,尽力做好准备,不要留有遗憾。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晋级!
作者:卡洛儿,微信"大众号:产品喵要读书
本文由@卡洛儿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