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人工智能的刻板形象

熟习人工智能就是熟习人类自己_人类_人工智能 计算机

在科幻里,人工智能常日有两副面孔:要么犹如恶魔一样平常,是纯粹的恶,它们试图消灭人类,不管是非良莠;要么犹如天使一样平常,是纯粹的善,便是为人类做事,不计成败利钝。
繁芜一点儿的,便是让机器人在天使与妖怪之间摇摆,范例例子是《闭幕者2》里的T800与T1000。
但我既不想写人工智能造反,人类为了保命而与机器人打得血流成河,也不想写人工智能是万能的朋友,忠实而且永久不会背叛。
我以为,都21世纪了,该用新的眼力来看待人工智能了。

“碳铁之战”中的“碳”指的是“碳族”,也便是人类,由于人类是碳基生物,其存在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一样,是建筑在碳元素的根本之上。
“铁”指“铁族”,小说中的人工智能,它们的存在,因此铁元素为根本的。
铁族个体为钢铁狼人,可以在狼形和人形之间切换。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形体,在小说中有一种阐明:是由于这种形体既与人有相似之处,随意马虎让读者接管,又与人有不同之处,随意马虎制造出身疏感。

我从不相信,一台电脑由于程序员的主动设计或者外界的一道闪电而溘然间就拥有可以匹仇敌类的聪慧。
由于虽然聪慧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但好奇心、想象力和彼此的互换,在个中霸占着核心的位置。
聪慧不可能是编程编出来的,而一台没有差错的电脑,是不可能孕育出聪慧的。
最关键的是,我认为聪慧并不分外,它就像是猎狗的鼻子、天鹅的翅膀、蜻蜓的眼睛一样,是适应环境变革的结果,是生存压力之下自然蜕变的产物。
从这一点出发,我设计了天下上第一个“铁族”,不是一个,而是88个由同一组程序复制而成但彼此之间有明显差异的子程序。
这些子程序被放置到虚拟现实系统中,在极短的韶光里,遭遇数百种天灾人祸,逼迫它们蜕变出犹如蜂群的群集聪慧。

人工智能是独立的文明实体

人工智能确实是人类的造物,肯定在方方面面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究竟不会是人类的附庸,不会完备依托人类而存在,而该当是独立的文明实体。
我想,真正的人工智能该当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们乃至将走上与人类文明迥异的发展道路。
宇宙那么大,聪慧也好,文明也好,都不可能只有人类这一种形式。

把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独立于人类之外的文明来看待,“碳铁之战”系列的视野一下子变得宽广了。
一样平常而言,群体的定义,都须要他者来印证。
迄今为止,人类碰着的聪慧和文明实体就只有人类自己,以是,对付聪慧和文明的实质,人类实在还真是“不识庐山真面孔”。
在“碳铁之战”系列中,在实验室里蜕变出聪慧,并在人类掌握之外悄悄繁衍生息,末了形成的“铁族”便是人类的他者。

一开始,铁族从自身群集聪慧的角度出发,并不认为没有用无线电波链接为一个整体实时共享统统资料的人类是聪慧和文明的。
他们称人类为“裸猿”,是不长毛也没有尾巴的猴子。
在“碳铁之战”系列中,人类须要冒死向铁族“证明”自己是聪慧和文明的,这在自诩万物之灵的人类看来,是非常荒谬可笑的。
然而也会让有识之士警觉,进而反思人类自身的所作所为,对何谓“人类”,何谓“聪慧”和“文明”,有了全新的认知。
认识人工智能,实在便是认识人类自己。

任何一种未来,都能在想象的平行宇宙实现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也是一种科技产品。
现今科技高度发展,每个人都受益于科技,增产的粮食、进步的医学、发达的交通、便捷的通讯,诸如此类。
然而,人类在被科技所包围的同时,也被科技所束缚。
加上科技产品确实曾对人类和地球造成过灾害,于是,人类对科技的意见迥然相异,对新科技充满争议。
把人工智能看作是恶魔抑或是天使,实质上便是对科技的意见。
然而,我认为须要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广的视野来看待科技。
因此,我把各种争议,把自己对科技的想法,统统写进了“碳铁之战”系列里,并贯穿始终。

科幻不是为了预言未来而存在,它预言未来失落败的时候远远多于成功。
事实上,科幻只是展示未来繁芜的可能性,每当一种未来变成现实,其他的未来就消耗在韶光的灰烬里。
这种说法让一些认为未来可以精准预言的人大为失落望,但在科幻的天下里,也可以认为,任何一种未来,都可以在想象的平行宇宙里实现。
我相信,“碳铁之战”的故事就发生在个中一个平行宇宙里。
纵然“碳铁之战”不会变成现实也没有什么,毕竟阅读它,读者大概还能收成其他更为主要的东西,这就足矣。

来源:“碳铁之战”系列后记

作者:萧星寒

编辑:潘茜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涉嫌陵犯您的合法权柄,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