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前景怎么样,爱驰人工智能专家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爱驰人工智能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爱驰人工智能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当前,世界正朝着物联网的新时代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未来汽车格局将朝着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但受到环境环保的压力,未来汽车必定会朝着清洁能源的方向前进,所以总结来说,未来汽车会转向新能源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但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也有可能未来会有一种更科幻的更理想的交通工具来取代它也说不定呢,毕竟现在科技发展速度真的超出人们的想象!
智能网联时代的汽车产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18年重庆智博会高峰论坛当中,长安汽车的总裁给我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演讲,在这场演讲当中,他给我们分享的是有关智能时代之下网联汽车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汽车行业从来都不缺少各种不同的话题,不管是传统的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还是智能汽车的发展,都已经处在当下一个变革的风口当中,在下一个方面,我们将会真正的结合当下自身发展的经验,能够更好的开拓属于自己品牌的未来。新时代之中,汽车大的发展趋势,我们都已经做到心中有数,汽车的产品形态还有商业模式,每一个方面都在不断的发生,更多深刻的变化,从产品形态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电动化智能化,以及制造智能化,各个方面都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汽车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在从交通工具直接转变为大型的智能终端,这些方面的转变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当下整个汽车市场所发生的一些变化,而且也会发现青春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改变。面对当下的整个市场消费升级的驱动,以及汽车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了无网无智不汽车的这样的一个时代,所以我们在面对当下的这种情况,能够认识到,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这些矛盾,这样才能够对,未来的市场把握得更加准确,消费者需要更安全,更舒适,也需要更加便捷,更加个性化的汽车,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未来大家对于个性方面的需求,所以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智能网联的新车在未来所占据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而到了2025年的时候,这种比重可能会达到90%。随着汽车行业产业价值不断的发生改变,全球的汽车已经迎来了洗牌的关键阶段。在当下的整个市场当中,产品和技术,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各种不同的变革,汽车的核心价值已经发生了更多的改变,所以我们在面对整个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清楚的知道,汽车商业的模式已经在改变,这就说明汽车产业的利润模式也会随之而来发生了变化,在未来的整个市场,可能会有着更多的变化,而行业当中所面临着洗牌的问题,也会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完成。大的环境当中,有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我们需要真正的建立自己核心的品牌,并且快速的形成了产业竞争的优势,智能汽车在整个时代当中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而且他的能力不足,这些都是其中所存在的一个问题。面对当下的汽车行业,我们所面对的是一次非常伟大的机遇,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场非常严峻的挑战,不管是产业链还是核心的技术以及创新模式,很多
那批整天嚷嚷着互联网造车的造车新势力,2020年新能源退补后,它们是否还能站稳脚跟?且听教授娓娓道来。
寒冬已至,造车新势力能扛过2020年吗?
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预计降幅为2018年的30%-40%),2020年将完全退补。如此看来,2018-2019年间,将会是决定造车新势力或去或留的重要阶段。
众所周知,造车新势力早前凭借极具前瞻性的产品计划和华丽夺目的概念博得大众眼球,要知道当时的传统车企的企业重心仍旧向传统燃油车市场侧倾,继续深挖市场潜能。
但碍于生产资质、硬件设备、造车经验等多方面掣肘,不少造车新势力仍然停留在PPT演讲吸引融资、用草图和泥模糊弄投资方、投建工厂、工程车路试等阶段时,早前稍显落后的传统企业如今已补齐新能源产品序列,甚至打造了稳定的新能源产品矩阵,此前造车新势力所谓高瞻远瞩的“优势”,荡然无存。
而放眼造车初创企业,目前拥有自建工厂的只有威马和前途汽车,真正做到交付的也只有威马、蔚来、新特等寥寥可数几家,要知道“PPT造车”鼻祖的游侠汽车目前还在赶建浙江湖州工厂的路上。要想熬过2018-2019年这段新能源车“寒冬期”,初创企业少不了下述几件“棉袄”:
(1)自建工厂,早日获得“准生证”
早在2016年,相关部门就明确表示:“原则上不再核准传统燃油车生产企业”。而造车新势力要想量产上市,要么申请获得资质,要么就和有生产资质(传统整车生产资质或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车企合作。
换而言之,代工生产或者自建工厂并获得生产资质是造车新势力量产上市的唯二之选。
(2)生产软实力
尽管纯电动车的结构较水路、油路复杂的传统燃油车简单,但汽车终究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构筑起的工业产品,缺乏对供应链的把控实力和真刀***的造车经验,成为拥有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交付路上的最大拦路虎。
作为造车的门外汉,造车新势力在这段由虚转实的敏感期间,稍有差池都将延误战机,而它们最缺乏的正正就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掌控能力,聘请经验丰富的传统汽车人才刻不容缓。
原长安PSA副总裁徐骏加盟爱驰汽车、前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范星转投奇点汽车、前东风雪铁龙市场部部长邓凌和原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江峰加入合众新能源等都是冰山一角。分享趣闻一则:前上海大众总经理张海亮曾于2016年出任乐视超级汽车COO,后携电咖汽车出走乐视,如今创立对标蔚来的高端品牌——天际。
(3)安全性能
今年下半年此起彼伏的电动车自燃事件,将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推到风口浪尖,相关部门提高新能源车准入制造门槛势在必行,这无疑让本就缺乏造车经验的新势力增加了量产难度、延长了交付周期。
假若日后出现质量缺陷而引致安全问题,对于刚起步、尚未构筑起良好用户口碑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无异于毁灭性打击,一个不起眼的安全风波或许将酝酿多舛的品牌命运,所以要在制造生产环节严加把控,选择代工生产的企业更甚是。
(4)量产不是终点,销售成绩定去留
一切的前期准备,都是为了产品上市获利让此前烧的钱早日回笼。但再好的产品,没有合适的营销也只会黯淡无光,为此规模化铺设营销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虽说客制化购车、电商销售等线上销售形式在近年来逐渐得到更多戏份,但不同于买科技产品、日用品,汽车终归是铁骨铮铮的出行工具,潜在买家需要通过现车体验去消除疑虑和不信任感,售前咨询、产品体验、售后维护等缺一不可,线上营销、线下实体店双管齐下才是正道。
综上所述,假若造车新势力能身披上述四件“棉袄”,别说度过退补寒冬,在新能源领域追赶实力雄厚的传统造车巨鳄也并非不可能。
到此,大家对爱驰人工智能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爱驰人工智能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