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背离了坚决不上市的初衷,现在负债300亿的它以及王卫该何去何从,人工智能隐忧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隐情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人工智能隐情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顺丰背离了坚决不上市的初衷,现在负债300亿的它以及王卫该何去何从
趋势所迫,出于无奈!要知道顺丰如果不上市,那么3年和5年后就可能不会再有顺丰这个名字,那么在这种竞争的压力下,王卫是必须要通过上市来改变局面的!从目前的环境来看,与顺丰竞争的行业有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转送,有京东的物流,还有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物流!在他们上市以后,顺丰必须做到的就是通过上市来融资,通过融资来抢占市场份额和扩充实力,否则等待王卫的就是淘汰!
早在2011年,王卫接受采访时表示,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他认为,上市后,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是不利的。这段言论在业内广为流传,并且被解读为“顺丰承诺不上市”。顺丰现在为何违背当初的“承诺”呢?其实因为在2016年的10月,圆通速度借壳上市完毕,成为了首家国内上市的快递公司,二几天后中通快递也成功登陆了纽交所!申通快递,也在201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更名成功,成功借壳艾迪西。2017年伊始,韵达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所以危机感让王卫不得不改变初衷,打响上市的旗号!2016年5月23日,顺丰股权置换欲借壳上市,资产作价433亿元。而在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才在深交所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正式登陆A股。我们从顺丰的业绩报表可以看出,从2016年起,顺丰的业绩出现了明显腾飞的迹象,而没有上市的顺丰其实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量,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看着那些上市,有钱的竞争对手一点一点的把自己的业务量和市场快递这块蛋糕给分割完,这是顺丰最不愿意看到的事。也是王卫最不想发生的结果“到嘴边的肉,因为吃不下了,拱手相让!”所以上市是王卫唯一的出路,只有上市融资到了钱,才有实力说话,才有能力霸占市场,再有可能继续稳坐“快递一哥”的宝座!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有什么疑惑和建议也欢迎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顺丰在2016年借壳鼎泰新材上市之后,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王卫的财富曾经离国内首富宝座也只差一步之遥,而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过去了,目前市值只有1441亿,缩水了60%,令人唏嘘,不过即便如此,王卫依旧凭借着61%的股份,加上其他资产,坐拥1028亿的资产,位于国内富豪榜的第7位。(如下图)
但是顺丰这一手好牌,为何突然就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打成了这样呢?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拼命募集资金进行扩张并购,负债率迅速上升。
早在2011年的时候,王卫说过顺丰坚决不上市,顺丰尽管缺钱,但是不能为了钱上市,但是短短几年之后,比较讽刺的是,在2017年王卫还是一改初衷借壳上市,借壳上市之后,借助上市融资便利的条件,在2017年-2018年9月份这段期间,通过定向增发、子公司国外发行债券、以及国内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一系列融资,公司负债率迅速上升,到全年三季度,负债已经高达308亿。(如下图)负债率高达46%,明显高于同行业其他快递公司。而且进入2019年,1月4日公司准备继续发行不超过160亿的债券产品。
那么这些钱去干了什么,就是扩张并购,因为王卫不仅仅想要做一个快递公司,想要做的是打通整个物流链条,所以通过一系列的收购重组,在重货、冷链物流、铁路、国际快递业务的确都获得了一些发展,但是规模变大了,在没有步入正轨之前,上市业绩无疑被吞噬了,从去年三季度报就可以明显看出,出现了-16%的负增长。而且上市之后,净利润增长率是直线下滑,从2015年全年44.6倍的增长到去年三季度出现-16%的增长,这无疑给公司敲响了警钟。
另外随着业绩的不断下滑,大股东对于公司的未来出现了很大的分歧,第二股东、第四股东、第五股东在去年大幅减持,套现了27亿元,大股东的减持无疑令投资者对顺丰的未来更加的担忧。
第二、面临行业以及同行的冲击和挑战。
要知道顺丰一直以来都是以即时性的邮递快件为核心,邮寄合同和***是其优势,但是随着电子***的发展,顺丰面临一定的挑战,另外在其他生活快递方面,又落后于圆通、韵达,在重物快递层面,又面临京东物流、菜鸟物流的挑战,所以多元化经营的顺丰困难重重,如果接下来不能形成突破,是极有可能重走乐视贾跃亭扩张失败,负债累累的老路。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点评,认可我的回答,点赞支持一下!
作为一家公司,上市应该是所有公司的一个发展目标。华为、老干妈、娃哈哈、顺风等四家企业重新构建上市企业联盟,但是最终顺丰背离了当初的诺言,选择了上市。其实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讲,其他三家公司也不能说不想上市,只不过是每个公司都有各自的原因,有的是技术性的,有的是制度性的,有的则是结构性的,无法完成上市而已。顺丰则突破了自身的瓶颈,借壳上市,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来讲,可以指责顺丰背弃了当初的诺言,但从发展的角度来讲,顺丰其实走上了一个正确之路。
现在虽然顺丰负债300亿元,但这300亿元债务应该是战略发展和基础投入的费用,可以说顺风在物流行业快速的奔跑,借助上市融资的渠道,能够最大限度的拓展自己的业务,成为物流业的一个龙头,占有市场最大的份额,这样是否才能够成为物流行业的标杆。
而且从顺丰的整个经营来看,虽然负债300亿元看着有点多,但资产风险依然可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公司的掌舵人王卫应该考虑的是企业上市之后未来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如何实现自身战略与电商经济发展相融合,在市场占有和服务上有何种突破?
上市给了顺丰无比宽阔的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呈现出最好的顺丰,这是王卫面临的问题,至于说何去何从。只有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到此,大家对人工智能隐情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人工智能隐情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