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号

电讯报道过的人工智能前驱吴文俊被授予“公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_教师_人工智能 AI快讯

为了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培植和发展作出精彩贡献的功绩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期精神,根据第十三届全国公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的决定,付与下列人士国家勋章、国家名誉称号:

一、付与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

二、付与劳尔·卡斯特罗·鲁斯(古巴)、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女,泰国)、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坦桑尼亚)、加林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库利科娃(女,俄罗斯)、让-皮埃尔·拉法兰(法国)、伊莎白·柯鲁克(女,加拿大)“友情勋章”。

三、付与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满族)、顾方舟、程开甲“公民科学家”国家名誉称号;

付与于漪(女)、卫兴华、高铭暄“公民教诲家”国家名誉称号;

付与王蒙、秦怡(女)、郭兰英(女)“公民艺术家”国家名誉称号;

付与艾热提·马木提(维吾尔族)、申亮亮、麦贤得、张超“公民英雄”国家名誉称号;

付与王文教、王有德(回族)、王启民、王继才、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朱彦夫、李保国、都贵玛(女,蒙古族)、高德荣(独龙族)“公民模范”国家名誉称号;

付与热地(藏族)“民族联络精彩贡献者”国家名誉称号;

付与董建华“‘一国两制’精彩贡献者”国家名誉称号;

付与李道豫“外交事情精彩贡献者”国家名誉称号;

付与樊锦诗(女)“文物保护精彩贡献者”国家名誉称号。

中华公民共和国主席 ***

2019年9月17日

点燃中国AI创新精神的“老顽童”

纪念我国人工智能先驱吴文俊百年诞辰

首发:7月8日《新华逐日电讯》成风化人周刊

作者:新华逐日电讯周琳

2017年5月,横空出世的阿尔法狗,让人工智能传遍街头巷尾、童叟皆知。

就在那个5月,我国人工智能的先驱、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到者、“吴方法”创立者吴文俊师长西席,安静地走完了他自己的生平,享年98岁。

吴文俊

今年5月,13位两院院士以及数十位国内外有名专家学者来到上海,纪念吴文俊师长西席诞辰百年,也为新设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央建言献计。

“他的事情无疑属于上个世纪中国数学赶超国际天下水平标志性的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袁亚湘这样说;“他亲自点燃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创新精神”,在唁电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写道。

如今,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从观点走向现实,专利数、投资额、公司量都在环球处于第一梯队。
化身浩瀚宇宙中一颗名为“吴文俊星”的小行星,吴师长西席和他一贯倡导的“科学道路上没有便宜可捡”的科学精神,至今指引着这一代的AI人。

1955年,吴文俊在中科院数学所作拓扑学的学术报告。
新华社发

终生学习的老“顽”童

“中国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人工智能的根本算法研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日前的“徐匡迪之问”,直击海内子工智能AI发展的症结之处。

而回溯吴文俊师长西席的生平,则是通过终生学习,首创根本研究新方向的真实写照。
吴师长西席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得到法国国家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央任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吴师长西席于1951年返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任教职。
2000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能奖。

“最早听说吴师长西席的大名,是在上大学时,同学跟我讲起,中科院数学所有个能人,能够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当时就以为这人有点像左手与右手斗殴的老顽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西席林开亮这样回顾道。

吴文俊在事情(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在不少数学家的眼里,之以是说吴文俊师长西席是数学界的“老顽童”,来自于他永怀幼童的好奇心。
用吴师长西席自己的话来说,他喜好“东看西看”。

他的口述自传里写道:“我是个想若何就若何的人,想玩就玩,想事情就安定悄悄地事情,从不多想。
读历史书本、看历史电影帮助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不雅观念和计策眼力”。

他所说的“东看西看”,大约等同于在年近花甲之际,从零开始自学打算机编程。
“在从事机器证明初期,没有打算机可以利用,为了验证其方法的有效性,吴文俊对上千项的多项式进行笔算,常常持续多日”。

吴文俊师长西席从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中得到启示,提出了用打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方法,该方法在科技文献中被称为“吴方法”。
这一项事情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让他得到了国际自动推理学会最高奖。

“机器化,贯穿中国古代数学的思想是机器化,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便是布局性和机器化。
中国古代数学是着重办理实际问题,它的方法是‘机器’的,跟西方数学的证明不一样,灵机一动什么的。
这是我的创造,这是我真正读懂了中国古代数学”。
吴师长西席在口述自传中说。

他的不少学生回顾说,吴师长西席一贯在传授教化中强调,做研究事情,该当有中国人自己的方向,不要总是随着别人做。
而他自己首创的数学机器化研究,便是中国人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思想。

“科学就该实实在在的,对就对,错就错,这是最最少的科学态度。
不是有个笑话吗,选年夜夫的时候要选他背后的鬼最多的那位。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便宜’可捡,没有廉价的成果,不要抱着侥幸的生理。
”吴师长西席说。

1985年,吴文俊(右一)与学生谈论问题。
新华社发

为人工智能“原创精神”持续发声

“机器的涌现延伸了人的体力,而当代打算机的涌现则延伸了人的脑力。

吴文俊师长西席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之一。
1988年12月,国际“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杂志”第37卷出版几何推理专辑,所揭橥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是由吴师长西席的首创性事情引发的,代表了当时几何定理自动证明的最高研究水平,个中有三篇国外学者的文章专门先容了“吴方法”的事理和运用成果。

在这之后的一个夏日,图灵奖得主、有着“人工智能之父”称号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特意拜访吴师长西席,在个中关村落的宿舍,互换他们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意见。

在人工智能尚未引发风起云涌的热潮之时,吴师长西席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打Call。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回顾道,2009年1月19日上午,他和多位AI方面的学者一起拜访吴师长西席,当面先容了申请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奖”的想法,以勉励广大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的情形。
当时吴师长西席就说,“设立这个奖项并不是要为个人树碑立传,要通过设奖和评奖勾引我国广大人工智能科学技能事情者,具有明确的创新方向和建立有力的创新勉励”。

此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设立的该奖项获科技部核准批复。
“当我把这个见告吴师长西席时,他感慨道,这要感谢党和政府对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视。
”余有成说。

如今,经由多年景长,“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奖”表彰褒奖的范围已从前沿根本研究成果和重大技能打破开始向金融、教诲、做事、工业、军事及社会管理等科学、运用领域辐射,在社会各界拥有广泛盛誉和影响力,继续了吴文俊对中国人工智能未来的期望与寄托。

曾任两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发展中天下工程技能科学院院士的钟义信向说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当时,自己希望在国际学术大会上提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对AI行业50年的总结和报告。
吴师长西席说,很好,“机制”应该比“构造、功能、行为”更击中人工智能的症结,“我们的人工智能的研究不要总是随着别人跑,一定要走出新的路子!50年是一个关口,应该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方案。

2016年2月13日,余有成再次到吴师长西席家中拜年。
那时已97岁高龄的他仍旧精神矍铄,手扶木质拐杖,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他一惯常有的朴实和纯洁的笑颜。

临别之际,吴师长西席欣然题词:“发展人工智能,引领时期前沿”,寄语我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事情者,不能走外国人的老路子,要在原创科学及根本理论研究方面有打破,在智能科学技能运用领域全面发展。

2002年8月,吴文俊在北京举行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讲话。
新华社发

“不给学生题目”的开拓者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人工智能名誉博士班正式开班。
今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央又揭牌成立。
中央成立后,将重点在根本数学、数据科学、数学史领域开展干系研究,力求办理国家重大需求问题,开辟引领主要研究方向。

以另一种办法,传承吴师长西席的精神。
在一次访谈中,吴师长西席自己说,“如果65岁就退休,就不让自己创新了,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这种对开拓创新精神的造就,至今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中科院院士李邦河回顾说,1963年吴老师在给他们讲学习方法时,在黑板上写了12个字: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办理问题,而且说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即是办理了问题的一半。
“作为他的学生,我感触最多的便是他‘不给学生题目’。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小山说,他总是将自己的最新成果或国际上最新揭橥的论文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并找题目。

早在40多年前,吴师长西席便预言,“数学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不可估量的方面,是打算机对数学的冲击。
在不久的将来,电子打算机之于数学家,势将如显微镜之于生物学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那样不可或缺。

这一论述让他的学生、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东明感触颇深,“未来天下将无法避免地被繁芜多变、冗乱无章的大数据所充斥,吴师长西席的论述开启了我们研究数学和人工智能交叉的全新视角”。

如今,人工智能作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家当变革的计策性技能,已经在创新中发挥着“头雁”浸染,一大批创新型的企业在中国抽芽、成长。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美国、中国、英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表现突出,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居环球最高,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居环球第二。

2010年,吴文俊在接管作口述自传时说:“我现在可以算个老人了,走过了人生的90多年,好长好长的一条河流呀。
讲述这些往事,有点像一个顽童,顺着河水捡拾石子,左一个右一个,色彩斑斓的,形状怪异的,或者平凡得没有一点刺目耀眼之处的,形形色色,各类各样,只假如影象这河浮现出来的,只是记得的就捡拾起来。
想来总会给人们留下些什么。

大师逝去,留下的这些“石头”,灿若星辰。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