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潮中,海内各城市“重注”人工智能领域,西安也正在该领域发力。

秦知道丨西部“最强大脑”落户 西安若何打造“人工智能立异成长高地”?_人工智能_西安 计算机

雁塔区未来家当城。
(资料图)

沃土:“新锐”不断 “千亿”期待

“刷脸”支付、自动驾驶、“AI+教诲”……如今,人工智能技能已运用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城市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期。

根据国家方案,到2023年,我国将布局培植20个旁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领悟的范例模式。
2020年3月9日,科技部网站公布,支持包括西安在内的四地培植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西安人工智能家当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获批,让西安硬科技的发展再添一筹码,这既是对西安人工智能家当的期许,也是对西安人工智能实力的认可。

作为近年来致力打造“环球硬科技之都”的西安来说,人工智能是西安硬科技发展的主要支撑之一。
2020年,西安市印发《西安市培植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实现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打造5-7个家当聚拢区,人工智能家当规模超过200亿元,干系家当规模打破1000亿元。

《西安市培植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2020-2022年)》。
(资料图)

“千亿”空想离不开自身秘闻的支撑。
在人工智能领域,西安本身就家底“丰硕”。

在对人工智能家当外引内拓确当下,西安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西安有人工智能企业150余家,年产值约120亿元。
科大讯飞丝路总部、知盛数据集团、京东人工智能加速器(西安)、阿里巴巴丝路总部项目等在西安的“上新”,海内有名企业与西安的携手互助,都实力认证了西安在人工智能家当发展方面的实力和潜力。

人工智能巨子对西安的青睐,来自于西安领先的技能环境和人才思况。
西安拥有与人工智能紧密干系的四大一级学科、且在全国排名前10位的高校;在人才引进上,西安也不遗余力,西安市于2020年再次加码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流入效果初显,成为首个引进人才达百万城市。
西安人才和技能上风之足,可见一斑。

2020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从环球近2000个城市中挑选出前500个最具人工智能创新力城市,推出2020年环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榜单。
个中,我国有32个城市上榜,西安全球排名第60位,全国排名第7位。

目前,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头衔参与到人工智能发展之路,是对付西安城市量级的又一次巨大提升。
良好的“土壤”环境,也让西安人工智能领域崛起正当时。

资料图。

崛起:西安人工智能“爬坡”要靠什么

国家以及城市政策利好相互叠加,正在让西安于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今年7月举办的“2021秦创原·西安人工智能产学研成果对接会”上,对西咸新区等4个人工智能家当发展示范区、曲江新区等3个人工智能技能运用聚拢区、华为等3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西安讯飞等12家智能语音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的授牌,表示了西安去年以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培植的初步成果,也彰显西安将进一步推进试验区培植的信心。

人工智能方案全面清晰,政策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人才上风明显,科研实力雄厚;人工智能家当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存在上风的同时,西安人工智能家当并未形成规模聚拢效应,短缺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与海内子工智能领先的城市比较,西安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较少,且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资料图。

如何填补西安人工智能家傍边存在的不敷?须要西安与人工智能企业达成协力。
为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浸染,西安在不断扩展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早在2018年,西安就发布了《西安市人工智能家当发展方案(2018-2021年)》,支持一批关键技能得到打破,一批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得以发展壮大。
如西安美林数据和西咸大数据公司等一批大数据企业成立,爱生科技和亿航智能无人机等为龙头的多家无人机研制生产企业呈现。
同时,作为人工智能发展根本的打算机、通信、软件和信息技能干系做事业,在西安均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发展。

为促进人工智能家当集聚发展,西安将着力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支持华为根本软硬件、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商汤科技智能视觉、西安交通大学国家运用数学中央、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等平台培植,为行业运用供应根本平台做事。
同时,在智能硬件方面,将发挥三星、美光、紫光国芯、寒武纪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
为大力引进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西安市高新区还设立了总规模超20亿元的家当发展基金,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开释西安人工智能“西引力”。

资料图。

高精尖的专家人才军队和充足的运用处景,是人工智能企业“落户”的主要考量成分。
西安市为自己制订的三年景长目标中,提出,到2022年,引进和造就人工智能高层次领军人才30人以上,培养干系专业高校毕业生3万名以上。
西安建立了人工智能人才引培机制,除了培养运用型人才外,更具备环球眼力,开始吸引一批海内国际顶级研发人才落户西安,以引发人才和技能活力,驱动“硬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化,赋能百业,升级西安市的传统家当,进而擦亮古城“硬科技”新名片。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获批,正是近年来西安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打破与提升的有力证明。
依托政策支持、人才供给等方面发力,历史名城西安跻身全国智能城市的领先位置,未来可期。
(文/李炘弋 李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