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用活用好“AI+” 探索生态情形保护“数智”模式_北京_鸟类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能迅速发展,“AI+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实践正在北京亦庄发达开展。通过持续打造当代化生态环境“智”理体系,北京亦庄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赋能生态文明培植,助力蓝天碧水净土常在。
增长“新神器” 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
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信息通讯、云打算、大数据等技能在汽车领域运用的关键载体。今年1月16日,全国首批获准上路测试的无人巡逻车开始在北京亦庄的多个园区、地铁站点、商业广场等人口密集和重点场所24小时不间断执勤,事实上,这也是全国首批移动智能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的无人车,车身安装了雷达及多参数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传感器,具有“安全守卫者”和“大气污染侦察兵”的双重身份。据先容,无人巡逻车与现有卫星遥感监测、走航监测形成互补,24小时不间断运行,实现了对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10)、以及氮氧化物、臭氧等气态污染物共8项参数实时监测,助力精准监控大气环境质量,制订应对方法。
如果说无人巡逻车实现了生态环境监管“末了一公里”,那么无人驾驶环卫车的运用则是北京亦庄在智能清扫领域的探索。头顶“发髻”,下装盘刷,车辆形状科技感十足……无人驾驶环卫车可自动进行道路清扫、洒水降尘等多种城市环卫作业,错峰清扫,与传统环卫作业互为补充,进一步降落道路尘土残余量。目前无人驾驶环卫车在北京亦庄已经覆盖3万公里道路,约90万平方米的清扫面积,助力城市清洁俏丽。
“一网管全城” 按下生态环境保护“快进键”
上午9点半,事情职员紧盯着“城市运行大脑”的生态环境板块,屏幕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监控点总览等一览无余。作为共建共享、集约高效的城市运行综合感知体系,“城市运行大脑”按照“定位管理重点、问题缘故原由诊断、事宜处置调度、管理效果评价”的管理思路,统览空气质量态势,支撑剖析污染趋势,实现事宜闭环处置,生态环境管理为虎傅翼。
通过连续自助监测设备、振动传感器等,北京亦庄实现了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机动车遥测点等的密集、实时监测,辅导企业规范生产、绿色生产。同时,以***抓取道路有无渣土遗洒、渣土运输是否苫盖、工地是否处于土方作业阶段,及时做好扬尘管控,实现可靠溯源、精准治污。
此外,自2017年起,北京亦庄就已在路口、企业、商圈、公园附近,安装了100个小微站。这些不起眼的长方形小盒子,发挥着监测区域PM2.5、TVOC数值的大浸染。接入“城市运行大脑”后,小微站的监测数值情形就转化成了100个绿色显著标识,如果小微站周边空气数值超标,舆图上便会显示成赤色,帮助司法职员及时发展问题,有目标、更精准地进行区域司法。
“聪慧之眼” 守护生态持续向好
盛夏的午后,当把视角移向麋鹿苑内麋鹿自然保护区的一个角落,可以看到6只鸿雁和2只灰鹤在草地上觅食,其余11只苍鹭正在水边静候觅食。能够第一韶光精准地辨别出鸟儿的种类和数量,得益于麋鹿苑的AI技能“鸟口调查员”——聪慧鸟类监测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区域内的生物多样脾气况,此前鸟类监测大多采取“人工+不雅观测设备”的方法。但人力物力投入大,且对监测职员的哀求较高,难以担保鸟类监测的准确性、连续性、完全性。2022年7月,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央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互助建立了一套基于“音***智能感知”的AI鸟类识别系统,为鸟类多样性调查和动态监测供应了创新手段。2023年初,麋鹿苑更是首次以人工智能的办法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这也是此地采取“鸟”脸识别后首次监测到珍稀猛禽。这只白尾海雕在麋鹿苑勾留近3个月,度过了一个完全的冬季。有了聪慧监测系统的“提醒”,对监测职员摸清鸟儿的生活习气也有很大帮助。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来“投票”。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安家”亦城,正是亦城生化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AI系统的利用,显著提升了鸟类监测效率和识别准确度,同时也为经开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普宣扬供应了更有力的技能支撑。
2024年,北京亦庄精准、科学施策,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进。截至6月30日,PM2.5累计浓度同比低落9.5%,道路尘负荷同比低落53%,河流断面达标率100%,优秀水体比例稳定达到50%。
下一步,北京亦庄将以持续改进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丰富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运用处景,拓展提升对环境问题的剖析预测能力,探索精准治污、聪慧管理新路径,为提升当代环境管理能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植绿色聪慧的数字生态文明贡献亦庄力量。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