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三中:人工智能让立德树人看得见_教师_石嘴山
2018年,教诲部在宁夏启动人工智能助推西席军队培植试点,石嘴山市成为宁夏试点城市。今年11月20日至21日,教诲部在石嘴山召开“人工智能助推西席军队培植暨加强新时期村落庄西席军队培植现场推进会”。作为试点行动的范例示范校之一,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的聪慧教室、精准传授教化、智能研训、“互联网+德育”等创新办法在现场吸引了大家的把稳,彰显出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
钟蕊是石嘴山三中的一名语文西席,目前也担当着班主任的事情。前几年,曾有不少问题困扰着她:许多学生习气把发展困惑“闷在心里”,有问题不敢找老师倾诉;日常传授教化任务繁杂,鲜有韶光与学生一对一谈心;此外,每周的思政班会课也缺少系统指引和方案……随着学校积极实行宁夏教诲云、铭师堂教诲等平台,这些问题悄然“迎刃而解”,班级德育事情开始步入正向行驶的“快车道”。
今年返校复课后,钟蕊利用网上爱国主义主题资源《国家危难,少年情怀》,带领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为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的业绩冲动落泪,在《我和我的祖国》合唱中激扬爱国情怀,许多同学体悟到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胜性,并立志向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学习……而这种基于互联网优质资源的德育班会课,已经深深根植到全校师生的日常中。
“以前上班会课,老师便是仅凭一张嘴和一本教案。到了现在,班会课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形式和高科技含量,老师会结合最新的大数据进行诠释,让我们更加形象、直不雅观地理解当现代界的趋势。”学生宋飞阳和刘玺尧对表示。
钟蕊对如今班会课的变革也深有感触:“对付班级德育,平时最高效的手段便是班会课。现在上班会,常常要用到升学e网通上的资源、课件,如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爱国主义教诲、劳动教诲等内容,只须要根据班级情形个性化修正。”
据学校德育主任刘艳玲先容,每学期初,学校都确定本学期德育主题操持表,根据操持表定制干系资源,完全包含教案、音***、***等多元化素材,帮助西席节省大量的备课韶光,从而有更多韶光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除了德育班会,生理康健和生涯教诲也是学校日常德育的主要环节。
今年10月,石嘴山三中通过利用《高中生入学状态综合测评系统》开展生理康健普测,从生理康健、学习准备、性情类型和教养办法4个层面对学生生理状态进行了系统评估。测评结束后,基于后台大数据智能剖析,学校专职生理老师燕鹏就即时获取了全校和个体的生理测评报告及预警名单,从而更加对症下药地走进学生内心,针对有生理问题方向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开导。此外,燕鹏老师也通过平台各种生涯方案资源,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大学、职业、专业,融入外部天下。
以人工智能助推西席军队培植行动为契机,石嘴山三中履行“五三四三”工程,将立德树人、减负增效、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协同育人作为改革的五个方向,着力办理新技能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积极运用智能助手、智能阅卷、智能组卷、智能剖析等开展传授教化事情,让重复性事情量减少40%以上,教室效率提高20%以上,西席事情压力得到极大缓解,让他们能够有更多韶光和精力,针对学生们个性化培养方面做更有代价的事情。
石嘴山三中校长陈光华先容说,在“强基、强人和强课”的理念根本上,学校通过“争项目匆匆转型、校企互助匆匆转变、创新模式提效率、技能导向匆匆发展”四项举措,实现了三大转变:“角色向中央转变,即人工智能由赞助的角色变成核心驱动力量,走入学校教诲传授教化的中央;重心向运用转变,强教室便是要构建数据驱动型教室,让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越来越常态;目标向育人转变,办理新技能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教诲归根到底是人的培养和发展,学校的实践表明,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许多西席做不到的事情,但取代不了“育人”的角色。落实立德树人,就要用技能把西席的包袱降下来,促进西席角色从“教书”向“育人”转变。这便是信息化大背景下的学校应追求的让数据会说话,让科技有温度,让教诲看得见。
《中国教诲报》2020年12月12日第3版
作者:徐伊超 李明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