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诲新动向:“双减”扩展功课、课后做事AI场景_人工智能_功课
12月16日,2021环球人工智能与教诲大数据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心电化教诲馆、中国教诲国际互换协会、科大讯飞株式会社联合举办。
教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诲国际互换协会会长刘利民指出,人工智能技能在教诲中的深度广泛运用,将彻底改变教诲的时空场景和供给水平,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融通、业务协同、智能做事。
“可以估量,无论未来教诲如何发展,人工智能都是极为主要、不可忽略的影响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乃至可以认为,人工智能是影响未来教诲形态的最大变数。”教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诲学会会长朱之文说。
“双减”以来,人工智能+教诲在教诲根本举动步伐、数字资源培植、教诲评价改革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家当界帮忙教诲根本举动步伐培植
新型教诲根本举动步伐培植正在完善。刘利民指出,要推进培植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聪慧校园、创新运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教诲根本举动步伐体系,保障大家能够利用互联网享有平等教诲机会的权利。
我国根本教诲是天下上在读规模最大的教诲体系,目前有2.3亿学生、近52万所学校,包括学前教诲、责任教诲、普通高中三个学段以及分外教诲。
目前,全国中小学(含传授教化点)联网率达到100%,出口带宽达到100兆的学校占99.9%,约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中小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西席终端基本遍及,教诲信息化条件明显改进。
刘利民指出,要考试测验建立教诲与人工智能家当的对接对话机制,将家当界的创新创造及时转化为教诲技能新产品,供应更多更优的人工智能教诲根本举动步伐。
加强数字教诲资源内容审查
数字资源培植与共享正在加强。面对疫情,2020年,中心电教馆承担了培植运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主要任务,截至11月30日,云平台浏览次数58.39亿,访问人次33.97亿。
刘利民指出,“双减”文件印发后,教诲部和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对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推介力度。
“减轻学生包袱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传授教化质量,我们要用好网络云平台,这一教诲资源公共做事体系中由国家统筹供应***资源的运用阵地,为互联网+教诲发展供应引领,助力学校提升教诲质量。”他说。
联合国教科文驻华代表处代表Shahbaz Khan先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启动了“关于人工智能和未来学习”的新项目。自2021年至2025年,该项目将为教诲中利用人工智能的伦理原则供应辅导,为在校学生开拓关于人工智能能力的事情辅导框架。
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刘利民指出,还要加强数字教诲资源内容审查,严把内容审查监管关口,为青少年学生营造更加豁亮清明的网络学习空间。
人工智能+作业+课后做事
“双减”扩大了教诲人工智能的运用处景,尤其是作业和课后做事。
教诲部根本教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差异化作业支配和个性化作业辅导。
原来,老师习气了给一个班内50个学生支配同样的作业,现在,老师要给50个学生支配分几层的作业,寻衅之大可想而知。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先容,科大讯飞研发的作业平台,可以一键式支配作业,看似大略,实在背后须要作业要有多维度、动态的标签,和传授教化行为形成的学情数据紧密关联。
办理了支配作业的问题,批改作业又是很大的寻衅。原来批改一个类型的作业老师得心应手,现在如果要批改几个类型,乃至要批改每个学生不一样的作业,老师的压力非常大。
在批改作业上,人工智能也能给老师很大的支持。实际上,人机一体化批改试卷已运用到了中高考中,来提高批改的准确度。
刘利民还指出,要通过“人工智能+教诲”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面向社会开放更多更优的学习资源,知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终生学习需求。同时,人工智能教诲遍及也要从娃娃抓起,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使学生对人工智能实现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创新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根本。
中心电化教诲馆党委副布告李萍先容,近年来,央教馆也陆续推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包含小学版本、初中版、高中版。据初步统计,课程已在全国28个省份落地,课程质量和运用水平不断提升。
在推进课程运用的根本上,前不久又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技能与工程素养框架》,正在研制干系课程标准和评价办法,初步搭建了中心电化教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诲体系。
提高教诲评价水平
只有改革教诲评价,才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业包袱,人工智能在个中也有用武之地。
吕玉刚指出,要提高教诲评价水平,利用大数据有效网络剖析教诲传授教化过程性数据,支撑教诲质量评价和学生综合本色评价,提升教诲评价的精准性、实效性。
“随着评价体系在工程技能上不断取得打破,我们已经可以对全过程的学习数据进行伴随式采集。并可以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多模态的剖析,得到实时的反馈,从而对老师的传授教化进行调控。”吴晓如说。
比如在运动场上,一位老师不可能同时关注50个、100个学生。但通过体感设备、摄像头,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的一系列技能,学生的运动技巧、运动规范将得到的提升。
“传授教化与评价的行为相分离是非常危险的,学生会为了考试评价而学习,但过程化评价可以形成教与学的闭环,对付提升传授教化效果非常主要。”吴晓如说。
更多内容请***21财经APP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