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未来AI + ART人工智能与艺术双向赋能超体验_艺术_西岸
六十五年前
人工智能作为观点在达特茅斯会议上应运而生
⚪
今日
它已然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成为新一轮技能革命的主要驱力
它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天下的经济与社会构造
同时也改写着人类、机器、其他生物之间的盟约
⚫
后疫情时期
人工智能的发展改造、环球管理
将成为我们想象与开拓的沃土
2021天下人工智能大会举办之际
西岸美术馆发起
“AI、泛技能与艺术”系列活动
演绎AI 与ART交织的精彩篇章
从AI到ART
跨学科与多维度
“加载”聪慧与俏丽
西岸美术馆作为西岸美术馆大道的核心场馆之一,即将在2021年天下人工智能大会举办之际,推出双A系列活动“AI、泛技能与艺术”,以新媒体艺术为切入点,开展12场形式多样的活动,你可以在新媒体影像作品展映、夜间沉浸式视听展演、艺术科技事情坊、影像鉴赏与讲座等活动中尽情遨游,体验科技美学,思辨地核阅技能与人类的关系,并大胆创想人类的未来。
本次活动,西岸美术馆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央联合有名学者、策展人、艺术家发起磋商,约请"大众一同与科技对话、与艺术同舞,感想熏染人工智能与艺术双向赋能的全新体验。
◉展映作品与演出作品截帧
元·像差Meta Aberration
跨媒介影像与双A之夜
在本次活动中,你可以欣赏到6件前卫创意的新媒体影像作品展映,并在夜间赴约一场沉浸式视听派对,与朋友度过一个超酷的“双A”之夜!
天下是我的表象,天下是我的意志。”
—— 叔本华
智能时期的“元”是超越不同界域的实质,既开启了数字天下的开端,也是创造了科技本身的意志。“元”匆匆使现实与虚拟的交融,构建了物质与数字天下稠浊的全新空间体验。科技时期所构建的社会“意象”,是一种对人类生存意识新的磨练。当科技、算法和数据成为创造新的天下要素后,我们所处的场域、所用的措辞、所经历的情绪等人文性内容变得更加广阔而繁芜,现实空间也与虚拟社会相互渗透,以往五感体验的表象天下,逐渐融入到“无象”的网络意识天下。数字化进程的不可逆,催生了数字自由主义将是每个人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的课题。而理性与感性这两种看似对抗的二元属性,一贯是推动“意象”积极衍变的原动力,是把可能与不可能的想象力创造从非现实变为现实的良性机制。实验与商业的交叉,艺术与科技的跨域,社会梦想与现实空间的延伸,理性与感性都将是思维认知的永恒源力。探究对“元”的感性认知是我们艺术家、设计师们对科技天下理性核心的不雅观察、探索与感知,而“元”构建的稠浊现实天下产生的像差是未来数字天下的政治、文化、身份、崇奉的关键路径,也是未来元宇宙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联合策划人
程斌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设计系主任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与交互研究所数字娱乐与衍生运用事情室卖力人
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理事成员
高校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成员
日本电通博士访问学者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人文与创新研究博士在读
跨媒介影像展映
7月6日至7月8日
10:00 - 17:00
滑动查看展映作品
展映作品1:陈嘉梓,《维度-行为-面具》,2020年,辅导老师:李轶军、卢晨
展映作品2:高牧远,《对话抱负 凝望真实》,2020年,辅导老师:李轶军、卢晨
展映作品3:张维、胡邱晨、马玉芳,《人举头时瞥见“神”》,2020年,辅导老师:胡晓琛、陈天翼
展映作品4:覃珏、周凌瑶 ,《基因⼯程—“⾮现实”⼈类研究》,2021年,辅导老师:程斌
展映作品5:詹硕宇、牟得鹤,《荒诞之壁》,2021年,辅导老师:王志鹏
展映作品6:吴恩甫、李逸轩,《消音步枪》,2021年,辅导老师:王志鹏
展映作品7:王茂湘、麻淞滔、王蕾、顾荣逸,《无底洞》,2021年,辅导老师:项建恒
双A之夜
7月10日及7月11日
20:00 - 22:00
王志鹏,《元》,2020年
作品由“点”展开的系列动作。“点”作为初始化的形态,会伴随暴力的声音而划破黑幕。划破,也同时是成长;随着其演化,而成为不同的“象”。作品以实时运算的办法,考试测验带来一场非常规的视听现场。
俞同舟,《曲速引擎》,2021年
联合演出音乐人:RVE
《曲速引擎》将利用尚未被创造的、具有负质量和呈负压的特异物质扭曲时空,造成我们前方的空间紧缩,后方的空间膨胀,被包裹在这一“波折泡”中就能在不毁坏相对论的情形下超光速翱翔。
於阗,《声·相》,2015-2021年
演出高朋:戴哲,交情演出:黄浩东
《声·相》是於阗利用声学物理事理,以模数转换的办法搭建声音与影响实时交互的装置作品,用于即兴演出;将水、沙等微不雅观的基本元素在随机的状态下,结合感情与氛围等主不雅观感想熏染营造一个不同的虚拟视觉作品。
蔡宇潇,《沉默的长音》,2020年
《沉默的长音》是艺术家蔡宇潇“智能城市”创作系列中的一件实时声音作品。在该作品中,艺术家以自己的面部为根本, 用GAN天生式对抗网络技能虚构了智能城市市民乔(Joe)的十八个化身,他们分别发出的十八段人声描述了乔的故事,而那些描述该城市的话则化为一段段“沉默” 的长音。
NO.E.ZA(陈欣+边治平),《Plug_in》,2020年
以割裂的声音旗子暗记在废弃的虚拟工厂中搭建抽象的物件与图像,再拆除,再搭建,直到作品完成,并将其保留在原置空间之中。意在引发声音与图像的瞬时联觉,打通不雅观者的感知通道。
张正楠/余娴/王雅歌,《失落联》
特邀独立舞者:刘丽馨
特邀音乐人:GUAN/LUKA
《失落联》借以赛博朋克风格为基调,当当代科技与人类精神的连接涌现失落联状态时,从机器的视角出发,利用脑电波为二者建立联系的载体。作品对当代科技持有疑惑和忧虑的态度,警示人们去反思现状及精神自省。
艺术与科技事情坊
除了体验,你还有机会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这些硬核有趣的艺术与科技事情坊中。
灵敏向量
面部捕捉与感情识别事情坊
7月10日
13:00 - 17:30
滑动查看事情坊详情
“面部追踪和感情识别技能正在悄然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从安全系统到广告定向投放和娱乐活动…人们在生活中被动地为面部识别技能供应数据输入,各种不同规模的面部追踪设备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随着干系技能被开源,变得更随意马虎获取,我们将如何预见它们的运用处景?
该事情坊旨在教授关于面部追踪系统如何与机器学习协同运作的根本知识,通过机器学习低级微表情(快乐、愤怒、悲哀、惊喜等),剖析并试图诠释我们的感情。通过道具和快速原型设计,我们将共同构想面部追踪和感情识别的可能用场,通过亲自实践、头脑风暴和推测可能运用处景的办法来更好地理解面部追踪的不同功能。
事情坊课表
事情坊导师
Vytautas Jankauskas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央研究与创作实验室主管
纽约大学互动电信项目(ITP) 兼职教授
Pervasive Media Studio 永久驻留艺术家
Vytautas Jankauskas是一位艺术家、设计师和研究员,拥故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的媒体艺术学士学位和日内瓦高档艺术设计学院(HEAD-Geneve)的媒体设计硕士学位。他的实践对新兴技能如何栖息和塑造我们的家庭世俗进行探寻,常日与物联网、 数据所有权、数字公民权、社交媒体以及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关。
艺术家和造物者的机器学习事情坊
7月11日
艺术家和造物者的机器学习事情坊是专为艺术家和造物者的机器学习入门先容,将谈论不同的框架、运用和工具,以开拓创造性的人工智能艺术项目,重点将利用Runway ML(一款专门为艺术家、设计师开拓的机器学习运用),通过一个大略的网络界面用人工智能为艺术和创意项目供应动力。
本次事情坊将由昆山杜克大学媒体与艺术副教授Benjamin Bacon主持,带领参与者下载和安装Runway ML,学习其根本知识,利用预演习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如何在Runway ML中运行机器学习模型并进行实时骨骼跟踪和运动模拟,并将结果发送到Processing和其他创意编程运用程序。除此之外,还将谈论在Runway ML中开拓和演习用于图像、视频和音频处理、天生的机器学习模型。事情坊分为理论、实践和分享展示三个部分,参与者无需具有高阶的编程能力。
事情坊课表
事情坊导师
Benjamin Bacon
昆山杜克大学媒体与艺术系 副教授
荷兰鹿特丹不稳定媒体V2_Lab 终生研究员
Benjamin Bacon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设计师和音乐家,他的研究交汇于打算设计、网络系统、数据、声音、装置和机器雕塑。他目前是昆山杜克大学媒体与艺术系副教授,荷兰鹿特丹不稳定媒体V2_Lab的终生研究员。他曾在多所大学担当教职,例如帕森斯设计学院BFA设计与技能主任、信息绘图研究所技能主任,上海纽约大学艺术助理教授等。此外,他还曾在诺基亚亚洲研究中央增长经济实验室担当研究职务。
参与办法
韶光:7月6日至7月8日 10:00 - 17:00
地点:西岸美术馆B1·多功能厅
价格:活动免费,无需预约
双A之夜
20:00-21:30现场展演
21:30-22:00艺术家演后谈
地点:西岸美术馆B1·多功能厅
价格:预约参与,活动免费
不雅观众请从西岸美术馆南门、下沉式广场出入
灵敏向量:面部捕捉与感情识别事情坊
(英文事情坊,配助教赞助翻译)
地点:西岸美术馆B1 Studio
价格:预约参与,活动免费
不雅观众需自行携带电脑,主流MAC/Windows皆可
地点:西岸美术馆B1 Workshop
后续精彩活动抢先知
2021年7月17日
“被编程的生命/被编码的现实”艺术家影像导赏
影像艺术策展人Lukas Brasiskis将带来哈伦·法罗基、大卫·布兰迪&拉里·阿奇安庞、佩吉·阿韦什等当代影像艺术家的作品。
2021年7月17日-7月25日
科技艺术系列讲座
四期系列讲座,将分别从创作与策展实践中的AI批驳、AI智能系统与物联网/数据权力、广义的技能运用、在加速主义背景下的技能哲思几个角度磋商AI、泛技能与艺术之间的交融与纠缠,渐进式勾引不雅观众形成对科技的意见,客不雅观地看待技能,并考试测验以思辨地方式回应技能的发展。该系列讲座约请了在此领域各有洞见的艺术家与学者参与互换,包括张尕、Sofian Audry & Istvan Kantor(别号Monty Cantsin)、Interspecifics小组、龙星如、Vytas Jankauskas、宋振熙、程新皓、姜宇辉等。
关于互助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以“艺术、科技、商业”高度领悟的创新设计学科为主体,设有“社会与策略”“媒介与交互”“家当与图景”“技能与造物”“智能与系统”五个紧张研究院所。以真实社会为参照,以未来拓展为方向,以项目传授教化为手段,实现“着眼艺科领悟,推动跨界传授教化。打造创新社区,重培植计人文”的学院目标。建立一系列研究所和艺科实验室群,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学校艺术资源和家当技能资源,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央(CAC)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央成立于2013年,系海内首家致力于媒体艺术之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互换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通过展览、驻留、奖学金、讲座、事情坊及干系文献的梳理与出版,CAC为媒体艺术在环球语境中的论述、生产及传播开拓多样化且富有活力的平台,以批驳地参与不断改变进而重塑当代履历的媒体技能来推动艺术创新及文化认知。
正在展出
抽象艺术先驱:康定斯基
2021年5月1日- 2021年9月5日
西岸美术馆 展厅3
于吉:即兴判断II
2021年4月27日- 2021年8月8日
西岸美术馆 展厅0
洛朗:格拉索
2021年5月1日 - 2021年10月10日
西岸美术馆 盒子
“图像的生息”色彩互动装置展
2021年4月3日 - 2021年8月29日
西岸美术馆智造展厅-游乐场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