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个区县级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北仑投用_样品_试验室
近日,浙江首个区县级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宁波市北仑区建成投用,实现了监测技能、监测装备和监测效能的全面升级。
在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看到,当一批地表水样品投递水质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后,实验室里的设备就犹如工厂内的自动化生产线一样,开始一直地运行:
首先,智能移动机器人通过多模式扫码技能,对样品台上的样品进行迅速扫描识别;随后,精准抓取样品放上传送带;通过传送带后,水样进入自动取样系统,自动取样系统则以多方位多重感知技能、液体流路自动掌握、机器人自动进样等一系列关键技能,实现批量地表水样品从分液、前处理、检测剖析到数据报告的全流程自动化。
据宁波市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祝旭初先容,该实验室将自动化剖析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据库管理等新技能领悟创新,可以实现氨氮、总磷、总氮等9项监测因子的全过程智能化自动测试。移动机器人+智能样品台的“组合”,使样品位扩充到200个,后续还可根据须要增加洗濯、预处理等功能或拓展其它监测项目,知足不断变革的监测需求。
“AI智能实验室实现了检测项目由‘单台测试’向‘协同测试’的转变,可以24小时无休眠的事情,事情效率达到传统手工监测的5到10倍。”祝旭初表示,“同时,它有效减少了检测过程中引起的人为偏差,并且大幅减少监测职员与含毒试剂等危险源的直接打仗,降落安全风险。”
目前,北仑区每月监测地表水样品量近500个,且监测项目多元化,城市水质监测任务繁重。开拓培植AI智能实验室,有效缓解了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人少事多”的问题。以逐日100个样品9项参数检测打算,传统人工监测估量须要投入约7至8人,而利用AI智能实验室,仅需2人便能完成试剂配置、方案确认及数据上传事情,节约人力本钱高达80%以上。
近年来,北仑在生态创建、降碳减污、改革创新上发挥示范引领浸染,并着力推进数字化水环境管理,不断增强城市水环境大脑。这次建成投用的AI人工智能实验室“升级版”, 把传统实验室以人力为中央的运行模式转变到以数据为中央的人工智能监测模式,为地表水样品的大通量检测供应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打造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能力的样板工程,为北仑全面培植生态环境监测当代化区县奠定根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