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华南最好的40万吨级深水良港却“又偏又慢”,曾以“广州湾”有名天下却成为广东的经济洼地……地处我国陆地最南真个广东“南大门”湛江市曾面临如此困局。

广东这一“极”正乘风而起 湛江培植省域副中央城市见闻_家当_广东 绘影字幕

如今,统统正在改变。
曾经的交通末梢正逐步建玉成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绿色钢铁和绿色石化两大临港家当集群加速形成,为“打造当代化沿海经济带主要发展极”奠定坚实根本,全国首笔“蓝碳”交易显示“红树林之城”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
融入国家重大发展计策中的广东“南大门”正乘风而起。

从边陲末梢到全国性枢纽

斜阳照海,金鳞万点,傍晚时分的港湾风平浪静。
而海面之下40多米,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培植场景:直径达14.33米、长达147米、重达3600吨的“永兴号”盾构机正昼夜一直地向前掘进。

中铁十四局广湛铁路湛江湾海底隧道项目布告何子良说,湛江湾海底隧道是广湛铁路全线的掌握性工程,是全国独头掘进最长的大直径穿海高铁盾构隧道。
隧道全长9640米,需连续掘进28个月。

看舆图可见,湛江区位上风得天独厚。
地处粤桂琼三省交界,背靠大西南腹地,坐拥华南地区较好的深水良港,是诸多外洋航线到达中国间隔最短的港口……但过去多年,广东的这一“极”却因间隔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太远而一贯面临“交通之痛”。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等国家重大计策履行,湛江区域上风进一步凸显出来。
国家将湛江定位为“一带一起”海上互助支点城市、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广东将湛江定位为省域副中央城市,并出台系列支持方法,这使湛江在全国全省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环绕“打造当代化沿海经济带主要发展极”“与海南相向而行”的历史义务,湛江近年来的交通发展取得巨大打破,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的通达能力大大提高,正在形成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的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2018年,连接深圳与湛江的博识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湛江不通高铁的历史。
而随后,《湛江铁路枢纽总图方案》获批,湛江成为继广州、深圳后,广东省第三个全国铁路枢纽城市。
正在加速培植的广湛高铁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估量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广州中央城区至湛江可实现一个半小时互达,湛江将迈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

——与海南相向而行。
全新设计的当代化港口徐闻港形似一架巨型飞机,“翼展”超过1公里,在琼州海峡的北岸迎风而立。
开港一年多的徐闻港直接对接海口市新海港,将原来24海里的“Z”字形航线缩短为12海里的“I”字形航线,航程缩短了一半,成为环球最大客货滚装码头。
与此同时,湛江已启动了广东·海南(徐闻)特殊互助区临港家当园方案培植,与海南共建的琼州海峡经济带未来可期。

——华南地区货运枢纽港地位提升。
眼下,以天然深水良港著称的湛江港迎来建成以来最繁忙的期间。
到2022年,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40万吨级散货码头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已开通23条覆盖海内和东南亚紧张港口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其华南地区大宗货运枢纽港地位进一步提升。
此外,随着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码头等工程加快培植,支撑湛江临港大工业群的雷州半岛港区群正在构建形成。

“千亿集群”临港工业崛起东海岛

聚拢了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和巴斯夫项目及一批高下游家当的湛江东海岛,正迅速崛起绿色钢铁和绿色石化两大千亿级临港工业集群,成为广东最大的临港工业岛。

在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的热轧车间里,一块块烧得红透的巨大钢坯被一直地送上轧机,在传送带的轮轴声中、高压水的水汽蒸腾中、轧机的撞击声中,一卷卷钢卷被送下流水线。
公司党委副布告孟令军说,随着工厂1号、2号、3号高炉达产,生产能力将达到1300万吨,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与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毗邻的中科炼化项目,投资440多亿元的一期工程2018年4月才开始施工,2020年9月已正式进入生产运营。
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松先容,公司运营第一年就实现了达产目标,整年业务收入816亿元,仅上缴给湛江的税费就超过22亿元。

随着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和巴斯夫等3个投资超500亿元项目的培植投产,湛江吸引了包括美国陶氏化学公司、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和威立雅集团等天下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高下游企业落户,家当链不断延伸和强化。
至2021年底,东海岛石化家当项目增至21个,首个产值超千亿元家当集群形成在望。
钢铁家当项目增至52个,产值已超640亿元。

湛江经济正在驶入“快车道”。
统计显示,最近5年湛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63亿元,是前五年的1.7倍,谋划造就13个家当集群,家当园区总产值年均增长11%。
湛江市委布告刘红兵认为,湛江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最大、家当集聚效应最高的期间,近两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匀增长速率居全省第三,为湛江培植省域副中央城市、助力区域折衷发展打下了坚实根本。

在“红树林之城”打造绿色“梦工厂”

在湛江市乾塘镇陈氏宗祠里,立着一块“禁伐葭丁碑”,“葭丁树”便是红树,碑文以村落规民约的形式,严禁各种违规砍伐红树的行为。
这块距今150年历史的石碑见证着湛江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传承。

湛江市拥有红树林9960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3%,被誉为“红树林之城”。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着雷州半岛1556公里海岸线间断性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像海岸卫士一样守护着全体湛江市。

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湛江新一轮发展的光鲜特色。
当下,湛江各处培植工地热火朝天,但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仍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
近几年,湛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一贯稳居广东省前三位。

湛江经济开拓区在培植东海岛家当园过程中,通过推进东海岛家当园(扩园)生态环境导向片区综合开拓(EOD)项目,同步推进红树林保护性开拓和园区的生态管理,把东海岛6万亩红树林保护区打造成了绿色生态低碳家当示范区。

东海岛中科炼化项目基地附近海疆,白鹭成群而至,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在湛江钢铁厂区,人工湿地花草芬芳,绿树盎然,兼具不雅观赏和净化焦化废水的双重浸染,属海内首例……这座云集工业“巨无霸”的广东省最大岛屿,正成为一座绿色生态“循环岛”。

生态优先计策让红树林“点绿成金”。
2021年6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三方联合签署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协议,操持购买首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成为中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许方宏说:“海洋、森林、湿地是湛江的生态上风,在新一轮发展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一刻都不能背离。
” (徐金鹏、车晓蕙、吴涛、胡拿云)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