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人“年夜夫”来了!准到连资深年夜夫都自叹弗如现场揭秘_机械人_手术
创新中央为医疗机器人企业搭建的共享一体化手术室。
骨折复位机器人
骨盆手术百分百成功
84岁的老人因摔伤造成骨盆骨折,可老人的身体难以承受传统的骨盆开放手术,怎么办?家属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寻求帮助。
在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的赞助下,年夜夫为老人进行了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年夜夫徒手很难完成,在机器人“年夜夫”的赞助下,手术效果非常好。术后第二天老人就可以坐起来了,疼痛明显减轻。
原来,手术前机器人系统会通过CT三维模型自动方案出最佳骨折复位方案。手术中,机器人在实时3D导航、力位协同掌握等科技共同浸染下,精准安全地完成骨盆骨折自动复位操作。
据先容,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是目前环球唯一可完成繁芜盆骨骨折复位的医疗机器人,已于2021年率先完成骨盆骨折手术的科研临床试验22例,闭合复位成功率达100%。比较传统手术,闭合复位成功率提升5倍以上。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式进入产品注册的多中央临床试验阶段。
传统的手术须要在患者身上横切20厘米至30厘米的刀口,手术过程中要输血2000毫升至3000毫升,患者至少要康复1个月。而有了机器人“年夜夫”的上场,只须要2厘米至3厘米的切口,失落血量在100毫升旁边,患者一样平常3天至5天即可下地行走,极大缩短了患者住院及术后康复韶光,降落了患者的医疗用度包袱。
机器助手准头好
连资深年夜夫都自叹弗如
一位年夜夫术后发的朋友圈照片中,有两组X光下的比拟照片,由机器人赞助的照片中,钢钉排列的平行度明显要更高。“履历和手感在机器人面前完败!
”这位年夜夫感叹。
早在2019年,骨科手术机器人就由于一场5G远程手术进入人们的视野。时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的田伟借用5G技能,通过远程系统掌握平台与嘉兴市第二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连线,远程操控两台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两名患者进行了脊柱手术。
机器人是如何帮助年夜夫做手术的呢?据先容,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起到了“脑、眼、手”的浸染。这款手术机器人由两台设备组成,普通地讲,一台是大脑和眼睛,根据打算机X射线(CR)采集的数据帮忙年夜夫方案手术方案,定位治疗部位,患者呼吸间带来的位移都能精准识别。另一台便是手臂,吸收“大脑”的指令,精确定位钢钉打入部位、角度、深度。
“在国外,在机器人赞助下骨科手术已有50%以上采纳微创办法了。”专家说,作为骨科年夜夫的“互助伙伴”,如今这种骨科机器人已经广泛运用于脊柱和创伤骨科手术,在20余个省、市、自治区百余家医疗机构“上岗”,仅2021年就做了10500台手术。
2021年,一款骨科机器人手术已经纳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范畴。随着技能的遍及和商业模式的完善,相信机器人赞助骨科手术将成为常规手术。专家表示,新技能将惠及更多的患者。
国产“手臂”精度高
锥尖碰气球确保不扎破
采访中获悉,目前骨科机器人还在升级中,而它的一大打破便是“手臂”将实现国产化。
医疗机器人手臂。
在一间研发室内,看到了这款名叫Diana Med的机器人,相较于研发室内其他工业机器人,白色的医疗机器人显得更加柔和。
“它有7个自由度,普通地讲,便是有7个‘枢纽关头’,和人手臂枢纽关头数一样,非常灵巧。”卖力人王倩见告,他们是2019年初启动医疗机器人领域研发的,目前医疗机器人手臂的技能路线有两个方向:偏硬组织如骨科、牙科、神经内科等,偏软组织如射频溶解、超声红外诊疗、中医推拿理疗等。
“比如在医疗场景里面,可以虚拟着力的感知,设定一个安全区,一旦到了安全区边界,机器臂就能给年夜夫一个反向的力,避免‘过界’。”王倩说,“Diana Med的力感知灵敏度为0.5牛顿、定位精度为0.02毫米。”
医疗机器人手臂到底有多灵巧?在碰撞试验中,机器人手臂前端“拿”了个钢锥,事情职员手持气球停在机器人手臂的行进路线上,当锥尖碰到气球时,立即停滞并回缩,气球都没有分裂。
前沿访谈
市场重心正由北美转往亚洲
北京市医疗机器人家当创新中央副总经理李绮先容,2020年医疗机器人环球市场规模就达到83.07亿美元,并且依旧高速发展,医疗机器人的市场重心正在由北美逐渐往亚洲转移,亚太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医疗机器人家当具有门槛高、投资大、周期长、监管严的特色,但医疗机器人也是我国少数具有国际原创技能成果和天下领先产品的领域。
目前,北京市医疗机器人家当创新中央培植了前沿技能、共性技能、产品设计、样机制造、检测评估、临床研究六大中央。去年7月,海淀区“两区”培植重点项目、中关村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项目——高端医疗东西CDMO(条约研发生产组织)平台也正式投产,让更多高精尖创新产品从观点、样机到产品上市实现低本钱、高效转化,助力北京市高端医疗装备家当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